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英
【摘要】在初中,學生處于思想成熟階段,會受到各界影響,隨著網(wǎng)絡時代發(fā)展,學生了解到的信息也更多更繁雜,作為相關的道德與法治教師,注意培養(yǎng)學生建立正確的道德與法制意識是必需的,這里首要明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道德與法制教育的深層次需求性,隨后提出幾方面對策,在教學生活實踐體現(xiàn),希望能夠增強領悟,并為相關的教學事業(yè)拓展助力。
【關鍵詞】淺析;教育教學;家校教育
1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道德與法治教育的主要性剖析
初中學生由于年齡小,辨認是非的基本能力缺乏,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沒有奠定起來,思想極為活潑,而且其在當下繁雜的社會 環(huán)境中,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道德意識和法治意識極易展現(xiàn)偏差,假如不加以正確帶動,往往會形成不良的道德觀,而且法治意識淡薄,從社會上存在的不少初中校園霸凌事件,這些都解說了初中學生不僅法治意識較為淡薄,而且還沒有形成很好地道德意識,可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極為關鍵。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調(diào)查時強調(diào):青年人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確剖析了青年人要修德,要把提高道德修養(yǎng)作為人生的必修課,而且高度關注“一個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其方能用得其所”。從九年義務教育的健步實施,到培養(yǎng)全面有效拓展的交班人,從素質(zhì)教育到依法治國,沒有思想品德教育中道德與法治教育是不行的,只有通過多種渠道對初中學生思想品德從事道德與法治教育,讓初中學生能夠傳承中華優(yōu)異的傳統(tǒng)道德意識,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解感恩、學會謙讓、樂于助人、勤樸素實等等,這樣方能夠在將來成為完善的社會主義事業(yè)交班人,方能夠稱為偉大的民族復興夢。
2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優(yōu)化
2.1轉(zhuǎn)變思想品德傳統(tǒng)師生觀念
在實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道德與法治教學時,教師應該將學生作為學習主體,轉(zhuǎn)變以往教學意識,將教師角色地位降下來,向?qū)W生可以從事交流的朋友角色拓展。溝通是切實處置一切問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對策之一,針對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只有讓學生積極從事交流,方能直觀的提出問題所在,針對同學們的疑問教師應該耐心輔導,在課堂上造就學生積極提問、樂于提問的優(yōu)良學習習慣。同時,教師是知識的關鍵教授者,思品課道德與法治教育更是教學生怎樣做人,以及使學生具有優(yōu)良道德品質(zhì)與法律觀念的主要課程。思品課道德與法律教育其領域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師應將自身角色蓬勃拓展轉(zhuǎn)化,貼近同學們的學習以及生活,擅長做一個傾聽者,不能只在課本知識上,還應關懷學生平時的生活,譬如學生學習情緒不高時,應積極與學生從事交談,為學生出策劃策處置生活中察覺的問題,將思品課道德與法律教育內(nèi)涵真正地滲透到同學們的生活中,實現(xiàn)其日常教育效果。
2.2小組互助從事道德與法治教學
教師在實施思品課道德與法治教育時,應將分開的學生個體組成小組的形式從事管理,避免展現(xiàn)沒有顧及到的學生,展現(xiàn)被遺忘的“角落”。舉例,在實施“人生自強少年始”課程學習時,該課程主要有三個部分,揚起自信的風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及走向自強之路,奮發(fā)圖強是學生應該具有的主要品質(zhì),教師應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以及對課程的解釋,教師設計問題,譬如你對自信的把握、怎樣在使自己自信、自己的事情為什么要自己做,如何走向自強之路等。設定問題之后,教師組織學生從事小組討論,這一實踐中應勉勵多個答案的產(chǎn)生,有利于學生思維的擴寬,小組討論完成后,教師教誨學生對問題從事回答,這一過程的討論中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也使課堂氛圍得到了活潑,同時調(diào)動了學生對思品課道德與法治教育的興趣,教師也可以設計小組競爭環(huán)節(jié),將所學知識相關的問題從事辯證討論,設定反方與正方。譬如,針對現(xiàn)今具有爭議的一個社會狀況:老奶奶摔倒了該不該去扶的問題,正方應說出扶的來源,反方應說出不該扶的來源。經(jīng)歷雙方討論,針對結果教師深入剖析,給出正確的角度,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帶動學生有正確的道德意識,防人之心不可?o,但是當同伴需要幫扶的時候還是應該不可推卸。教師通過與生活相互融合,從事道德培育。教師也會在學生討論實踐中得到收獲,通過同學們的小組探究,教師能精確知道每個學生在思品課道德與法治教育學習中普遍展現(xiàn)的問題,以便針對性地從事處置,通過小組互助使學生學習效果倍增。
家校教育要密切融合
初中素質(zhì)培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有效拓展的達標學生,而學校教育無論是從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有清楚的限制,因此,初中思品課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有效教學不能脫出走庭教育,教師一方面要主動與學生家長維持聯(lián)絡,及時向家長反映學生思想、心理等方面的體現(xiàn),尤其是涉及到思品課道德與法治教育內(nèi)容的學生情況更要及時從事交流與良性互動,側(cè)面來看,通過與家長的相互作用協(xié)作,能夠幫扶教師精確把控學生在家庭生活中、在社會活動中的行為體現(xiàn),以及是否能夠做到知法、守法等等,便于教師有目標明確的實施有效的思品課道德與法治教育。另外,教師在與家長共同實施有效的思品課道德與法治講課的拓展中,要時刻暗示家長能夠做好模范,同樣是在平日的生活中,要注重本身的道德修養(yǎng),能夠給自己的孩子帶好頭。這樣才可以為初中思品課道德與法治有效教學提供保證。
3總結語
總的來講,初中思品課道德與法治有效教學并不僅僅是教師的事情,而應該成為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教育的責任,教師作為思品課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組織者和帶動者,既要嚴格要求自己,注重言傳身教,還要與家長維持同步,而且還要借助社會力量從事思品課道德和法治教學布置,以便構建起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黃曉兵.分組討論式課堂教學法的應用及優(yōu)點芻議——提高高?!端枷氲赖滦摒B(yǎng)與法律基礎》課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實踐與探索[J].吉林農(nóng)業(yè)科技學院學報,2010,19(03):115-118.
[2]黃曉兵.分組討論式課堂教學法的應用及優(yōu)點芻議——提高高校《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實踐與探索[J].四川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24(02):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