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萬倫
摘要:借助于思維導圖開展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能讓學生的思維過程更清晰、更全面,有利于提高語文學習的思維能力,促進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本文對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閱讀教學、作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策略進行了探索,以期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起到幫助作用。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語文;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25-215
思維導圖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由英國心理學家東尼.博贊所創(chuàng)建的一種注釋方法,現(xiàn)在被廣泛用于中小學課程教學中,是學生思考、閱讀、記憶的有效學習工具,運用思維導圖可以讓人的思維過程更清晰,思維品質(zhì)更靈活、發(fā)散,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無論是識字教學,還是閱讀教學、寫作教學等,都需要進行思考、閱讀與記憶,因此運用導圖輔導語文教學能取得較好效果。
一、思維導圖在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作文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內(nèi)容之一,許多小學生在作文寫作時,存在的典型和突出的問題是不知道“寫什么?”和“怎么寫?”如果利用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整理寫作思路,就能使作文寫作變得不再畏難,還能提高作文寫作的質(zhì)量。
1.利用思維導圖講授寫作方法
要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需要學生掌握作文寫作的基本方法,運用地圖進行寫作方法教學,能讓學生簡單、清晰、明了地掌握寫作的方法,有利于學生根據(jù)方法開展寫作。例如,可以“寫作方法”為中心詞,來構建思維導圖,以“寫作”和“修改”兩個關鍵詞來構建導圖的一級分支;在“寫作”的分支下再以“寫作要求”、“寫作思路”、“綜合運用”、“撰寫初稿”為關鍵詞來構建二級分支。在“修改”分支下以“篇”、“句”、“詞”、“字”為關鍵詞構建二級分支;在“寫作思路”下以“寫什么”、“怎么寫”來構建三級分支。在“寫作要求”中以“寫作要求”、“寫作對象”等構建三級分支,可以根據(jù)需要繼續(xù)細分。有了這個思維導圖作指引,就能“按圖索驥”進行作文寫作了。
2.利用思維導圖進行作文寫作
有了思維導圖可以較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寫什么”和“怎么寫”的兩個重點問題。首先利用思維導圖可以為學生列舉或歸納出要寫作的主要內(nèi)容,這樣學生就知道了“寫什么”。例如,如果以“我喜歡的……”為題進行寫作,就可用“人”、“物”、“景”、“季節(jié)”等關鍵詞來構建思維導圖,如果想寫“我喜愛的人”,則可繼續(xù)構建導圖的下級分支,以寫作人物的“外貌”、“性格”、“愛好”、“學習”等詞來構建二級分支,就能使寫作的內(nèi)容更細化,使作文的內(nèi)容更豐富、細膩;其次是用思維導圖進行寫作結構、思路的設計;再如,在學習了《狼牙山五壯士》這一課后,要讓學生寫讀后感時,可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進行構建寫作內(nèi)容??梢浴啊独茄郎轿鍓咽俊烽喿x有感”為中心詞,以“開頭”、“中間”、“結尾”為三個一級分支。在“開頭”分支下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概括,并確定學習感受;在“中間”這個分支下,從五壯士跳崖中感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結合課文并拓展列舉董存瑞、黃繼光、羅盛教等英雄人物的事跡,總結他們在關鍵時刻總是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在“結尾”分支下說明感動的原因:具有舍己為人、無私勇敢的精神。有了這樣完整的寫作導圖,就能很快形成作文的寫作思路,提高寫作效率,就能寫出高質(zhì)量的作文來。
3.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謀篇布局
謀篇布局是寫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在寫作中一個好的結構是提升習作質(zhì)量的基礎,好的文章結構就如大樹的枝干,既要做到層次分明,又要讓人讀起來輕松明白,這樣才能稱得上好的習作結構。許多學生在寫作中雖然能夠洋洋灑灑地寫上許多內(nèi)容,但是讓人難以理解,甚至感覺層次混亂,或是前言不搭后語、東寫一句西寫一句,也造成主題不突出等問題,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主要是由于學生在寫作時沒有理清文章的結構。借助于思維導圖,在構思時就能較好地理清文章的結構,使得寫作內(nèi)容更加合理、層次更清晰。因此,運用思維導圖來謀篇布局,就能提升寫作效率。例如,在寫“難忘的一件事”這篇習作時,用思維導圖進行寫作構思:把“開頭”、“過程”、“結尾”作為一級分支,在“開頭”這個關鍵詞下點明開頭采用“開門見山”的方式,指出難忘的事情是什么。在“過程”中寫明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在“結尾”這個關鍵詞下“對應開頭,談體會結尾”,這樣完整的寫作思路就形成了。
二、課后復習,幫助學生鞏固拓展
在課后的復習階段,運用思維導圖能夠全面梳理與總結每一課的知識要點,并能有效進行查漏補缺。學生借助于思維導圖能夠發(fā)散思維,與以前學過的舊知進行聯(lián)系,既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得到鞏固,又能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例如,在學習了《司馬光》這一課后,在課后鞏固復習時,可讓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對各類內(nèi)容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復習。如,對字詞復發(fā)時可構建如下思維導圖:以“字詞復習”為中心詞,以“易讀錯的字”(如,“沒”是多音字,在本課讀mò,而不能讀成méi)、“易寫錯的字”(如,“甕”:該字容易寫成“翁”(wēng)字)、“同義詞”(如,在本課中“甕”與“缸”是指同一個東西,是同義詞)、“省略量詞的短語”(如,本課的“一兒”,是指“一名兒童”,省略了量詞“名”)、“倒裝句”(如,本課中的“群兒戲于庭”屬于倒裝句,正確理解應為“群兒于庭戲”)等,通過構建這樣的思維導圖,就能對本課的字詞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復習,而且還能使學生牢固記憶。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把思維導圖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能提高學生思維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幫助學生更好地識字、閱讀和寫作,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教師要加強對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掌握運用方法技巧,以更好地提升語文教學質(zhì)量,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崔圳超.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中小學電教,2017(5):51-53.
[2]張愛珍.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運用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2018(2):9-9.
[3]牟旋.淺談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2017(17):13-14.
[4]韓燕.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