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敏
冀貢泉與兩個兒子冀朝鼎、冀朝鑄合稱“冀氏三杰”,每個人都有極其輝煌的傳奇經(jīng)歷。曾任北京大學法律系主任、山西省政協(xié)副主席等職的冀貢泉是我國著名的法學家,曾參加起草新中國第一部婚姻法;曾任中國國際貿(mào)易促進委員會副主席、中國銀行副董事長等職的冀朝鼎,是我國著名的經(jīng)濟學家;曾任聯(lián)合國副秘書長的冀朝鑄,是我國著名的外交家,被稱為現(xiàn)代“紅墻第一翻譯”,曾為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陳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擔任過翻譯。
他起草新中國首部婚姻法
在山西省汾陽市建昌村有座冀家大院,從地圖中查看,這里是“冀氏三杰”的根脈所在,這座滄桑古樸的院落走出父子兩代風云人物。
冀貢泉,字育堂,號醴亭,1882年1月9日出生于汾陽市建昌村冀家大院。他18歲中秀才,光緒三十年(1904年)考入山西大學堂,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參加山西省官費留日考試,名列第一,在日本明治大學專攻法律,回國后一度任北洋政府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主事,與魯迅先生共事。1913年起,冀貢泉任山西法政學校校長、山西省司法廳廳長、國民黨政府山西省高等法院院長、山西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廳長等職。
1937年秋,日軍進犯山西,冀貢泉帶領全家撤至漢口。1939年,冀貢泉赴美國,在美國生活了8年。其間冀貢泉與在美國的中共地下黨員徐永瑛和唐明照共同創(chuàng)辦了《美洲華僑日報》,他任主編,該報成為中共在美宣傳抗日的重要陣地,現(xiàn)在改名為《僑報》。冀朝鼎則在美國共產(chǎn)黨中央中國局的美共《工人日報》工作。
汪向同所著《我的丈夫冀朝鑄》一書披露,當時周恩來同志交給冀貢泉、冀朝鑄父子的任務有二:一是在全球性的反法西斯戰(zhàn)爭期間,促進國際反法西斯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及壯大;二是促進中美人民友好,并促使美國人民支持中國人民抗日,建立新中國。
1941年年底,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美國政府聘請冀貢泉到美國戰(zhàn)爭情報署太平洋司工作,一直到1947年回國。1947年,冀貢泉任北京大學法律系主任。
1949年后,冀貢泉任中國政法大學第三部主任、中央法制委員會委員、山西省文教委員會主任、山西省政協(xié)副主席等職,其影響及于教育、法學兩界。冀貢泉憑著較高的法律素養(yǎng),曾參加起草新中國第一部婚姻法。1967年8月,他病逝于北京寓所,享年85歲。
他是中共早期罕見的經(jīng)濟學家
上文提到的冀朝鼎,是冀貢泉的長子,他生于1903年,13歲時考入清華留美預備學校,15歲就和同學一起倡導新文化運動,16歲時參加1919年的五四運動。他在1924年去美國深造以前,還同當時的李大釗有過一次長談。李大釗鼓勵他去美國學習,要他多學習對建設新中國有用的知識。
冀朝鼎21歲赴美留學,獲哥倫比亞大學經(jīng)濟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題目是《中國歷史上的基本經(jīng)濟區(qū)與水利事業(yè)的發(fā)展》。李約瑟稱贊說:“可能是迄今為止,在中國歷史上探索發(fā)展變革的最杰出的英文著作?!彼髞磉€邀請冀朝鼎為《中國科學技術史》作序。1927年,24歲的冀朝鼎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1939年,冀朝鼎由美歸國。周恩來獲知后說服冀貢泉和冀朝鼎父子倆去美國,做擴大反法西斯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工作。
1941年年底,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在美國生活了17年的冀朝鼎返回祖國,被中共派到國民政府從事經(jīng)濟工作,曾任國民政府外匯管理委員會主任,中央銀行經(jīng)濟研究處處長、稽核處處長等職,他為中共中央提供了許多重要經(jīng)濟情報,也為解放區(qū)購買醫(yī)藥器械,掩護地下黨員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1948年,他到北平任“華北剿總”經(jīng)濟處處長,曾數(shù)次與傅作義商談和平解決北平的問題。
新中國成立后,冀朝鼎任中國國際貿(mào)易促進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拉丁美洲友好協(xié)會副會長、中國銀行副董事長等職,其在經(jīng)濟領域的建樹在中共內(nèi)部很少有人能夠替代。他在中共中央和周總理的領導下,通過開展民間貿(mào)易的方式打破建國初期西方對我國的經(jīng)濟封鎖,同時為新中國與屬于西方陣營的國家建立外交關系鋪路。
1963年8月9日,冀朝鼎因突發(fā)腦溢血去世。同年8月10日新華社發(fā)布消息稱:“中國國際貿(mào)易促進委員會副主席冀朝鼎同志,因患腦溢血癥,九日上午一時二十五分不幸在北京逝世,享年六十歲?!?/p>
冀朝鼎生前是一個副部級,追悼會規(guī)格卻很高。1963年8月13日,冀朝鼎追悼會在北京首都劇場舉行,周恩來、陳毅、李先念、郭沫若等主祭,廖承志致悼詞。冀朝鼎的秘書廖訓振曾回憶說,周總理在審閱悼詞時,親筆加上一句:“尤其在秘密工作時期中,他能立污泥而不染?!?/p>
他親歷一些重大外交事件
冀朝鑄是冀貢泉的五子,是我國著名的外交家。他在《回憶錄》中寫道,冀朝鼎和冀朝鑄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冀朝鼎比冀朝鑄大26歲。在冀朝鑄出生前幾年冀朝鼎就離家了。
冀朝鑄在美國紐約考入一所有名的私立中學,而后又考入哈佛大學。父親和大哥冀朝鼎對冀朝鑄在美國的生活影響很大。他生前認為,父親和大哥的一切努力用兩條紅線貫穿起來,就是他們的人道主義和愛國主義。除了從家里學到很濃厚的人道主義,他還從家庭學到很強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做中國人為榮。
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后的1950年10月,冀朝鑄放棄享受獎學金繼續(xù)深造的機會回國,就讀于清華大學化學系,1952年4月赴朝鮮開城參加中國和談代表團工作。
冀朝鑄在《回憶錄》寫道:“我1950年10月25日回國時,并沒有改變自己的計劃。我那時還是打算獲得一個博士學位,或者是在蘇聯(lián)獲得博士學位,然后在自然科學領域工作。同時我也下定決心,為中國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奮斗終生,黨叫干啥就干啥。這樣,1952年4月突然得知組織批準我去朝鮮時,我非常高興。盡管很高興,但離開清華大學時,我還是依依不舍。我在清華大學紀念堂前站了一會兒,向它作最后告別,然后就動身了?!?/p>
抗美援朝戰(zhàn)爭束后,冀朝鑄到外交部工作,195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后被任命為中國駐美國聯(lián)絡處參贊,而后被調(diào)回外交部擔任副司長。1985年8月,他被任命為斐濟大使兼駐瓦努阿圖和基里巴斯大使。兩年后,他被任命為中國駐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lián)合王國第7任特命全權大使。
冀朝鑄給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陳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擔任過翻譯。從1957年開始,冀朝鑄擔任周總理的英文翻譯17年,周總理稱他為“洋娃娃”。
冀朝鑄親歷了新中國成立后的一些重大外交事件,如板門店談判、中美建交和談、尼克松1972年訪華、鄧小平復出首次訪美等,他都是翻譯。板門店談判,他被譽為“中國第一英文速記員”;萬隆會議,他躲過克什米爾公主號空難;尼克松訪華,冀朝鑄擔任周總理翻譯,他見證兩國巨人歷史性握手。
冀朝鑄在《回憶錄》中寫道:當中國于1971年恢復聯(lián)合國席位時,因為聯(lián)合國所有政治部門的領導席位都已被占據(jù),所以我國派出的第一位副秘書長唐明照同志是負責非殖民地化部。但很快全世界就差不多沒什么殖民地需要“非殖民地化”了。同時,聯(lián)合國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幫助成員國發(fā)展經(jīng)濟,這正是中國可以做出很多貢獻的項目。這樣,在通過合并好幾個搞技術援助組織的基礎上,1978年建立了聯(lián)合國技術合作促進發(fā)展部,這時中國派出的副秘書長就變成了這個部的領導。
1991年1月29日,冀朝鑄被任命為聯(lián)合國副秘書長,1996年至2005年擔任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lián)合會副主席。2020年4月29日下午,冀朝鑄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