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蘭
我班學生張某,天資聰穎,活潑好動,但他對事物缺乏興趣,自我約束力較差,做事也從不計后果,經常和同學發(fā)生矛盾。經過一年多的教育,他舊貌換新顏,令人刮目相看?,F以對張某的教育為例,筆者談一談對學生實施有效教育的幾點認識。
一、重視初見,感染學生
作為教師應高度重視自己留給學生的第一印象,這對以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相當重要,也是決定教育成功的關鍵所在。第一次見張某是在開學報到的時候,因為報到時要檢查假期作業(yè),當時我問他要作業(yè),他看了我一眼,之后眼睛盯著天花板搖著頭毫不在乎地說:“還要作業(yè)?忘了!”我笑著說:“那請你回家拿吧!”他聽后轉身就走,過了十多分鐘又來了,手里空無一紙,問他作業(yè)拿來了沒有,他不假思索的回答:“沒找見,給報不給報吧?!彼詾槲視l(fā)火,可我并沒有,而是繼續(xù)笑著對他說:“當然給報?!彼皖^驚奇地看著我,看得出他很是意外。見此我接著說:“但得有作業(yè),你和他們都將成為我的學生,我這人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一視同仁,你說該怎么辦?”聽了這話他態(tài)度明顯好轉,臉上也有了笑意,并用商量的口氣對我說:“您就先給我報了吧,我明天拿來,行不?”其實我知道他假期作業(yè)很可能沒做,不過他第二天還真拿來了,而且態(tài)度相當好,和前一天判若兩人。
二、尊重學生,贏得理解
對于張某這樣的學生,部分教師會視其為問題學生,從內心深處排斥他們,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其實恰巧相反,這類學生叛逆心強,抵觸情緒大,教育方法粗暴只能使他們對老師產生厭惡情緒。面對張某的染紅發(fā)、著奇裝,我并沒有訓斥他,而是問他:“你覺得自己帥不?”他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接著打趣說:“瞧你,一張壞壞的笑臉,連兩道濃濃的眉毛也泛起了漣漪,好像一直都帶著笑意……”他忽然漲紅了臉,制止我說:“老師,……”我故意說:“還沒完呢,還有你的頭發(fā)及服裝呢?”他趕緊說:“老師,別說了,我染黑發(fā),換衣服?!蔽页脽岽蜩F:“君子一言?!彼拥溃骸榜嗰R難追?!毕挛鐏硇:螅凰兂闪撕诙贪l(fā),穿上了校服。其實對于學生,只要尊重,便沒有解不開的結。
三、全面了解,細心呵護
作為教師應全面了解學生,由表及里,走進他們的內心,與他們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比如張某,在沒有見到他之前,我就聽到許多老師說他的問題很多,而且根深蒂固。但我毫無偏見與他進行交流,告訴他過去的我不問只管現在,只要現在做好了,未來肯定不會錯,另外人無完人,人都有犯錯的時候,人與人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如何對待自己的缺點及所犯的錯誤。我還告訴他“其實你是個聰明的人,是一個可愛的孩子!”他心領神會,告訴我:“老師,我懂,你看我行動吧!”其實,通過和張某的相處,我感覺他并不是一只“猛虎”,而是一匹“良駒”,關鍵就看你怎樣駕馭。
四、發(fā)現優(yōu)點,因勢利導
學生是多元的,沒有全是優(yōu)點完美的學生,自然也沒有全是缺點一無是處的學生,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教師應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可愛的、可塑的、可教的。在和學生的接觸中,要善于發(fā)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捕捉他們心靈的火花,只有點燃他們積極向上的情感之火,使他們得到愉快的情感體驗,才能激發(fā)其內在的積極性。像張某一樣的學生也有他的閃光之處,張某待人熱情,集體榮譽感強,有一定的組織能力,針對他的這些優(yōu)點,我選他做我們班的勞動委員,他組織有方,班級及清潔區(qū)衛(wèi)生總能按時完成。不僅如此,“衛(wèi)生模范班級”流動紅旗也是我們班???。張某為我排憂,為班級增光,也為自己贏得人心,可謂一舉多得。
五、創(chuàng)造契機,感受成功
阿基米德曾講過:“給我一個立足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杠桿,我就可以撬動地球。”其實這句話同樣適用于我們教育學生,給學生一個機會,他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給學生一個平臺,他能演繹精彩。我們在平常的教育中應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契機,讓他們體驗成功,感受精彩。
教育本身是一門藝術,每一名教師都是一名藝人,面對不同的學生正如面對不同的原材料,我們還得細細斟酌,做到因材施教。張某的改變及進步,讓我真切感受到只要我們對學生做到以誠相待,那么一切皆有可能。
作者單位? 陜西省彬州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