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要持久培養(yǎng)學習興趣,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文章探討了長久保持下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幾種途徑。
關鍵詞: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長久保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玩是孩子們的天性。英語教學的重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在交流中感受語言的魅力。如果學生對英語學習感到厭倦或力不從心的話,就會使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一落千丈,直至徹底放棄。那么如何才能長效而持久的保持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呢?
一、 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必須盡最大可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機會用英語進行對話,讓學生感受到運用所學語言成功地達到某種目的后的愉快。這是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英語學科的特殊性所決定的。要使小學生能夠在40分鐘的時間內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教師必須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各種情景,做到教學情景化。
小學生所學的英語材料一般比較簡短,形式單一。教師在備課時盡可能把這些材料放入各種能耳聞目睹的情景中去,使學生覺得一節(jié)英語課上學到的不僅有少量單詞或小段對話,還有一些能在許多場合用得上的語言材料。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交際環(huán)境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分角色表演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使課堂環(huán)境與真實語境相結合。我們現(xiàn)有的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教師要理解教材編排的意圖,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挖掘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精心設計情景。單詞、詞組可在小情景中練,句型、話題可在大情景中練?!敖淌?,不如用一回。”
例如,組織情景表演,就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的一個有效方法。例如,我在教授水果英文單詞時,就讓學生們將教室裝扮成水果超市,我和學生都帶了自家愛吃的水果,在教室外面都能聞到陣陣水果的香味。然后我又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動靜結合進行語言的操練,孩子們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到了知識。所以我們要秉著與時俱進、因材施教的原則,不斷探索和研究,開發(fā)更多有利于實現(xiàn)教學目的的課堂活動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習。
再如,當我們教授完一個句型后,我們可以讓學生個性發(fā)揮一下,如:在學句型How much is it? It's 50 yuan. It's expensive/cheap時,教師將教室的一個角布置成商店,用講臺做柜臺,把標有價格的衣物擺放在柜臺上,請一名學生扮演售貨員,另一名學生扮演顧客,運用所學過的句型來進行口語交際對話。這樣學生很快就把新知識融入現(xiàn)實生活中去,學習英語的天性和實際結合起來,情景教學帶來的不僅是活躍的課堂氣氛,更是讓學生體驗創(chuàng)造、實踐的快樂。
二、 要注意按年級段培養(yǎng)學生興趣
在低年級英語教學中,根據(jù)不同的課堂教學內容,應該選擇不同的課堂教學策略。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組織教學,調控課堂氛圍,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抓住學生好動的特點,我充分利用了動作反應法,實物教學法和游戲歌曲法等形象生動而又直觀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極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我在教授三年級認識文具這一單元時,就充分利用了學生們手中的文具,用直觀的東西,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繼而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輕輕松松的對“pen, pencil, ruler...”等文具單詞進行了記憶,并在講授單詞的過程中運用了簡筆畫、圖片等手段,豐富了課堂,活躍了氣氛,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
在高年級的英語教學中,要讓學生樂學,會學,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習慣。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豐富多樣的活動中學習英語、掌握英語、利用英語,激勵學生積極動腦、動口、動耳、動眼、動手、大膽交流、大膽表演和相互交流英語信息,使學生在具體的語言實踐活動過程中獲取直接的感性知識與體驗,激發(fā)學習動機,滿足學生學習興趣。
例如,我在教授六年級Unit 6 How do you feel?時,我就加入了我個人的情緒,把自己各種表情的照片制成課件,讓學生直觀地了解這些單詞。學生看看我這樣犧牲形象的講解,都很用心的學習。并在課堂上和同學們一起做夸張的表情,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描述,激發(fā)學生的潛力。
再如,我在教學中努力為學生搭建平臺,在學校里我們組織英語演講比賽,激發(fā)學生的表演欲望;在學校紅領巾廣播站里,單獨開辟一個英語廣播角欄目,讓學生們每天都有機會聽到英語,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練耳能力。在班級里,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如多媒體課件,音頻視頻,實物投影,電子白板等網(wǎng)絡資源,努力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英語學習的氛圍。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舉手投足中就能學到英語。跟學生提供一個多說多練,多演多看的一個立體空間。讓學生們由淺入深的接受知識,使學生們樂于說,樂于學,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學知識,運用知識。做到真正的學會學懂。
三、 建立新型師生關系,重視師生情感交流,培養(yǎng)興趣
教師和學生之間能否建立起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直接影響著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不僅要做學生可敬的師長,更要做他們可親可近的朋友。如果學生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他們便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并分外重視,甚至“愛屋及烏”,對與之相關的東西也格外關注。反之,如果他們不喜歡的某位老師,由于叛逆心理,他們也就不愿學或不學這位老師的課。因此,教師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對培養(yǎng)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作用。
例如,在我新接手的五年級二班,就有這樣一位學生,他調皮,好動,成績不理想。剛一開始可是讓我頭疼死了。慢慢地我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他腦瓜很靈活,記憶力超強,我就在課上經(jīng)常表揚他、提問他,慢慢地他變得愛回答問題了,上課精神集中了,有時候還主動問我問題。還有一位上課很少發(fā)言的同學,他非常緊張,不敢回答,我每次都用非常信任的眼光看著他,并對他說:“You can do it, come on!”(你行的,加油?。┯龅剿卮鸩簧蟻淼?,教師可以請其他的同學幫忙,發(fā)揚互助的精神,這樣也打破了學生回答不上來的尷尬局面。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動作,眼神和肢體語言來滿足小學生的成就感,鼓勵他們學習英語,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持久化。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想盡一切辦法,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培養(yǎng)他們的持久學習興趣,激發(fā)起學生的求知欲和表現(xiàn)欲,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英語課堂真正快樂起來。
作者簡介:
張海麗,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