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琦
劉女士退休后,漸漸成了個地地道道的“保健迷”。她每天早上鍛煉,有空就去聽健康講座,睡前必讀健康類圖書,家里的保健儀器不下10種??陕牭闹v座越多、看的健康類圖書越多,劉女士越覺得困惑:有的推崇“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有的則說“飯后散步會影響消化吸收”;有的告訴你“游泳是最好的有氧鍛煉方法”,有的則說“游泳會誘發(fā)哮喘”……各種說法常常相互矛盾。到頭來,劉女士也不知道該信哪一個,變得越來越糊涂。
退休后,張大爺也將養(yǎng)生當(dāng)成第一要務(wù)。他將報刊上介紹的養(yǎng)生保健方法牢記于心,堅決遵照執(zhí)行。有一次,他參加單位組織的退休人員體檢,做完心電圖檢查后,醫(yī)生說了好幾遍“老先生,請您起來,該下一位了”,張大爺就是紋絲不動。老同事?lián)牡貑枺骸袄蠌?,你怎么啦?”只見張大爺閉著眼睛說:“你們知不知道,老年人下床不能急?要先靜躺3分鐘,接著坐3分鐘,然后才能下床。”一屋子人聽了都哭笑不得。
其實,凡事都不是絕對的,養(yǎng)生也是這樣。事物都具有多面性,從不同的角度看,可能會得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結(jié)論。比如飯后百步走,適合平時活動較少、長時間伏案工作、形體較胖或胃酸分泌過多的人;而體弱多病,尤其是患有胃下垂等疾病的人,飯后非但不能散步,還應(yīng)該平躺一會兒?!袄夏耆讼麓膊荒芗薄贝_實有道理,因為老年人容易發(fā)生心腦血管意外,特別是夜間長時間熟睡后,如果猛然起身,由于重力關(guān)系,血液迅速流向下肢,會使腦部和心臟相對缺血,導(dǎo)致血壓下降,這種情況非常危險。但也沒必要刻板地執(zhí)行“3分鐘原則”,起床時只要別太猛,慢慢坐起來、慢慢下床就行了。
目前很多保健方法為了便于操作,都會標(biāo)注具體的時間,其實這個時間只是個參考值,沒必要刻板地執(zhí)行,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靈活調(diào)整。比如說正常人每天運動半小時有利于健康,這個“半小時”其實就是個大體的時間概念。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可承受的運動強度等不可能完全一樣,相應(yīng)的運動時間也沒必要一定是“半小時”,只要鍛煉取得效果、能保持身體健康就可以了。
(摘自《燕趙老年報》2020年7月8日,水云間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