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縱觀課程標準里的教學任務要求和教材內容的設置,基礎語言知識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現(xiàn)階段,課堂教學多采用朗讀、翻譯、解析、背誦的常用教學模式,但在語言詞匯教學方面則沒有足夠的重視,導致詞匯語句的學習運用沒有得到相應的效果。因此,要結合詞匯教學當前現(xiàn)狀,進一步加強和改善,以不斷提高詞匯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中學語文;詞匯;教學策略
2017年新課程標準著重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堅持主體地位,掌握扎實的語文基礎知識和語文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審美情趣,形成良好、健全的人格,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加強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詞匯教學是語言教學的重要內容,閱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詞匯。教師把握好詞匯教學的原則和方法,對學習者在閱讀中掌握詞匯至關重要。
一、 課內外閱讀相結合
“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說過,他學習語文,三分得益于課內,七分得益于課外?!北砻髁苏n內與課外完美結合的重要性,在廣泛閱讀過程中,積累沒有學過、見過的詞匯語句,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高效率的課堂學習和豐富的課外閱讀相結合才能有助于語文的飛躍進步。
課內外閱讀相結合是語文學習結出碩果的重要道路。一方面,教科書中的文本大多都是經(jīng)典作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教材資源,通過點撥和指導,引導學潛在地對詞匯的積累和運用,并且學生學會學以致用。另一方面,課外的廣泛閱讀是積累詞匯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基于教材內容的學習而拓展延伸,鼓勵學生借助班級圖書角、圖書館和多媒體等媒介展開廣泛閱讀,不僅可以拓寬視野,提升文學素養(yǎng),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們對詞匯接觸的廣度和敏感性,養(yǎng)成勤查字典、做筆記的好習慣。
二、 以教師為主導,巧用教學方法
語文教師是課堂的活動策劃者、組織者,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在不斷精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課堂中,以教師為主導,不僅用語言連接師生之間的交流,而且也要在運用中巧設多種方法和技巧。
(一)計劃教學
教師是一堂課的指引者,課堂的教學方向需要教師牽引和指導,所以無論是閱讀教學、詞匯教學抑或是寫作教學等等,在教學之初,教師有詳盡的、合理的教學計劃。在具體的教學實踐課堂中,教師不能墨守成規(guī),完全將教學計劃實施在教學活動中,而是應該在計劃基礎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計劃教學分為隨機教學和有計劃教學,在教學中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隨機教學,就是結合文本的講解等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在詞匯教學中,我們應在有計劃地課堂教學中,進行隨機計劃教學,將二者視情況結合在一起運用,把握好學生學習的詞匯量,也針對不同的學習習慣而巧妙設置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有計劃地使用詞匯表或者根據(jù)詞匯專題進行教學,詞語專題講解的設計可以通過尋找單元的共同點展開,例如,學習文言文時,可以根據(jù)實詞、虛詞、一詞多義、成語等進行分類和梳理,學習現(xiàn)代詩歌時,分析體會語言的凝練、優(yōu)美,將不同意蘊的詞句進行歸納和整合,既積累了詞匯又讓學生的學習具有系統(tǒng)性和邏輯性,并且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漢字文化的無窮魅力。與此同時也可以鼓勵倡導學生們設置適合自己的詞匯表,在課內外都可以進行學習和掌握,更加有效地展開教學。
(二)優(yōu)化教學方法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詞匯教學在長期實踐中的教學方法長久不衰,在當下也值得我們繼承學習,適用在當今的教學中,如常見的舉一反三法、語境法、口語訓練法等等。詞匯教學以提升學生們的詞匯能力為宗旨,最終目的是學生無論在閱讀中、寫作中和表達中等生活中都能流暢順通的運用?!耙磺姓Z言通過實踐去學比通過規(guī)則去學來得更容易”。
1. 語境法
語境是指語言交際的環(huán)境,即用語言交流表達時的環(huán)境和條件,包含語言因素,也包含非語言因素,一般指上下文,有時也包括情景環(huán)境。在詞匯教學中,大多數(shù)情況下,教師會將重點的、典型常見的詞語單獨進行解釋和說明意義,而沒有聯(lián)系上下文以及背景介紹,導致學生們即使學習后對詞語的理解也不夠透徹,不能再日后的寫作、表達中用詞準確。高中階段,學生們的心智逐漸成熟,知識系統(tǒng)更加完善,學習經(jīng)驗和思維也逐漸豐富,達到了一定的水平。為了充盈自己,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會更加提高。所以,在日常學習中,通過教師的指引,學生可以借助工具書進行查閱資料,了解所學知識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的經(jīng)歷感觸。學生結合詞匯的用法背景,對詞義的理解會有更深刻的領悟和準確地運用。
詞匯若孤立存在就不能進行細致的分析和理解,因為一個字、一組詞只有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才能被賦予相應的具體意義。教會學生結合語境,聯(lián)系文章上下文,不僅會加深對文章的領悟和詞匯的掌握程度,提高學習效率,而且在寫作的辭藻運用技巧和語言流利的表達會更加嫻熟、準確,更加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
2. 開展演講活動
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們,雖未涉世接觸社會,但心理和生理都日趨成熟,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識。為了提高學生們詞匯表達和運用能力,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前的三分鐘開展演講活動。由學生們自選內容和角度。演講是將內心和頭腦語言表達出來的一種實踐活動,在進行演講時,需要不同的詞匯組織語言,鍛煉學生的詞匯運用也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水平,激發(fā)學生對詞匯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學生們?yōu)榱藢⒀葜v順利完成,會在演講前做充分的準備,通過查閱書籍、互聯(lián)網(wǎng)等工具,選擇與演講主題相關的資料,進行歸納和整理,完善自己的主題演講,在這一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組織詞匯的能力,也在逐步提煉語句時提高了學生們的寫作文采。
3. 關注現(xiàn)實,拓展學習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在“學習任務群13漢字漢語專題研討”中提出語文學習應該“針對語言生活中的現(xiàn)實問題,例如網(wǎng)絡語言與漢字漢語規(guī)范問題、方言與普通話關系問題、成語典故運用問題,閱讀相關論著,整理事實與數(shù)據(jù),對社會上出現(xiàn)的語言熱點問題展開討論,用正確的觀點與方法分析問題,得出結論,在實際語言運用中努力促進祖國語言文字健康發(fā)展?!被谛抡n程標準的建議,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設計不同的教學項目,組織班級進行每周一次的讀后感匯報,無論是名著的章節(jié)還是質量優(yōu)秀文摘均可寫下自己的讀后感想與老師和同學們分享,在評析和總結中,優(yōu)化語句規(guī)范。教室還可以組織學生們分小組,找到社會生活中存在的錯別字,如街邊的牌匾上的字、飯店菜單上的字等,學生們找到后記錄下來并通過查詢字典等方式在錯字旁邊標注正確的漢字,第二天在班級分享,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們學習的參與性,增強語言文字規(guī)范意識,加強學生們在使用時的正確率,提高正確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三、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學習者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應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刻苦學習知識,從日常積累,拓寬學習道路,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充盈文學素養(yǎng)。學習詞匯的方法和來源有多種,課內外書籍、互聯(lián)網(wǎng)、身邊日常生活中等等都是我們學習的來源。
首先,最直接簡單的方法就是擴大閱讀量,杜甫詩中寫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遨游書海,在書海中暢游,以積累詞匯為基本,亦能提高文學素養(yǎng),領略不同領域的文化,開闊視野。
其次是背誦。古語云“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痹诮滩牡奈恼轮泻驼n外閱讀時出現(xiàn)的成語、諺語、優(yōu)美的句子等,或是自己喜歡的、優(yōu)美的句子,在充分理解后,可以嘗試背誦下來,這樣,無論是在語言表達時還是在寫作時,在恰當?shù)恼Z境中,就可以運用此處,不會導致語句太過于單一,如形容時間過得很快,就可以想到時光匆匆、白駒過隙、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等等。久而久之,個人的文學素養(yǎng)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起來。
最后就是摘抄。摘抄可以幫助我們更快的記憶,但不是機械地將語句原封不動的抄寫在筆記本中,而是應該在摘抄后,養(yǎng)成多看、勤思、活用的習慣??吹街档梦覀冑p鑒的語句,思考詞匯的運用以及為什么會收到人們贊賞的原因?!案咧须A段的摘抄是積累與品評相結合的?!币粋€詞、一個句子、一段話等,高中時期的學生們在積累的同時要有自己的感想,并能學以致用,將自己摘抄的內容有深刻理解,可以發(fā)動自己的頭腦思維,進行詞匯的創(chuàng)新,活用在答題中、平時口語表達中和寫作中等等。在摘抄同時要有整合意識,將摘抄的內容分門別類,閱讀和使用時更加便捷,歸納的摘抄內容也更加體現(xiàn)出詞匯具有系統(tǒng)性的特點。在經(jīng)過不斷地積累、思考、運用的過程,才會真正領會到詞匯的深刻內涵,自覺規(guī)范使用語言,提高語言運用的規(guī)范性。
綜上所述,詞匯無論是在學生的學習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人類的交流、語言的表述、文章的書寫等都是經(jīng)過詞匯按照語法規(guī)范整合成句而達成。詞匯的變化反映了社會的發(fā)展變遷和語言在不同時期的發(fā)展,是語言系統(tǒng)中最活躍的重要組織部件。詞匯是語文課程學習的基礎和首要條件,在詞匯教學中,教師不僅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詞匯文化能力,而且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形成有效果的、適合自身的學習詞匯方法。詞匯教學在教學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師生都要重視詞匯的學習、理解和掌握,重視語法的規(guī)范運用,以此促進其他方面的進步和發(fā)展,學好漢字文化,將中華文化繼續(xù)傳承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黎碧銀.基于語言文字運用的高中語文詞匯教學實踐與策略研究[D].廣州:廣州大學,2019.
[2]夸美紐斯.大教學論[M].傅任敢,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141.
[3]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6.
作者簡介:
鄭爽,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邊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