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躍暉
摘 要:實驗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重點,是高考的必考知識.在當前重視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背景下,教學中既要注重實驗知識的傳授,又要做好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使學生養(yǎng)成認真、嚴謹的實驗習慣,能熟練運用所學的實驗知識分析解答相關問題.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就如何在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談談自己的感想,以供參考.
關鍵詞:實驗教學;科學素養(yǎng);高中化學
當前的教育觀念較以往有很大的改變,不僅使學生掌握扎實的化學實驗知識,而且越來越注重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提升,使學生認識到實驗在化學學科以及問題研究中重要作用,自覺的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促使其終身受益.
一、注重傳授實驗技巧
科學素養(yǎng)包括了解科學的研究方法.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為使學生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應注重實驗技巧的傳授.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實驗,為學生講解實驗技巧,使其掌握高效的研究方法,給其以后作相關的化學實驗帶來良好啟發(fā).如實驗教學中可為學生講解以下習題.
回答以下問題:
(1)裝置C中裝有(填試劑名稱)其作用為.
(2)啟動攪拌器,在約126℃條件下劇烈攪拌30min,物料變成黑色泥狀.加熱裝置A最好選用;
A.酒精燈 B.水浴鍋 C.電磁爐 D.油浴鍋
(3)繼續(xù)升溫,在128~139℃條件下加熱2h,混合物顏色逐漸變淺,黏度降低.在步驟中加熱溫度已經接近或超過氯苯沸點,但氯苯實際上卻非常小,原因為.
(4)繼續(xù)加熱1h后冷卻,在隔絕空氣條件下過濾出固體,用洗滌劑多次洗滌所得固體,置于真空中干燥得到成品.若D中所得溶液恰好與25mL 2.0mol·L-1的NaOH溶液完全反應,則實驗中FeCl2的產率約為(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解答該題需要明確實驗原理,結合實驗裝置特點進行分析、解答.對于問題(1),由于FeCl2、FeCl3易水解,因此,實驗中應加干燥裝置,即,C中裝無水氯化鈣,以阻止水蒸氣進入A中.(2)中為更好的控制溫度應選D.(3)中認真觀察實驗裝置可知,其含有球形冷凝管,具有冷凝回流液體的作用,會使氯苯冷凝、回流.(4)由化學方程式計算出FeCl2的產率約為97.0%.
二、講解新穎實驗例題
教學中應注重講解新穎的實驗例題,使學生親身感受科學的研究過程,積累更多的經驗與技巧.如教學中可講解以下例題.
例2 為探究AgNO3溶液與Na2SO3溶液的反應設計實驗進行探究,具體內容為:取4mL 0.1mol/L的AgNO3溶液,滴加5滴0.1mol/L的Na2S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后,測得溶液的pH為5.繼續(xù)滴加Na2SO3溶液,白色沉淀逐漸增多而后消失,測的混合溶液的pH為9.已知Ag2SO3為難溶于水的白色固體;Ag2SO4為微溶于水的白色固體;AgOH為白色固體,但常溫下不穩(wěn)定,容易分解產生棕褐色固體.
三、創(chuàng)設實驗問題情境
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創(chuàng)設相關的實驗問題情境對學生進行訓練,提高其運用所學實驗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與能力.如訓練時可設計如下問題.
例3 從含有少量鐵的銅銀合金廢料中回收銀和銅,實驗工藝如圖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粗銅溶于過量稀硝酸過濾、低溫干燥得純銅
B.電解時用粗銅作陰極,硝酸銀溶液為電解質溶液
C.用稀硫酸處理渣料時主要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D.從濾液B中可以提出綠礬(FeSO4·7H2O)
由已知條件可知A的描述并不能得到純銅,錯誤.粗銅為陽極,純銀為陰極,B項錯誤.由實驗工藝可知渣料的主要成分為氧化銅還含有少量的氧化鐵.兩種物質均能和稀硫酸反應,但化合價并未發(fā)生變化,C項錯誤.濾液B中的溶質為硫酸亞鐵,經過蒸發(fā)濃縮、降溫結晶、過濾、洗滌、干燥可得到綠礬,D項正確.
參考文獻:
[1]蘇翠萍,李江曉.淺析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開展[J].學周刊,2019(19):86.
[2]張婧. 新課標下基于實驗改進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探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9.
[責任編輯:季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