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河北大學新區(qū)學苑街上的240個店鋪名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從語音、詞匯、修辭三個方面分析歸納出大學城區(qū)附近店名的語言學特征,發(fā)現了店名中存在的一些不規(guī)范現象,并提出了針對性的規(guī)范建議。
關鍵詞:店名;語言學特征;店名規(guī)范
一、引言
店名是商家的無形資產,好的店名會給商家?guī)砩虡I(yè)價值。筆者對河北大學新區(qū)學苑街的店名展開調查,搜集了240條店鋪實例。在分析語料的基礎上,對店名語音、詞匯、修辭等方面的特征進行分析,發(fā)現店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二、店名的語言學分析
(一)語音特征
1店名音節(jié)數長短不一,以“四、五、六”音節(jié)為主
店名音節(jié)有長有短,少到兩個音節(jié),如“其凡”,多到十七個音節(jié),如”明菊良咔瘦身美容美體塑形美胸旗艦店“,音節(jié)數懸殊很大。四音節(jié)的店名最多,占到總數的近三分之一,其次是六音節(jié)店名共37個,占總數的15.42%。五音節(jié)店名32個,占總數的13.33%。四、五、六音節(jié)店名占總數的一半。三音節(jié)以下店名便于記憶和稱說,但承載的信息量較少;六音節(jié)以上店名承載的信息量大,但不便記憶和稱說。而四、五、六音節(jié)店名既避開了信息量少的缺點,也便于稱說記憶,方便人們的日常交際??梢娫诘昝拿^程中只有符合大眾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易讀易記,才能使人印象深刻。
2講究平仄交替搭配
漢語聲調有陰、陽、上、去四聲,具有抑揚頓挫的樂感。這一特點在店名中也有所反映。以四音節(jié)店名為例,四音節(jié)店鋪名共67個,其中純漢字的店名有56個。平仄交替的店名有33個,占總數的58.93%。如“卓翔百貨”。店名中平仄交替不完全對稱的有18個,占32.14%,如“黃原大王”。店名中全是平聲的有3個,全是仄聲的僅1個。全是平聲的店名讀起來拗口,全是仄聲的店名讀起來鏗鏘有力??傮w來看,河大新區(qū)附近的商家在給店鋪命名時普遍重視店名的節(jié)奏,傾向于抑揚頓挫的店名。
(二)詞匯特征
1組合要素構成多樣,但以純漢字形式為主
(1)純漢字
在筆者搜集到的語料中,純漢字的店名有201個,占83.75%。如:馨果、捉腰記、熙美誠品等。純漢字的店名方便大眾識記,且漢字的表意特征使得大眾能夠了解其經營內容,因此在店名命名中占據主導地位。
(2)純英文
這類店名由純英文構成,只有4個,占1.66%。將其細分為兩小類:一種是英文單詞,如“Nice”。這家店鋪為服裝店,面向的消費群體是青年。一種是英文字母,如“oppo”。這一類店鋪名是借用了手機品牌“oppo”作為商店招牌名,簡潔鮮明,主要的經營內容是手機銷售。
(3)綜合類
漢字+英文。在搜集到的語料中,與漢字組合的外文主要是英文。其組合又分為兩種:一種是英文和中文音譯并用,如“美爆mix-box”等。另外一種是英文與中文混用,如“DK健身體驗館”。
漢字+日文。有少量店鋪命名中出現日文,如“旺財の家”。
除此之外,還有“漢字+數字”“漢字+拼音”等類型。
2命名形式以“屬名+業(yè)名”和“屬名+業(yè)名+通名”為主,通名類型多樣
趙世舉(1999)把店名分為三個部分:屬名、業(yè)名、通名。由于經濟原則的影響,商家會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適當省略。筆者對240個店名進行屬名、業(yè)名、通名的分析,發(fā)現有屬名的共235個,占總數的97.92%,僅有5家店鋪名沒有自己的屬名。有業(yè)名的共189個,占總數的78.75%,沒有業(yè)名的有51個,占比21.25%。有通名的67個,占比27.92%,沒有通名的173個,占總數的七成多。由此可以看出,對大多數商家而言,自己獨有的店名是最重要的,同時為體現出經營內容,大多數商家會在店鋪命名中體現出本店的經營特色。通名在店鋪命名中的必要性相對于其他兩者而言是最低的,可能是受到了店名長度的限制。從構成要素看,“屬名+業(yè)名”在店鋪命名中占據主導地位,共138個,占總數的57.5%。“屬名+業(yè)名+通名”的形式共46個,占19.17%。只有屬名構成的有30個,占12.5%。商家普遍傾向于”屬名+業(yè)名“的命名方式,原因在于既可凸顯店名的獨特性,又可展現出本店的經營內容或方式,能夠在有限的字數中傳達出關鍵的信息量。此外,商家使用的通名類型多樣且風格多元,在有通名的67個店名中,通名種類達到28種之多,其中單音節(jié)通名有14個,分別是“家、咖、店、吧、城、行、館、坊、部、園、屋、莊、倉、居”。雙音節(jié)通名有11個,包括“公寓、超市、客棧、酒店”等。三音節(jié)通名有3個,分別是“旗艦店、工作室、俱樂部”。這些通名中既包含傳統(tǒng)通名如“坊、居、行”等,也包括現代流行的新興通名如“咖、屋、倉”等。反映出河北大學新區(qū)附近的店名風格多元,既迎合廣大青年群體,也有充滿典雅氣息的店鋪風格。
(三)修辭特征
由于店名受字數的限制,為了在有限的詞語中表達更豐富的內容,商家往往會借助修辭手段的運用達到言簡義豐的目的。商家常用的修辭方式有:
1諧音
一家服裝店名為“唯衣織女女裝店”,“唯衣”諧音“唯一”,既點明了店鋪的經營內容,同時給顧客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類似的店名還有“帥鍋辣妹”等。
2雙關
利用音同、音近的關系達到一個店鋪名兩個含義的效果。如一家餐館名是“香味食足”,音同“香味十足”,字面意思是說店里的食物種類齊全,同時也向人傳達了本餐館的食物色香味俱全這一信息。
3仿詞
仿照現存的大家耳熟能詳的詞語,抑或知名店鋪名、品牌,通過順勢或反勢聯想,臨時仿造出特別的詞語作為店鋪名,可以收到新鮮活潑的效果。仿造“羅貫中”的米粉店鋪名“羅罐中”,仿造“捉妖記”的燒烤店名“捉腰記”。 仿詞運用得好,會令人會心一笑,收到過目不忘的效果。
三、店鋪名稱存在的問題
店鋪名稱中存在以下問題:(1)亂用繁體字,繁簡字體混用。對于有悠久歷史的老字號招牌,可以保留繁體字。但新注冊的商店店名應用規(guī)范漢字。在調查的商店中,有11家用了繁體字,如“國足臭豆腐”“聚讀書會”等。(2)濫用英文字母、符號、外語單詞。有的商店漢字夾雜著英文字母和符號,如“GF男孩“、“M.Y服飾店”。有的店名中繁體字夾雜英文,如“IT‘S TIME TO鮮果創(chuàng)作”。濫用英文字母、符號、外語單詞,目的是以新奇取勝,但若造成理解障礙,則事與愿違。
四、規(guī)范化建議
首先,商家應有規(guī)范化意識,自覺使用規(guī)范漢字,自覺遵守商店名稱使用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其次,有關部門應加大監(jiān)督管理力度,進行正確引導。國家要加大法律法規(guī)的宣傳力度,讓法律法規(guī)深入人心,讓商家自覺地知法、懂法、守法。消費者應樹立維護城市文明、積極參與的意識,如發(fā)現商店名稱的不規(guī)范現象,可以善意地提醒商家,提出改進意見。
五、結語
店鋪名稱是商店的門面,不僅與商家的商業(yè)利益掛鉤,也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應自覺地推動店名向更規(guī)范化的道路上發(fā)展,自覺抵制不規(guī)范和低俗的店名,創(chuàng)造更加和諧文明的社會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 趙世舉.當代商業(yè)店名的構成類析及文化透視[J].云夢學刊, 1999.
[2] 陳妹金.當代中國商號命名的問題與對策_陳妹金[J].語言文字應用, 1995.
作者簡介:
張美夕(1994-),女,漢族,河北保定人,碩士研究生,單位:河北大學,研究方向:現代漢語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