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問卷調(diào)查等方式收集部分女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相關資料,并對參與體育運動的態(tài)度、動機、現(xiàn)狀以及影響選擇運動項目的影響因素等進行分析。結(jié)果表明,從整體上看,雖然女學生運動項目的選擇范圍在逐步擴大,但是仍存在學習壓力大、場地器材的缺乏、等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女學生;運動項目;影響因素
一、 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小學高年級五、六年級的部分女學生。
(二)研究方法
1. 文獻資料法
通過知網(wǎng)、光盤檢索、網(wǎng)絡查閱和文獻綜述,查閱了國內(nèi)外小學生體育鍛煉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存在的一些問題,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相關的數(shù)據(jù)和信息以及為文章研究、設計提供參考。
2. 問卷調(diào)查法
對小學高年級部分女學生發(fā)放問卷及訪談人數(shù)約為220人,訪談人數(shù)約10人,成功收回有效問卷175份。
3. 訪談法
走訪小學高年級的女學生,了解他們在平時的體育鍛煉中選擇的體育運動項目,以及選擇這些項目的原因,了解他們對于體育鍛煉項目的期望等。
4. 邏輯分析法
通過搜集和整理資料,運用分析、比較、歸納、演繹、綜合等方法分析影響小學高年級女學生選擇運動項目的影響因素,并針對這些影響因素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二、 結(jié)果與分析
(一)小學高年級女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態(tài)度和動機
1. 女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認知情況
女學生對課外體育活動的功能有較為全面、清晰的認識,只有增強對身體機能的充分認識,才能對課外體育的其他功能有較高的認識。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參加體育活動的功能不再僅限于身體鍛煉這單一的功能,對于放松心情,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也起著不可替代的功能,盡管如此,但是學生對參加體育運動的功能的認識還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對體育運動的認知情況不一,通過調(diào)查有86.73%的認為體育運動是為了增強體質(zhì),60.17%的人是為了發(fā)泄郁悶、調(diào)節(jié)心情,18%的人可以特高生活品質(zhì)等,通過調(diào)查可以得知,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功能認識并不是單一的,而是呈現(xiàn)多方面的,大部分學生都認為體育運動對增強體質(zhì)、健美體形等都有效果,整體對體育的運動認識比較全面,但是仍舊存在著許多不足,體育鍛煉能促進個性、智力的發(fā)展等這些方面的作用認識還是比較欠缺。
2. 小學高年級女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感興趣程度
通過調(diào)查顯示,女學生在體育活動中表現(xiàn)出“很感興趣”和“較感興趣”分別是24.16%、40.97%。結(jié)果表明,大部分女學生對課外體育活動有興趣,具有較強的積極性,是促進小學生參加體育課程和課外體育活動的有利因素,同時也發(fā)現(xiàn)存在個別學生對體育運動不感興趣,這就需要老師同學等的正確引導同時自己也要積極地參與調(diào)整,正確認識體育運動的重要性。
(二)小學高年級女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現(xiàn)狀
1. 女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形式
女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形式也大部分以學校為主,其中每天的課間操時間和班級組織的體育活動占據(jù)主要的部分。如97.68%是通過學校的課間操參加的,75.34%是通過班級體育活動,而通過運動隊訓練的只有3.06%等。課外體育活動已被廣泛接受,廣受歡迎。它能有效地緩解學習疲勞,它不同于課外活動,也不同于學科課程,它使學生在大量的體育活動中加深認識到體育和體育經(jīng)驗的原則,毅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主要目的。此外,學校課外體育活動開展的組織形式有早操、課間操、運動會、體育比賽、體育訓練、體育俱樂部或體育興趣小組等等。其中課間操和班級體育活動是最為常見的。
2. 女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頻率
頻率是指在單位時間內(nèi)參加體育活動的次數(shù)、意識與習慣。結(jié)果表明:除去體育課以外,每周參與課外體育活動大部分女學生為1~2次,整體的鍛煉不足,甚至還存在幾乎不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學生,這需要開始引起重視。
(三)影響女學生選擇運動項目的因素分析
1. 環(huán)境條件因素場地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運動的服務也有不同的要求。鍛煉環(huán)境也直接影響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積極性。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的存在。第一,場地器材設施不夠;第二,場館類型與學生興趣不符合等。第三,設施標準化和學生個體差異的矛盾。第四,場館設施管理、維護與學生使用的矛盾。
2. 組織指導因素
目前,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管理不盡如人意,學生鍛煉身體,形成體育競賽體系,但實際情況不容樂觀,多數(shù)學校只注重形式和不重視效果,學校組學校的競賽,直接參與率低。課外體育活動主要是學生自由活動中,沒有體育老師指導,沒有形成規(guī)模。
三、 結(jié)論與建議
(一)結(jié)論
1. 小學高年級學生對不愛上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并不是因為不愛運動,而是由于體育課程和課外體育活動的內(nèi)容乏味,很多項目是女生比較不感興趣的,所以導致女生的鍛煉情緒不高。
2. 學業(yè)的壓力和場地器材的不足同樣嚴重的制約女學生的鍛煉,高年級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本身就比較大,而且部分老師會采用題海的戰(zhàn)術(shù),學生自由分配的時間不足,同樣制約著學生的鍛煉。
3. 學生對體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認識不夠深入,甚至對某些體育項目感興趣,但是由于不夠了解而不懂得如何更好地進行鍛煉。
(二)建議
1. 體育課程和課外體育活動內(nèi)容太過單一,體育老師應該豐富體育課程和課外體育活動的內(nèi)容,選擇多種體育教學方法,尤其針對女學生的特點,教授一些女學生感興趣的內(nèi)容。
2. 學校應加強對女學生體育鍛煉的重視,加大對體育器材的投入,合理管理場地器材,在器材的配置方面,除了考慮一些籃球等必備器材外,應配備一些符合女學生需求的器材如:毽子、羽毛球等。
3. 應嚴禁其他科目的老師占用學生的體育課和課外體育鍛煉的時間,在下雨等不適宜上戶外課的情況下,應上體育理論課,加強學生對體育理論知識的了解,提高學生對體育的重視。
參考文獻:
[1]劉建剛.上海小學高年級學生旅游消費行為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11.
[2]沈艷玲.重慶市中小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實施情況調(diào)查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3.
[3]宋玉龍.濟南市歷下區(qū)小學生家庭環(huán)境對其體育活動參與影響的研究[D].濟南:山東體育學院,2015.
作者簡介:
詹藝婷,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第八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