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萍
[摘 要] 共青團工作者理應珍惜自己的青春年華,要有意識地修煉從事共青團工作應具有的基本功,并以滿腔熱情積極投身于自己的崗位工作,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放眼將來,成就精彩人生。文章圍繞共青團工作者如何經營自己的青春提出一些對策與建議,為更好地開展共青團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 共青團;經營;共青團工作
中圖分類號:D297 文獻標識碼:A
共青團工作是一項年輕的職業(yè),共青團組織要引導團員青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值得共青團工作者深思的是,我們在共青團工作崗位上是否精心地經營著自己的青春,是否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錘煉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是否在青春的瀚海里激起過一串串美麗的青春浪花,是否敢于對后面接手的共青團工作者自豪地說一句:“我驕傲,我曾是一位共青團工作者?!?/p>
一、修煉共青團工作應具有的基本功
(一)培養(yǎng)自己的技術力、洞察力、遠見力、集中力
共青團組織是先進青年的團體,企業(yè)把最優(yōu)秀的青年干部選拔到共青團工作的崗位,共青團工作者在正規(guī)教育中受過中文、會計、營銷、法律、財務、計算機、外語等專業(yè)方面的訓練,所以,他們都具有較強的技術力。
然而,在工作中,光具有技術力遠遠不夠,在紛繁復雜的事物中,必須透過現(xiàn)象看到其事物的本質,才能制定有效的共青團工作方案,因此,共青團工作者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自己洞察力。
同時,共青團工作者應該具有遠見力,學會從已知推斷未知,心中牢記共青團工作規(guī)劃和工作目標,這樣就不會被眼前的困難所嚇倒。
(二)始終保持“布衣”風范
所謂“布衣”風范,就是指一種淡薄名利的作風。共青團工作是一項無錢、無權的工作,尤其是在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惟利是圖的價值觀使世人對沒錢沒權的共青團工作更加嗤之以鼻,而且共青團工作者吃的也是“青春飯”,當我們青春不再的時候,我們還要面臨轉崗的問題,我們共青團工作者就是在這樣的境況下堅持工作,如果沒有一種淡薄名利的“布衣”風范,我們怎么能靜下心來堅守共青團工作這塊陣地呢?
假如我們能始終保持“布衣”風范,我們就會有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冷眼看待世間一切不正之風,就會始終發(fā)揚自己已有的勤勞儉樸、任勞任怨、追求卓越的優(yōu)點,有了這些優(yōu)點,我們的工作熱情就會不減,有了工作熱情,我們的共青團工作又能難到哪兒去?
所以,要想使共青團工作能始終在這個崇尚競爭、拼搏和奮斗的社會或企業(yè)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們共青團工作者應該自始至終保持“布衣”風范。
(三)永葆“創(chuàng)新”熱情
在當今時代,企業(yè)改革對共青團組織帶來了較大的沖擊,在不少企業(yè)負責人眼里,共青團甚至變成了只會花錢的“旅游團”“歌舞團”。不少團員青年覺得,團組織沒有為他們帶來多少利益,沒錢沒權的共青團組織似乎到了“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地步。面對如此困境,我們共青團工作者應該靜下心來,認真反思:是什么原因使共青團工作面臨如此尷尬的境地?只要我們仔細想一想,就不難發(fā)現(xiàn),其原因就是我們共青團工作沒有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沒有真正做到與時俱進,時代發(fā)展了,我們還是沿用老一套“就團建抓團建”的傳統(tǒng)做法?,F(xiàn)代社會一切都強調創(chuàng)新,我們共青團工作毫不例外,“不創(chuàng)新,就死亡”的道理對我們共青團工作同樣適用。
所以,我們每一位共青團工作者必須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新精神,結合工作實際,不斷推陳出新。在工作中,我們不能呆板地學習文件,而是要用實實在在的活動來實踐理論,通過生動活潑、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工作,千萬不要讓理論的枯燥形式妨礙了眾多團員青年去學習。
(四)培養(yǎng)較強的交際能力
共青團組織作為一個團體,最重要是把社會或企業(yè)的團員青年團結起來,使眾多的團員青年在社會或企業(yè)中形成一股勢不可擋的積極力量,這就要求共青團工作者必須具有號召力,而號召力的產生很重要一點來源于共青團工作者的交際能力。
二、立志為共青團工作獻身
(一)正確認識共青團工作
一位成功的營銷專家說過,要想有所成就,最重要的是熱愛自己的職業(yè),就算是挖地溝的也有自己的價值。只要自己喜歡,堅持下去就能獲得成功。所以,我們應該從思想觀念上充分認識到當代共青團工作并不像有些人所說的沒出息。我們應該堅信:青年永遠是企業(yè)和社會的主力軍,企業(yè)要發(fā)展,社會要進步,就離不開青年,有青年就會有青年工作。此外,企業(yè)或社會把主力軍交給共青團工作者來帶領,說明企業(yè)對共青團工作者充分信任,相信我們一定能率領好青年這支主力軍。企業(yè)給共青團工作者施展才能的舞臺,我們?yōu)槭裁床蛔プ∵@個寶貴的機會去努力鍛煉自己呢?“干一行,愛一行。”我們應該把共青團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業(yè)去追求,而不應該抱著只是為了拿工資的態(tài)度去工作,要打心眼里喜歡這份工作,要立志在共青團工作崗位上經營好自己的青春。
(二)不斷地戰(zhàn)勝自己
我們共青團工作者應該開動腦筋,積極尋找共青團工作與企業(yè)生產建設的結合點,尋找共青團工作的有效載體。比如,在我們施工企業(yè)中,為確保工程順利進行,可以將工程項目承包商、施工單位團組織、監(jiān)理團組織及當?shù)貓F組織聯(lián)合起來,開展“工程共青團聯(lián)建活動”。當然,在工作中,我們可能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如果因為一點小小的不如意就放棄整個工作,這其實不是被別人打敗,而是被自己的怯懦打敗,像這樣不能戰(zhàn)勝自己的人在任何崗位上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三)只管耕耘,不問收獲
我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但在行動上,我們應該只管耕耘,可以不問收獲。如果付出一點,就想要有收獲,如果一旦沒有收獲,就會對自己的選擇產生懷疑,就會喪失前進的信心,就會出現(xiàn)淺嘗輒止的現(xiàn)象。本來,地底下有一股清澈的泉水等待你去挖掘,可你卻因為暫時沒有看到泉水就放棄了,這不是很可惜嗎?
如果我們能真的做到“只管耕耘,不問收獲”,那么總有一天,當我們驀然回首時,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由于我們的努力,共青團組織在企業(yè)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了;許多青年也愿意主動來找團組織了,我們開展的工作也越來越順了,旁人對共青團工作的態(tài)度也越來越熱心了,看到這一切,我們心里將會充盈著一種美好的感覺,一種滿足感,會從心底里感覺到一種金錢和權勢所無法比擬的幸福。
三、積蓄能量,未雨綢繆
我們必須趁自己年輕時,在共青團工作崗位一邊工作,一邊學習,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了解新信息,積蓄更多的能量,做到未雨綢繆,這一方面有利于更好地做好共青團工作,另一方面,可以提前做好職業(yè)轉換的知識和技能準備,當我們青春不再時,也能憑借自己更強大的實力、更豐富的經驗謀求發(fā)展。
(一)樹立危機感
在這個“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的摩登時代,什么能保證你在共青團崗位上能夠有所建樹,能夠順利地實現(xiàn)職業(yè)轉換,并且上升到更好的工作位置?是真才實學,所以,我們必須牢牢記住“學習”二字,堅持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抽出寶貴的時間靜心讀書。尤其是在我們在取得一些成績之時,絕不能得意忘形,絕不能產生“可以躺在成績上睡大覺”的錯誤思想,應該時刻記?。鹤顝姷臅r候可能就是最弱的時候,任何巔峰都是暫時的,它也許是下一個高峰的起點,也可能是一個深淵的陷阱。
(二)尋找正確的讀書方法
愛因斯坦曾說過,從學校畢業(yè)幾年之后,真正對你有用的東西,就是方法。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埃加·富爾說:“未來的文盲就是那些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笨梢?,方法在我們學習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每一個學習者都需要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以最快的速度更新自己的知識。因為一個人的時間總是有限的,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每天的學習時間更有限,要想在很有限的時間里學得很多東西,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斷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正確的學習方法可以讓我們少走許多彎路,讓我們在學習上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工作實際
知識是不可以離開現(xiàn)實的,如果一個人對現(xiàn)實生活無動于衷,那么他(她)學到的知識又有何用呢?在當今新形勢下,為了改變傳統(tǒng)的團建面貌,我們可以運用自己在平常讀書學習中所學到的知識,結合實際,運用新名詞、新名稱、新說法,這既能賦予共青團工作新的時代氣息,又能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時,還能體現(xiàn)共青團工作者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中國當代青年是有理想的一代青年,而且他們已將自己保爾般的理想之夢扎根于產生比爾·蓋茨的現(xiàn)實土壤之中。我們共青團工作者是有理想的一代中國青年,所以我們應該把自己的理想扎根在共青團工作者崗位上,并在共青團崗位上潛心經營好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