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數學學習中,運算能力的掌握程度對學生熟悉、了解學習方法,提高數學成績有很大的幫助,掌握運算技巧可以提升學生數學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文章通過對“數學運算”的含義分析,提出了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在“數學運算”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提出了關于提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運算”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方案,幫助學生學習運算方法,提高數學運算能力,提升數學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運算;方法策略
在小學數學課本中,“數學運算”是學習的主要內容,隨著教學改革的提出,“數學運算”能力被重點提到,它是小學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掌握數學運算可以提升學生運算速度和效率,減少學習解題難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提升進度,課堂教學效率也會提升。因此,教師需要注重研究運算方面的知識,加強對學生運算口訣,方法的培養(yǎng),提升學生運算能力,制定詳細的方案開展教學,提升學生的實際運算熟練度。
一、 “數學運算”的定義
數學課程標準中曾提出“數學運算”這個詞,它是指在解題過程中,存在運算對象,運算元素,邏輯關系,運用運算思路,根據既定的運算法則來解決相關數學問題的過程,最終得出運算結果。數學運算是解決數學題最基礎的方法,通過思維演繹,分析比較,數字整合得出結論,學生通過數學運算可以鍛煉大腦思維,加強演算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習學習能力。
二、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在“數學運算”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
小學生在數學教學中“數學運算”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首先是,小學生理解能力差,運算速度慢?,F(xiàn)階段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低下,學生的邏輯能力差,在運算速度上還是比較慢,在平時課堂上要花費很長時間去把握運算步驟,當面對一些較大的數字和復合型數學題時就會有些困難,他們會做一些額外的事,像先審題,理清考察內容,聯(lián)系公式等。對于一些簡單的運算題時,他們也不能熟練的反應,得出結果,會先進行演算,這樣非常浪費時間,學生在口算時用筆算來進行,不僅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學生數學運算能力不見提升,也會增加學生數學學習壓力。其次,是學生運算結果正確率較低。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不注重學生運算過程,只在乎結果和速度,這樣學生運算結果錯誤率高,學生也不會驗算自己的結果,另外,學生在運算過程中粗心,不留神就會看錯符號,運用錯誤的運算法則,運算公式也會導致出現(xiàn)錯誤。高的錯誤率會降低學生繼續(xù)學習、尋找問題的信心,學生學習興趣也可能會喪失,教師對學生運算法則不加強訓練,學生記憶力混亂,更會影響運算結果。最后,學生學習“數學運算”沒有積極性?,F(xiàn)階段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對于運算都沒有太大的興趣,因為運算能力主要是一種思維活動,需要專注力和邏輯能力,學生在面對題時,都會在腦中判斷它是不是自己熟悉的、喜歡的,不敢去嘗試,沒有興趣所以很難真正掌握學習它。
三、 提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方案
(一)豐富教學內容,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發(fā)揮一個人學習能力的前提,有了積極的學習興趣,才能投身于學習中,不斷努力,最終取得學習成果。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適當地脫離課本陳述,借用多媒體軟件和信息技術,不斷改進、創(chuàng)新、豐富教學內容,在數學運算學習過程中,盡量讓學生直觀感知,具體實踐,加深學生動手能力,也可以創(chuàng)設豐富、有趣的運算情境。學生一方面可以重新認識數學運算知識,也可以看到數學運算的實際操作過程,從而進行不斷的嘗試,這種方法,都是讓學生自己感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動手運算,自己思考、探究,把握運算法則和規(guī)律,最終愛上數學運算。豐富的教學內容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觀察力,學生自覺主動探求,這樣有利于為生學生打開數學運算的大門,打好運算基礎。
(二)加深理解,明白運算的實際作用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差,覺悟不高,基礎也差,就需要對學生進行基礎培養(yǎng),在運算時,教師首先要給學生講解運算思想,教給學生運算過程中常用的數學方法,像數形結合,歸納總結,演繹推理等。這些方法都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學生通過理解、感知后,自己探究出適合自己的運算方法,逐漸提升自己的運算能力,這樣有利于真正的熟練運算過程。另外,教師在教學中要教會讓學生如何理清估算、計算、口算之間的關系,學會在復雜的題型中轉換關系,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己演算,推理出常用的法則,在根據自己積累的經驗來進行運算。
(三)加強運算知識分析,引導學生巧用運算技巧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運算知識講解后,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和討論,說出自己的疑難點,引導學生知識遷移,從而解決問題。教師在平時講解運算中的某一個知識點時,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和學生一起思考、分析,找尋運算關系,讓學生充分討論,找到最適合的運算方法。另外,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運算技巧的掌握和運用,教師在學生進行運算之后,和學生共同探究運算技巧的原理,在學生深入理解后,多舉一些例子,也設計同類型的題,學生通過及時的訓練,可以強化自己運算能力,可以引導學生對運算過程用了哪些方法進行總結歸類,方便學生熟悉運算的步驟,過程。
四、 結語
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實踐的過程,在小學階段,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形成數學思想,打好基礎,再掌握運算方法、法則、邏輯推理,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在興趣的帶領下理解數學運算的真正意義,最終提升運算能力,形成數學學習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陳文仲.驗算,提升學生計算能力的階梯:芻議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驗算習慣的培養(yǎng)[J].新課程,2017(8).
[2]端木鈺.鍛造基于思維特質學習力的小學生運算技能[J].上海教育科研,2012(1).
[3]蘇珍慧,范麗麗.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初探[J].中華少年,2018(1):76.
作者簡介:
申潔,四川省內江市,四川省資中縣水南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