張楚芳
對教學事業(yè),我大膽嘗試,總結經驗、不斷反思。反思成長經歷,回味和學生的成長故事,感受最深的是一個智慧、有責任心的教師應該讓學生享受“五心級”教育:初心、愛心、信心、耐心、細心。
一、將初心的種子植入心底
任教第一年時,有個學生特別頑皮,喜歡惡作劇、捉弄同學,好幾次都把同學弄哭。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但是效果不佳,幾次將情況反饋給家長,勸說家長共同教育學生,家長無動于衷,甚至推脫責任,對此我甚至產生了隨他去吧的想法。這時,從我的內心傳來一種聲音:這樣做能安心嗎?初心呢?怎么能輕言放棄?我突然感覺一陣不安,教育的初心不就是要幫助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嗎?顯然,這個學生需要我去幫助他,我怎么可以忘卻初心呢?我堅持跟家長聯系,堅持去走進孩子的內心。經過一番波折后,這名學生終于積極向上了。
每個教師都能初心化作一顆種子,植入心底,讓這顆“初心”的種子在心里生根發(fā)芽。這樣,就能一直熱愛著教育這份事業(yè),遇到困難不會輕言放棄。教師不僅可以將教育初心的種子植入心底,也可在學生中種下初心的種子,讓他們學生意識到努力,將收獲知識,領悟智慧,體驗成功。學生心里有這樣的初心,就會更加愿意主動學習。
二、讓愛心的土壤永遠肥沃
愛是一片土壤,在這片土壤上,學生能夠快樂地成長。然而,在現實的層層壓力下,不少教師愛的土壤變得“貧瘠”,變得愛不起來,也沒有能力去愛,甚至喪失了對教育的熱情,只有應付任務式的教育,對學生犯錯可能只是簡單的訓誡甚至不聞不問。
教師,要去理解愛,培植愛的能力,保持愛心的土壤永遠肥沃。愛,需要自律、專注、耐心以及極大的熱情,要不斷培養(yǎng)謙遜、客觀性和理智。這種愛,不僅是對學生的愛,也是對教育事業(yè)的愛。不僅如此,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愛心,讓學生心底有一片愛的沃土。要教會學生如何去表達愛,如何去傳播愛。
三、讓信心如陽光般溫暖人心
我們總是說要信任學生,要對學生有信心,但是真的是信任嗎?不一定,有的老師,包括剛任教時的我,把信任當做一種手段,甚至是一種交易,我信任你,所以你要做出成績來證明你值得我的信任,一旦沒有收到預期效果,便立刻轉向大棒政策。想必有的老師會溫柔,笑容可親對自己的學生說,老師相信你是可以做到的,你是最棒的。但是當學生一而再再而三表現得不盡如人意,教師可能會以一種朽木不可雕也,甚至厭惡的心態(tài)來面對這個學生,對學生說,老師這么相信你,你真是讓我太失望的。這并不是真正的信任,這只是交易的籌碼。真正的信任是無論學生目前是多么的愚笨、頑皮甚至是不可救藥,對于他的未來我始終抱有信任,堅信生命具有無限的可能性,無論經歷過多少灰暗、挫折甚至是倒退,他最終一定會有所成就。而在這過程中的種種失敗與挫折,都是對信任、對教師的考驗。
在我任教的班級里,有兩個學生接收知識的能力是比較差的,每次考試都是墊底。我沒有對他們失去信心,相信最終他們都會有所建樹,只是這需要時間,而他們,最富裕的也就是時間。每天我都把他們請到我身邊,幫他們輔導。一開始,他們是抗拒的,因為他們對自己也沒有信心,認為自己學不會,我一遍遍告訴他們,你是可以的,相信自己。果不其然,在不斷的嘗試之下,簡單的單詞終于會背了!我笑著對他們說:“看看,多了不起呀!只要你相信自己是可以做到的,那你就一定可以做到?!彼麄兊男θ菥拖耜柟獍銣嘏业男撵椋舱樟亮怂麄兊氖澜?。
教師不僅僅要對學生有信心,也應該讓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讓他們內心深入有自信的陽光,這陽光會引領著他們前進。萬事萬物都是互補的,教師心里信任的陽光也會照進孩子的心里,讓孩子產生自我肯定和自我認同。
摒棄日常教育中對學生交易式的信任,轉而培養(yǎng)對未來、對孩子的根本信任。將心里那一抹信任的陽光灑滿每一個孩子的心扉,照亮每一個心田,溫暖每一個心靈。
四、讓耐心如水般滋潤心田
一個人的成長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長成的,教育也一樣,教育是藝術,教育需要教師有一顆如水般潤物細無聲般的耐心。
我學車時因為一直不能記住教練說的動作與技巧,不斷出錯。我清楚記得教練坐在駕副駛座上,激動地拍打著車窗,大聲嚷嚷:“說了多少遍了?看清楚點才停車,你怎么就是不看點?說了那么多遍就是不記住,心思根本沒用在練車上……”教練還在不斷訓斥,因為緊張一遍遍出錯,讓教練更是生氣。淚水朦朧了我的雙眼,忍不住奪眶而出。此時,我想起了那個被我訓斥得忍著淚水不哭的小男孩——一道題目,我反復講解,他還是不會做,我當時是怎么做的呢?我就像教練一樣,生氣地拍打著講臺,厲聲訓斥:“這么簡單的題目跟你講了那么多遍了還不會,你有沒有用耳朵聽的?有沒有用腦子記住?你花點心思在學習上行不行……”男孩一聲不吭,忍著淚水,默默擦掉錯誤的答案。當時的男孩該有多么委屈與無助!他肯定和練車時的我一樣,希望老師多一點耐心。
我終于明白,男孩跟我一樣,并不是沒有用心去學,去記,而是這中間需要時間,也需要老師的理解和耐心。從那以后,我學著平靜、耐心地去輔導男孩,多鼓勵,跟他說,慢慢來,沒關系,你可以的。漸漸地,男孩眼里有了光芒,不再害怕學習……
欲速則不達。在做學生思想工作時,不能急躁,每個學生都會犯錯誤,而且會反復犯。這時,教師應該要用尊重和耐心去對待他們,學生就是一顆顆小樹,教師要給每個學生成長的時間。
教育需要有水滴石穿的耐性,需要有成長的時間與空間。希望每一位教師都有耐心,用耐心如水般滋潤學生的心田,呵護學生的成長。
五、讓細心如肥料般輸送營養(yǎng)
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過:“教育需要具體具體再具體,細節(jié)細節(jié)再細節(jié)?!边@要求每個教師都要有一顆纖細如發(fā)的心。這細心會猶如肥料般給正在成長的小樹苗們送去營養(yǎng)。
為了鼓勵同學們書寫美觀,我開展了“最美作業(yè)展”的活動,將一些書寫工整美觀的作業(yè)貼在教學樓走廊的墻上供全體師生欣賞。我注意到每次下課總有一個女生——小葉,盯著墻上的作品發(fā)呆,若有所思。小葉單個的字寫得不差,但每次寫作業(yè)就心浮氣躁,所以整體看起來就顯得潦草。經過細心觀察之后,發(fā)現小葉是一個樂于展現自己的孩子。于是,在一次她又盯著墻上的作品發(fā)呆的時候,我走到她身邊,驚訝地說:“哎呀!老師怎么把小葉的作業(yè)給忘了呢?小葉字寫得那么好看!小葉,你再認真抄寫一首古詩,老師再把你的作品貼到墻上來?怎么樣?”小葉欣喜地點點頭,第二天就交給了我一份滿意的作業(yè),我也按照諾言將其貼在墻上展覽。從此以后,小葉的每次作業(yè)書寫都工整美觀。相信如若不是細心觀察,想必不會取得這樣的效果。
教育無小事,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關注細節(jié)是成功的秘訣。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復雜的個體,每天學生來到班里,我都會細心觀察他們,或許他們正因為昨天晚上還沒有解決的問題而苦惱,或許他們有高興的事情迫切地跟其他同學分享,或許有些同學因為忘帶作業(yè)此時正惴惴不安……有一天來到班里,我發(fā)現辰辰皺著眉頭趴在桌子上,觀察情況之后,我發(fā)現他有些發(fā)燒,我馬上聯系了家長。放學后,我?guī)兔Τ匠绞帐皶?,下樓梯的時候我牽著他的小手,幫他拿著書包把他送上校車,并且叮囑校車阿姨照看他。他回到家后,我收到了他媽媽的短信:謝謝張老師如此細心,把他送上校車還叮囑阿姨照看他。辰辰都跟我說了,非常感謝您對孩子的細心與愛心!其實,這是一件極其細小的事情,但我卻因此贏得了學生和家長的信任,也因此打開了辰辰的心扉。原來,辰辰是一個內向沉默的男孩,不愛跟老師溝通,那件事過后,他會找我談心,主動跟我分享一些小趣事。
將熱愛教育事業(yè)的初心化作一顆種子植入心底,在愛的沃土里成長,沐浴在信心的陽光下,耐心等待它生根發(fā)芽,終有一天,它會長成參天大樹。學生也如同一顆顆種子,在教師愛的土壤里下破土而出,陪伴著他的是教師如陽光般溫暖的信心和如水般滋潤的耐心,再加上細心這份源源不斷的營養(yǎng),學生最終也定能長成蒼天大樹。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