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明
【摘要】:朗讀在我們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感知能力,還可以使學生通過朗誦獲得對文章的理解,因此,培養(yǎng)學生對朗讀的興趣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在教授語文時,我們應始終注意在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提高朗讀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更好地理解課文中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小學語文課的朗讀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guān)鍵詞】:朗讀教學? 小學語文? 素質(zhì)教育
在語文課堂上朗讀非常必要,但是由于當前的課堂模式過分追求時間效率,因此忘記了為什么當初的課堂,忘記給學生朗讀,忘記給學生各種各樣的培養(yǎng)和鍛煉,因為當前的課堂缺少朗讀,現(xiàn)在許多學生缺乏情感培養(yǎng),很多學生情商都不太夠,因此對于這種現(xiàn)象,請進行以下探究。
1.當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1教師對朗讀教學缺少足夠的重視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在實施應試教育,許多語文小學教師受到這一影響,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他們將更加注重向?qū)W生傳授知識,并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朗讀教學只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跳板之一。因為他們在課堂朗讀教學中朗讀文章的時間十分有限,所以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不僅得不到提高,還會大大下降。這也表明教師對朗讀教學的重視不足。
1.2教師沒有在朗讀教學中發(fā)揮指導作用
在小學傳統(tǒng)中語文朗讀教學中,老師主要通過帶領學生對文章進行朗讀的方式進行朗讀教學,或者可以要求學生自己預習文章,課堂上學生朗讀的時間將非常有限,并且在朗讀過程中不會給予正確的指導,有些學生大聲朗讀會有一些麻煩。正是由于缺乏老師的正確指導,才使得朗讀教學的效率無法得到有效提升。
1.3朗讀教學方式單一且枯燥乏味
對很多小學語文教師來說,在朗讀過程中,他們只采用傳統(tǒng)的反復朗讀法進行朗讀教學,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過于枯燥乏味,不僅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甚至會讓學生覺得朗讀教學只需要明白文章的大致內(nèi)容即可。這樣,面對朗讀教學,學生不僅會變得松散懈怠,朗讀效果也得不到提高。
2.提高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2.1采用多元化的朗讀教學方式
用單一的朗讀教學模式很難實現(xiàn)激發(fā)學生朗讀的目標。因此,在教育創(chuàng)新觀念的指導下,教師可以嘗試運用多元化閱讀教學方法,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進行切換。通過這些教學方法,學生可以感受到朗讀的樂趣,并可以提高他們的朗讀技巧。首先,表演式朗讀。語文小學教科書中包含許多故事和寓言故事類型,它們具有較強的情節(jié)。對于這種類型的課文,教師可以采用表演閱讀教學法。例如,當老師解釋課文《小壁虎借尾巴》時,可以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為學生分配不同的角色:有些學生扮演小壁虎,有些扮演小魚,有些扮演老牛,還有扮演燕子。為了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學生必須將自己的情感投入給他們所扮演動物的特征,這種朗讀方式有趣而生動。第二,脫離課文朗讀。通常,朗讀是指學生拿起課本朗讀。脫離課文朗讀并不意味著學生背誦課文,而是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課文內(nèi)容。
2.2巧妙地運用比較式朗讀的教學模式
首先,選擇段落進行比較閱讀。在文本中,不同的段落之間存在很強的邏輯關(guān)系,例如總分、并列、轉(zhuǎn)折等。教師可以讓學生比較不同的段落并抓住特征以便朗讀。 例如,當教師解釋文本《黃山奇石》時,該文本具有總—分—總的特點結(jié)構(gòu)。作者在課文中間介紹了各種奇石的特征和名稱。作為對本文的回應,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平緩引序—贊賞—深情感嘆的情感進行朗讀。其次,將朗讀與學生朗讀的差異進行比較。每個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在深度和角度上都不同,并且他們朗讀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教師可以讓不同的學生分別朗讀相同的段落,并總結(jié)每個學生朗讀文章的優(yōu)勢,以便每個人都能互相學習。
2.3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與朗讀活動
在現(xiàn)代教育的背景下,它強調(diào)了課堂上學生的主體性。因此,教師應轉(zhuǎn)變以朗讀為主體的教師觀念,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小組朗讀活動,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朗讀空間和時間進行交流。其中。這種朗讀教學模式,不僅可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的目的,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參與朗讀教學的積極性。例如,當老師解釋課本《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可以對班級的學生實施組別劃分,并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朗讀。學生可以選擇在小組朗讀模式,如分人分段朗讀、集體朗讀、分角色朗讀等。教師可以通過朗讀讓學生思考一個問題,即課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一旦學生了解了課文的中心思想,他們就可以感受到作者表達的情感,從而通過朗讀來融入他們的感情。學生可以在小組中互相指導、分享朗讀經(jīng)驗等,以達到提升朗讀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結(jié)束語:朗讀是自我發(fā)現(xiàn)和自我改變的連續(xù)過程,不僅使學生學習到知識,而且可以感受到語文的快樂。通過朗讀,尤其是大聲重復朗讀,可以增強理解力,并且通過多元化方式,學生可以在朗讀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樂趣,從而愛上朗讀、愛上語文。
參考文獻
[1] 丁湘湘.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思考[J].兒童大世界,2019(4)
[2]崔輝.淺析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