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宇
我國上市公司治理體系,汲取了美國(英美法)獨立董事制度與德國(大陸法)監(jiān)事會制度的精髓,建立了獨立董事和監(jiān)事會的雙重監(jiān)督機制,并通過法規(guī)確立了獨立董事、監(jiān)事會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俗話說,外來的和尚好念經。既然我國借鑒國際經驗,同時設立了獨立董事和監(jiān)事會,為什么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違規(guī)案例中,獨立董事和監(jiān)事會未起到應有作用的情況并不鮮見?誠然有受到調研條件、任職能力或其他因素干擾,但不可否認的是,獨立董事非獨立化(由控股股東推薦)、監(jiān)事會內部化(由職工代表出任),從根本上侵蝕了雙保險的制度長城,損害了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尚處于控股股東通過董事會實現對上市公司管控的階段,在獨立董事和監(jiān)事會制度亟待成熟的情況下,證監(jiān)會2020年7月發(fā)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修訂稿)》(征求意見稿)。修訂切中要害,一方面強化了董事會在定期報告和臨時報告中的責任與義務,另一方面增加了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在信息披露中的義務,將“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yè)從事與公司相同或者相似業(yè)務的情況發(fā)生較大變化”、“公司分配股利、增資的計劃,公司股權結構的重要變化”等事項納入臨時報告,能夠有效地督促企業(yè)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地披露信息,展現給投資者真實的上市公司全貌。
董事會秘書是信息披露工作的操盤手、直接負責人。本次信息披露辦法修改,董秘(及其領導的董辦)迎來了機遇與挑戰(zhàn):
本次修訂完善信息披露原則,進一步鼓勵自愿披露。一家好公司除了法定信息披露外,按行業(yè)屬性報告,有助于廣大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公司行業(yè)地位、發(fā)展前景等;中關村(000931)去年納入深股通標的后,2020年入選富時羅素旗艦指數,成為富時全球股票指數股。隨著國際資金的涌入,對我們提出更高的標準和要求。由于國內與國際披露準則存在異同,讓境內、境外投資者能夠同時“公開、公正、公平”獲取信息的自愿披露,將成為我們努力的方向。加強自愿披露,有利于提高公司透明度、進一步獲得投資者等方面的支持,客觀上意味著工作量、出錯概率的增大。
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的法定義務,是解決投資者和管理層信息不對稱問題的關鍵,臨時報告由于其具有的及時、準確性要求,更是信息披露的核心。本次修訂完善臨時報告事項,如將“重大的購置財產的決定”明確為“公司在一年內購買、出售重大資產超過公司資產總額百分之三十,或者公司營業(yè)用主要資產的抵押、質押、出售或者報廢一次超過該資產的百分之三十”:正如企業(yè)管理中的奧卡姆剃刀定律(簡單有效原理),明確判定標準有利于貫徹執(zhí)行,利于董秘履職。
修訂進一步強調董監(jiān)高等相關主體的責任,進一步明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配合義務。新《證券法》修訂突出強調了信息披露的重要作用,大幅提高了違法違規(guī)成本。法規(guī)的目的不是為了懲罰犯罪,而是為了保護所有人的合法權益。無論是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還是上市公司董監(jiān)高,決策的初衷往往并非以身試法,但董監(jiān)高不能托詞“不知者不怪”,而是“應知悉”承擔勤勉責任,并在知悉重大事件發(fā)生時,獨立判斷、積極報告;董事長接到報告后,立即向董事會報告,并敦促董秘組織臨時報告的披露工作;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亦有義務配合公司履行信息披露。我們要通過枚舉案例、詳解規(guī)則,加強對信息披露義務人主體責任的培訓,只有從源頭上避免違規(guī)的發(fā)生,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這對董秘而言是不小的挑戰(zhàn),尤其考驗溝通協(xié)調能力,但這也是董秘價值的一大體現。
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監(jiān)管進一步明確信息披露重要性的背景下,董秘的要求更高、責任更大,價值也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