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
【摘要】為了孩子更好更全面的發(fā)展,老師要積極探尋新教學模式,以人為本,為學生的發(fā)展創(chuàng)設更優(yōu)質的環(huán)境,在如今強調教育強國的時候,學生才是根,我們老師要做的就是教化育苗,不斷地輔助學生學習,用自己的所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要充分發(fā)揮班級凝聚力和每個學生的獨立創(chuàng)造性。作為老師,我們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發(fā)散學生思維,幫助高中階段的學生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從而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識融會貫通地運用知識。本文基于現今高中數學教學的現狀,并就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提高課堂效率提出了幾點教學建議,希望能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們提供一些啟發(fā)。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教學觀念
高中數學相對于初中數學來說,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都得到了提升,這種跨越式的難度增長會讓學生在理解新知識的時候出現困難,進而導致偏科現象出現。高中數學的一大難點就是知識抽象性開始加重,向量、虛數、立體幾何、三角函數、圓錐曲線等知識的引入要求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要進一步跟上。在學習這些知識的時候,常常需要畫圖,教師如果仍然熱衷于“黑板+粉筆”的教學方法,那么課堂容量就會被進一步壓榨。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出現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些問題,教師可以提前制作好課件作為備用,節(jié)省出課上繪圖的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
一、主動性與互動性的重要性
1.主動性
例如在學習《集合》這一節(jié)課時,在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只能將“交集”“并集”“空集”“子集”這些概念和表示方法寫在黑板上讓學生理解記憶,這樣學生很容易對這些概念產生混淆,想要應用在解題過程中就會更加困難。而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師可以將這些概念形象地展示出來。教師可以在投影上放出A集合是5個黃球,上面寫著阿拉伯數字1~5;再放出B集合是同樣的5個黃球,上面寫著阿拉伯數字3~7。讓學生們形象地看到每個集合中的元素,然后再讓著學生們對著文字定義去理解“交集”和“并集”等這些概念。這樣學生們腦中既能有邏輯關系,眼中也能看到形象直觀的展示,對知識的理解會更加深刻,學習積極性也會得到提升。
2.互動性
在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都是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授,學生在座位上一遍理解一遍做筆記,師生都忙得不可開交,很少能騰出時間來進行課堂互動,即便這樣“拖堂”的現象也會時有發(fā)生,這樣的課堂根部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一定程度上來說教師變成了課堂內容的生產者,而并非解讀者;學生變成了教師講授內容的復制者,并非是主動學習者。如果老師能將課堂氛圍調動起來,這樣能夠很大程度上將教師解脫出來,讓學生也能從“低頭”向“抬頭”轉變。
在傳統(tǒng)高中的教學課堂上,教師在設定教學內容目標的時候往往只能根據教材和教輔材料來定奪,反映到學生身上就是教師課上講的題目都聽懂了,但是自己做題的時候就又不會了。這說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僅僅停留在掌握了概念這種較淺的層次上,教師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之間存在著斷層。教師要積極更新自己的思想,了解到最新出題角度,通過較為典型的例題能夠讓學生做到舉一反三。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們鏈接一些考試的真題,讓學生們對“陌生的課堂”逐漸熟悉起來,見識到更多的題型,逐漸告別“一聽就懂,一做就廢”的情況。
二、用生活化的教學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
將學生的發(fā)展作為教育教學的根本目的,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對建設高效課堂來說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形成學科思維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所以在備課的時候,教師一定要融入自己的想法,不能一味地復制粘貼,變相地將別的老師的想法挪到自己的課堂上。
高中數學中有一些重點、難點內容,這些內容一般較為抽象,給學生理解造成了一定困難。在高中數學知識體系中,相對抽象的知識內容占據了重難點的絕大部分,給學生們的學習了解帶來了不小的阻礙。而老師更應該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新去引導學生吃透知識,總結規(guī)律。[2]
在教學的過程中,無論我們的目標是為了提高教學的質量,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我們都要以學生為本,努力提高課堂效率來增強學生的記憶能力,通過課堂上的引導,讓學生學得更加容易,記得更加牢固。學生所掌握的知識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在兩周的時間內遺忘是很快的,當學生面對考試時,往往由于對知識的掌握只是停留在死記硬背的程度,沒有做到對知識的融會貫通,導致對已經學習的知識大量遺忘,導致學生考試成績不高,造成學生出現厭學的心態(tài),從而達不到學習的最終目的。那么我們就要引導學生通過生活化的課堂,重拾對與課堂的興趣。在教學階段中,有些教學方面知識點較多,而且有些知識點極其難以理解。如果只是單單的拿出這些知識點灌輸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消化,我們老師就無法發(fā)揮課堂的主導優(yōu)勢,面對這種情況,就應該引導學生把簡單的被動接收變?yōu)橹鲃拥膶W習,從而構建高效率的生動課堂
三、把控好教學課件與教師授課之間的關系
老師的主觀思想方面對于一個課堂的質量和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有著重大的影響。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雖然提倡教師要借助這些新的教學手段來提升教學效率,但是教師一定要捍衛(wèi)自己的主導權,認識到自己才是授課者,課堂的講授可以說是一個數學老師的“主陣地”,而課件只是教學的一種“武器”。有一部分教師在認識到課件的便捷性后,產生了依賴心理,甚至產生了懈怠心理。通過互聯(lián)網將現有的課件一鍵下載,代替自己的備課,以此來作為應付學生們的憑借,甚至有些老師壓根就不備課,時間久了一部分教師的積極性出現了下滑的情況。
結束語:現如今,數學教學的目的已經不再局限于如何提升學生的分數,而是更加著重培養(yǎng)學生包括思維能力運用能力等多項能力在內,這是教學改革發(fā)展的必經之路,教師要拿出足夠熱情去學習新的授課方式。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十分依賴“數形結合”,可能這對于老師自身來說是一種冗雜工作的肩負,但是對于學生來說是更加優(yōu)質的課堂體驗。歸根結底,教師才是教學的主體,學生成績的提升和能力的增長,仍然依靠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無私奉獻和付出。
參考文獻:
[1]曲忠華.在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A].基礎育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上卷一)[C].2005. [2]肖光濤.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0(10).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新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湖北省云夢縣第一中學? 43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