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贊偉
摘要:隨著經濟類型變化,“大智移云物”下的會計轉型已在路上,培養(yǎng)管理型、信息化的復合型會計人才關鍵在于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特別是在1+X的證書試點背景下,高職財經類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迫在眉睫。本文在調查的基礎上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設高職財經類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議。
關鍵詞:雙師型;教師隊伍;現狀調查
為了更好響應《國家職業(yè)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文件,更好地建設高職院校財經類雙師型教師隊伍,本團隊于2020年上半年開展了財經類雙師型教師建設現狀的調查,據調查結果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建設財經類雙師型教師的建議。
一、財經類雙師型教師建設現狀
我們從個人基本情況、雙師型師資政策情況、雙師型師資的建設措施等層面設計了18個指標進行了調查,主要情況如下:
(一)調查者個人基本情況
調查的對象主要是在高職財經類相關院?;蛳嚓P財經類圈中進行,從以下8個指標進行調查,結果如下:
1.性別:有80%以上為女性,近20%為男性;
2.年齡:年齡30~50歲中填寫調研問卷占近70%;其他占30%;
3.職稱:職稱在中級占39.78%;副高占37.63%;
4.學歷:本科學歷以上90%以上,其中博士占50.54%;
5.工作區(qū)域:調查者70%以上在中部地區(qū)工作,北上廣及江浙一帶較少;
6.進入學校方式:從高校直接進入學校工作的占66.13%,從企業(yè)引進僅占9.14%;
7.雙證情況:具有經濟類\會計類雙師證書占65.8%;
8.下企業(yè)時間:近5年下企業(yè)時間在1年以下的占62.37%;
(二)雙師型師資政策情況
在了解個人信息的基本情況下,設計指標調查學校對雙師的認定與重視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
1.學校的財經類專業(yè)的雙師素質教師大約占比(有“職稱證”與專業(yè)技術資格證”,或有職稱同時有實際業(yè)務處理能力的雙師素質)
有27.96%的學校雙師占比為10%-30%;有27.96%的學校雙師占比為30%-50%;有32.8%的學校雙師占比為50%以上。
2.貴校對待雙師型教師是否有政策傾斜
無政策傾斜的學校占56.99%,有政策上傾斜的學校占比43.01%,其中主要表現在晉級職稱上政策傾斜。
3.所在的城市的地方政府是否有實質性政策支持校企合作、培養(yǎng)雙師能力。其中政府無實質性政策支持占比58.06%;對學校給予校企合作專項經費占比30.65%、支持校企師資雙向交流兼職兼薪占比23.66%。
4.是否有針對性的、有實質性合作的校企合作基地
61.83%的學校有實質性合作基地,提供給老師、學生下企業(yè)去學習新知識、新技能。
其余38.17%的學校沒有這種實質性合作基地。
(三)雙師型師資的建設措施情況
1.雙師型師資的認定建議
87.1%老師認為雙師型教師兼具理論教學能力和實踐操作技能,同時有61.29%的老師具有企業(yè)工作經驗或技能工作鑒定資格水平;只有32.8%的老師認為雙職稱認定為具備雙師。
2.雙師型教師急需通過在職培養(yǎng)提升的能力
96.77%的老師認為急需提升教師的專業(yè)實踐能力,60%以上的老師認為提升社會服務能力、科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很重要。
3.雙師型隊伍建設的關鍵因素
95.16的調查者認為雙師型隊伍建設的關鍵因素是企業(yè)參與,85.48%的調查者認為政府的有力支持也是關鍵。
4.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主要路徑建議
87.1%的以上老師認為主要通過雙向聘用共同授課、下企業(yè)定期訓練方式來培養(yǎng)教師的雙師能力。其他主要方式為參加技能培訓、校企合作實訓基地。
5.下企業(yè)鍛煉,能夠真正地學到的技能
50%以上的老師認為通過下企業(yè)能學到實際財務處理和報稅技能、管理決策,也有近15%的老師認為如同形式,不能學到真正的技能。
6.衡量雙師型教師培養(yǎng)質量的有效方法
衡量雙師型教師培養(yǎng)質量的有效方法中91.4%的老師認為要能承擔或參與企業(yè)真實項目、69.35%的老師認為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滿意度。
二、財經類雙師型教師建設現狀分析及建議
從以上調查數據,團隊作了詳細的分析,并提出了以下建議:
(一)改變財經類雙師型教師的引進機制,增強隊伍中的男性比例
從個人進入學校方式中高校直接進入學校工作的占66.13%,從企業(yè)引進僅占9.14%,可以看出高職院校中財經類老師從高校畢業(yè)直接進入學校的居多,說明大多數老師是缺乏企業(yè)工作經驗的,沒有實際工作經驗的積累,在教學中很多知識還是理論到理論教給學生,在學生的實際操作中可能存在指導能力不夠的情形;還有在財經類教師中女性居80%以上,男性老師的缺乏也是財經類雙師型建設的短板之一,適當增加男性的比例,對雙師型的建設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規(guī)范和完善財經類雙師型教師認定與傾斜政策
從無政策傾斜的學校占56.99%這一數據可以看出,大多數學校在認定雙師型教師時,對“雙師”的界定不明確,也比較混亂,在政策上給予的支持也不夠,大多數學校只在評定職稱上加上1-3分,在經濟上或者其他照顧上基本上是沒有的,建議規(guī)范和完善財經類雙師型教師認定與傾斜政策,促進教師自我成長,激勵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
(三)加強地方政府主導的政策支持
95.16的調查者認為雙師型隊伍建設的關鍵因素是企業(yè)參與,85.48%的調查者認為政府的有力支持也是關鍵。雙師型隊伍的建設一方面來自于本校自己的培養(yǎng)或者引進等措施來建設,另一方面來自于校企互訓互聘進行建設,但是目前是學校一頭熱,企業(yè)參與的積極性不夠。為了激發(fā)企業(yè)實質性參與的積極性,地方政府要為主導,給予企業(yè)在稅收、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或者在評估企業(yè)效益加入評估指標。
(四)加強校企合作,切實做好教師下企業(yè)鍛煉
國家相關政策規(guī)定,老師下企業(yè)的時間5年內不少于6個月。據調查下企業(yè)時間近5年下企業(yè)時間在6個月以下的占62.37%,說是老師下企業(yè)的時間沒有完全保證。即使下了企業(yè)也有近15%的老師認為如同形式,不能學到真正的技能。現在每所高職院校每年都要花費很多的財力、物力、人力安排老師下企業(yè),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要切實落實好下企業(yè)鍛煉的單位、崗位、內容,并進行實時督導、考核與總結。
(五)增強衡量雙師型教師培養(yǎng)質量的有效方法
加強雙師型隊伍的建設是促進教師自身能力提升、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的重要徑,那么在下企業(yè)或者校企合作過程中,如何評價培養(yǎng)與提升的質量是難點。在調查中發(fā)現在考核與衡量雙師型教師培養(yǎng)質量的有效方法中91.4%的老師認為要能承擔或參與企業(yè)真實項目、69.35%的老師認為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滿意度。那么學校與企業(yè)進行協商一致,在培養(yǎng)方面要建立績效考核指標來評價雙師型隊伍的建設質量,從而進行認定,并給予政策上的支持。
參考文獻:
[1]王漢奇;劉傳熙;廣西農林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資格認定的調查分析[J];廣西教育;2019年23期
[2]劉傳熙;廣西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調查分析[J];廣西教育;2018年35期
[3]陳春媚;雙師型教師評價及其激勵機制[J];知識文庫;2020年14期
[4]王晉,湯軒;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雙師型教師團隊培育路徑研究[J];經貿實踐;2018年07期
基金項目:
本文系2019年湖南省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產業(yè)需求的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yè)“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研究與實踐(基金號ZJGB2019169)階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