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摘 要】目的: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衰患者通過氧氣驅動霧化吸入+呼吸機治療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COPD伴呼衰患者76例分成對照組、實驗組,各38例,對照組行常規(guī)霧化治療,實驗組行無創(chuàng)呼吸機、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聯(lián)合治療,對比兩組療效。結果: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呼吸困難指數、FVC、FEV1、FEV1、等肺功能參數均顯著更優(yōu)(P<0.05);實驗組副作用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COPD伴呼衰患者接受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聯(lián)合呼吸機進行治療可獲得更好效果,安全性較高。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霧化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erosol inhalation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Copd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Methods: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9,76 COPD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38cases each,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nebulizat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on-invasive inhalation and oxygen-driven nebulization.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rameters of dyspnea index, FVC, FEV1, FEV1 and other pulmonary function parameter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P<0.05);The incidence of side effec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COPD associ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can be treated by oxygen-driven nebulization combined with breathing machine with better effect and higher safety.
Key words: COPD; Respiratory failure; Atomization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臨床特征以不完全可逆性氣流阻塞特征為主,常會由于肺部感染、呼吸肌疲勞、氣道阻塞、呼吸道感染等癥狀造成呼吸衰竭疾病[1]。伴隨著逐漸完善以及發(fā)展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技術,由于其并發(fā)癥少、無創(chuàng)性高等基本特征,在COPD并發(fā)呼吸衰竭病例中獲得較為廣泛的應用。本文對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通過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聯(lián)合無創(chuàng)呼吸機進行治療,現(xiàn)將治療效果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資料收集時間:2018年1月-2019年12月,研究對象:76例COPD伴呼衰患者。將患者分成對照組、實驗組,每組各38例。對照組中,男、女性患者分別為18例、20例,年齡為55-80歲,平均年齡為(70.5±10.2)歲;患病時間為4-15年,平均(10.1±1.1)年;實驗組中,男、女性患者分別為19例、19例,年齡為57-82歲,平均(72.4±11.4)歲;患病時間為3-15年,平均(10.09±1.58)年。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大(P>0.05),有臨床對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通過糾正電解質紊亂、擴張支氣管、抗感染等常規(guī)的治療方法對患者開展治療,同時采取常規(guī)霧化吸入給予干預。在霧化之前教會患者如何咳出痰液,防止霧滴滲入的情況,完成配置霧化液的情況之后給予滴入治療,劑量不應該>10ml,10min-20min/次,每天2次-4次,連續(xù)開展1周-2周的治療。
實驗組常規(guī)治療方法與對照組一致,同時采取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聯(lián)合無創(chuàng)呼吸機進行治療,若患者神志清晰,應該取坐臥位或者坐位體位,若患者意識不清晰,應該采取側臥位體位,采取口鼻面罩放置之后開展有效、持續(xù)的正壓通氣治療,以自主呼吸控制的模式設置呼吸機的相關參數,通過氧氣驅動霧化泵出霧化液,從小劑量開始給予霧化吸入,隨后將霧化量逐漸增加,直到能全部吸完配置的藥液,劑量應該<10ml,10min-20min/次,每天2次-4次,連續(xù)開展1周-2周的治療。
1.3 臨床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呼吸困難指數改變、第1s用力呼吸容積以及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第1s用力呼吸容積與預計值比值(FEV1%);同時記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取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的各項數據作分析統(tǒng)計工作,若P<0.05,則表示各項數據對比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肺功能指標
實驗組、對照組在治療前呼吸困難指數、FEV1/FVC、FEV1%等指標對比差異不大(P>0.05);接受治療之后,兩組患者的呼吸困難指數均有所降低,F(xiàn)EV1/FVC、FEV1%等參數均有所提升,但實驗組患者的變化幅度更大(P<0.05),詳見表1。
2.2 對比兩組治療的副作用
對照組中9例出現(xiàn)治療副作用,實驗組中2例出現(xiàn)治療副作用,實驗組中副作用發(fā)生病例數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無創(chuàng)呼吸機聯(lián)合氧氣驅動霧化吸入的方式開展治療,可確保藥液在霧化之后能夠隨著氧氣在肺部內進入,對患者的呼吸末正壓、潮氣量等指標有效調節(jié),同時對于霧化藥物更好的在支氣管、肺泡等位置抵達起到促進的作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能夠以恒溫的水平維持進入呼吸道氣體的溫度,使氣道刺激明顯減少,從而增加霧化通氣以及霧化舒適度,能防止氣道痙攣癥狀。在霧化過程能通過利用呼吸機的輔助確保持續(xù)出現(xiàn)的氣流在下呼吸道擴散藥物,使局部藥物濃度明顯提升,能防止出現(xiàn)加重呼吸肌疲勞的情況,為及時恢復呼吸肌能提供一定的幫助[2-3]。據分析本組研究結果得知,經過不同的方式進行治療后,實驗組呼吸困難指數、FEV1/FVC、FEV1%等指標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治療的對照組(P<0.05);實驗組的副作用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通過無創(chuàng)呼吸機聯(lián)合氧氣驅動霧化吸入進行治療能夠明顯的改善肺功能指標,降低副作用發(fā)生率,有著極大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郭海建,廖新良. 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聯(lián)合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觀察[J]. 當代醫(yī)學,2019,25(11):27-30.
葉文華,田青,羅健成,等. 氧驅霧化吸入不同氧流量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療效的影響[J]. 實用臨床醫(yī)學,2017,18(05):22-24.
徐小雅,江美芳,王永生,等.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聯(lián)合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及護理[J].四川醫(yī)學,2019,12(7):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