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煦 劉婷婷
摘?要:文章以沈陽師范大學“因為有你,致敬戰(zhàn)‘疫青年”演講朗誦比賽為研究對象,分析了融媒體時代下大學生的朗誦現(xiàn)狀,并對大學生朗誦水平的提升提出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融媒體;大學生;朗誦
當今的時代是媒體融合的時代,對大多數(shù)大學生來說,因為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和進步,人們更多的是在看手機、電腦等多媒體終端,而很少花費大量時間用來閱讀和朗讀。經調查,大部分同學并不清楚“朗誦”和“讀課文”的區(qū)別,但他們依然希望可以提升自己的朗誦水平,或者通過朗誦的方式展示自己、表達自己。高校對于學生的培養(yǎng)不僅僅體現(xiàn)在知識上,更是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而朗誦水平的提升,不僅僅體現(xiàn)在日常課堂中,更是成了影響大學生就業(yè)的重要因素。從當前高校開設的課程上可以看出,除了播音、表演等相關專業(yè)開設朗誦專業(yè)課外,其余專業(yè)的學生幾乎沒有系統(tǒng)學習朗誦的機會,能夠朗誦的時間基本都是來自大學語文課堂上,而且學生能夠接觸到朗誦學習的機會很少,這也是大學生朗誦素質偏低的客觀因素。
2020年初,全國范圍內爆發(fā)新冠肺炎,為了共同抗擊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戰(zhàn)“疫”青年們用堅如磐石的雙肩,踐行最鏗鏘有力的誓言。多個高校以及各大媒體舉辦了許多歌頌前線的朗誦活動,反響很大。為了表達對戰(zhàn)“疫”青年的敬佩,弘揚勇往直前,保家衛(wèi)國的前進精神,激發(fā)同學們的愛國熱情,增強自身責任使命,提升疫情期間大學生朗誦意識,沈陽師范大學舉辦了“因為有你,致敬戰(zhàn)‘疫青年”戲劇藝術學院演講朗誦比賽。這場特殊的朗誦比賽,參賽選手們圍繞“因為有你,致敬戰(zhàn)‘疫青年”主題展開演講,把對戰(zhàn)‘疫最深刻的想法表達出來,由于疫情原因,本次演講比賽采取視頻錄制形式進行演講。
在參賽選手中,有多名同學來自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yè),對于專業(yè)的同學來說,這次比賽是疫情期間非常難得的一次機會,而專業(yè)的同學在比賽的過程中,能夠正確把握朗讀的節(jié)奏,使朗誦的作品富有表現(xiàn)力,能夠產生共鳴;對于作品韻味和熟練程度的把握恰到好處,視頻中的表現(xiàn)更是自如生動。當然,其中非專業(yè)的同學在表達時吐字清晰,普通話相對來說比較標準,對于演講朗誦的內容表現(xiàn)得很生動,能夠流露出真情實感。但面對視頻鏡頭稍顯緊張,整體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通過此次比賽可以看出,無論是演講還是朗讀經典作品,學生們通過這樣的方式,使自己在家學習期間能夠更好地調節(jié)學習狀態(tài),在繁忙的學業(yè)壓力之余,營造一種銳意進取的文化氛圍,一份來自精神世界的愜意,并從中學到書本上所沒有的現(xiàn)實生活中的感性,面對事情時多了一份自己獨到的理解。
通過舉行類似的活動和比賽,不僅僅可以提升大學生朗誦水平,還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共情能力。也許很多同學并不能感受到疫情所帶來的緊張感,只是在居家隔離期間通過自己的表達,讓朗誦、演講變得更加生動。雖然很多事情并不是親身經歷,但通過當今這個融媒體時代,讓同學了解到、感受到了更多的戰(zhàn)‘疫精神,這就是語言的魅力。
朗誦相比于一般的朗讀,更抒情,富有藝術性和音樂感,節(jié)奏感。而文學素養(yǎng)是每一位朗誦者必備的,朗誦本身就屬于一種藝術行為,它是一項綜合性的藝術,并不是隨隨便便拿來一篇文章就可以朗誦,它所依據的文字作品要有較高的藝術水準,同時要求朗誦者對文字作品的理解力、感受力以及肢體的表達能力和感染力要強。朗誦作為一門語言藝術,對發(fā)音的要求非常高,發(fā)音是朗誦者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只有發(fā)音標準了才能更好地進行情感上的表達。所以朗誦的表演效果,集中體現(xiàn)了朗誦者的綜合素質。
當前大學生朗誦素質不高的現(xiàn)象是客觀存在的,但是朗誦素質作為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更要著重提高學生朗誦水平和朗誦能力。而大學生朗誦水平的提升,首先能夠提升學生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朗誦者在熟練作品的同時增加了對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在這個過程中就提升了學生的知識儲備量;能夠提升自信心,學生面對更多的人去展示自己的能力,對就業(yè)面試有很大幫助,同時可以增強處事應變的能力;另外,朗誦還能夠陶冶情操,促使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得到提升,自己的心靈世界也會充滿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精神狀態(tài)就會更加積極樂觀,從而促進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教育部、國家語委辦發(fā)布的一系列語言文字工作意見,對“識文斷字”基本功提出新的要求為切入點和目標,這就要求大學生們在熟練地掌握發(fā)聲的各種技巧的同時,將自己的發(fā)音標準化,才能夠讓聽者有基礎的理解;要善于運用語調語氣,根據自己的個人思想去選擇能夠抒發(fā)個人感情的作品,在朗誦表演時,就能夠很好的把握朗誦的感情基調,讓聽眾更深一步的理解你所朗誦的作品;舞臺表演的修養(yǎng)和意識更是重要一點,熟練地掌握舞臺調度,要有自然的表情和真實的情感流露,這是朗誦過程中的重要條件,也是一個好的朗誦不可或缺的形式。
同時,在當今這個融媒體的時代中,提升大學生朗誦水平是需要學生、教師、學校三方面共同努力的。學生自身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要多讀一些名著作品,積累好的詩句和文章,經過藝術語言處理大聲去讀,這樣可以增加自己的語感,還能鍛煉普通話;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質量;學校要加強引導,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培養(yǎng)朗誦素質的有利環(huán)境,可以在圖書館多增添一些朗誦知識方面的書籍,讓更多的學生去認識到朗誦素質的重要。
綜上所述,在媒介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朗誦水平的提升,對素養(yǎng)的提升以及就業(yè)都有很大的影響,“聲韻誦”朗讀訓練營的平臺,更是極大地幫助了在課堂中并不能接觸到朗誦的同學們,在提升同學們文化素養(yǎng)的同時,也能夠提升同學們語言發(fā)音和表達水平,讓更多的同學們熱愛朗誦,受益于朗誦。
作者簡介:
遲煦,劉婷婷,遼寧省沈陽市,沈陽師范大學戲劇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