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建秋
摘要:班級是每個學生日常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同時也是是學校組織教學的基本單位。這就意味著班級管理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每個學生個體的發(fā)展,從而影響整個班級,乃至整個學校的教學質量的好壞。高效的班級管理是每個班主任都想達到的一個目標。初中班級,生活著的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學生群體,他們正逐漸形成影響一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同時也是他們比較叛逆的一個階段。如何提高班級管理質量,需要找到當前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方面的不足,再思考如何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實現(xiàn)班級的有效管理。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探究
一、當前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上存在的問題
(一)班級管理模式單一
當前,大部分學校的班級建設都是以班主任為中心開展的,班主任就是班級的權威。班級的管理方法單一,基本上是班主任老師要求什么,學生去做什么。所謂的班級班規(guī)也是由班主任或者是少數個班委決定,在落實過程當中,班主任充當了監(jiān)工的作用。有些班主任會覺得自己這么辛苦,各個方面的工作都做了,為什么班級管理還是比較糟糕,這種簡單粗暴的班級管理,萬事都堆到班主任一人頭上,學生沒有參與感和認同感,自然沒有很好的效果。
(二)教育理念與應試教育的碰撞
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是素質教育的目標。但當前的升學壓力和考試制度使班主任和科任老師在教育過程中,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智育上。學生的道德教育,能力培養(yǎng)往往流于形式,這種教育的偏向性,會讓學生形成不正確的學習動機和不健康的學習心理。
(三) 學生個體差異帶來的班級管理問題
天底下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班級里的每個學生,家庭情況、個性特點、行為習慣也都不相同。有的學生喜歡紀律嚴明,一絲不茍的班級管理,也有些學生喜歡寬松民主,氣氛活躍的班集體。班主任同樣的管理策略,不可能對全班同學都適用。
(四) 來自家長的不當教育
學校教育對青少年的思維品質,行為能力的培養(yǎng)起主導作用,但依然會受到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共同影響。因而,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確實是需要家長密切配合的。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溝通和調節(jié),班級管理和家庭教育會出現(xiàn)不一致的現(xiàn)象。一些家庭在子女教育上方式不當:有的父母對女子順從溺愛;有的采取高壓政策,經常打罵子女;有的忙于事業(yè),對子女放任自流。家長的種種不當教育都會使中學生產不同的問題行為。
二、班主任實現(xiàn)有效的班級管理策略
(一)實現(xiàn)班級自主管理
很多班主任老師總有這樣的感覺,自己在班級里,或者在辦公室學生都非常聽話,但一些科任老師卻經常反應,班級的學生紀律差,偶爾自己沒有來學校,心里總是放不下學生,擔心他們是否有及時上交作業(yè),是否能夠保證早午自習的紀律,是否能夠認真完成值日工作各種操心。學生畏懼于班主任的權威,自然是不能真正管理好班級的。因而要做到魏書生提出的“管是為了不管”,那么老師就應該大膽放手,讓學生進行自治,如果能夠讓每個學生都成為班級的主人,對班級的事務有發(fā)言權,參與到班級管理的事務中來,那么班級管理自然是事半功倍。班主任不應再是班級的權威,而是對學生的管理機制進行評估和監(jiān)控,如果有不當的地方,進行適當的調整。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應當創(chuàng)設公平、寬松的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廣闊的自主管理平臺。
(二) 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初中階段的學生仍然要面臨著一定的升學壓力,因而很多學校還是把班級學生成績作為班主任考核的主要依據。這通常就會導致班主任在工作過程中,過多的強調成績,把學生的分數作為考核學生的標準。比如選拔成績好的同學當班委,上課也只關注部分成績相對優(yōu)秀的同學。這樣的結果就是導致師生之間的隔閡,部分學生感覺受到老師的不公正待遇,自然也不愿服從班級的管理。所以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的過程當中需要牢記“成長比成績更重要”“每個學生身上都有閃光點”。這就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首先要對班級學生有整體的認識,根據大多數學生的特長趨勢,有計劃地組織和鼓勵學生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競技比賽、文娛活動。班級管理的成功是班級的整體優(yōu)化,讓班級的每個學生都得到老師的關注和肯定,有利于每個學生的發(fā)展也有利于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成功。
(三) 注重學生個性發(fā)展
新課改強調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要求尊重學生的個性。學生首先要依據自己的潛能和愛好,自由選擇學習任務、學習目標,同時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或途徑。班主任要管理班級的每個學生,就要了解班級每個學生的心理需求,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使教育成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贏得學生的歡迎和喜愛。沒有真正的差生,只有那些優(yōu)點暫時還沒被發(fā)現(xiàn)的學生,所以我們應當尊重和保護好每個學生的個性。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因材施教。
(四)加強家校聯(lián)合
學校和家庭應當成為理想的合作伙伴。現(xiàn)今,先進的通訊工具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得簡單、快速。所以老師在和家長的溝通過程中,更應該注意溝通的技巧和高效性。家長對學校的班級管理既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過分干預。首先,是教育的一致性原則。老師在班級里對學生提出的要求,是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要求,家長應該積極配合老師做好監(jiān)督和管理工作。其次,如果家長對老師的管理方法有意見,應該主動跟老師溝通,而不是對老師的工作指手劃腳。在碰到學生出現(xiàn)問題行為時,老師應該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情況,再采取適當的措施解決問題。學校和家長攜手共同管理,一定能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結束語
教書育人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的職責。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組織者,在班級管理中,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智慧與力量,堅持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不以成績來衡量學生的好壞,更要努力爭取家長的配合。從而,做好這份平凡而偉大的工作。
參考文獻:
[1]王天俐. 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常見問題探討[J]管理科學 2017(252)
[2]劉勤儉. 初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途徑淺析[J]管理篇 班級管理 2016: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