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紹龍
摘要: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變化,小學語文的作文教學也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和關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應當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為學生開展有效的寫作教學活動,提升寫作教學的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接下來筆者將圍繞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展開探討,希望本文研究能夠為廣大讀者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和閱讀意義。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教學探究
前言:
語文是小學教育體系當中一門十分基礎的學科,同時也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語文教材當中蘊含著豐富的信息,能夠有效地拓展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思維,習作教學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內(nèi)容之一。通過習作教學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觀察能力等等,激發(fā)出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完成精神方面的升華。所以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應當充分地認識到習作教學的重要性,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展開高效的寫作教學,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最終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一、從情感體系出發(fā),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水平
小學生寫出來的文章讀起來十分的干癟、生硬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在寫作的過程當中不知道如何進行情感的傾注,這也導致學生寫出來的文章質(zhì)量不高,沒有讓人讀下去的欲望。所以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在為學生展開習作教學時,應當有意識地去運用相關的教育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對學生進行情感認知的提升。讓學生學會如何在文章當中去增加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樣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才會讓人眼前一亮。
例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利用仿寫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情感的培養(yǎng)。比如說,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的《寶黛初會》當中有十分具體且形象的人物描寫,令人十分的印象深刻,在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嘗試著運用相應的描寫方式進行人物形象的描寫,以此激發(fā)出學生的聯(lián)想,與學生形成強烈的情感共鳴,使得學生的寫作練習當中,真正的學會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情感。除此之外,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寫作教學時,還應當充分的給予學生寫作的自由和思想情感的自由,使學生在寫作過程當中敢想敢說,說出自己的心里話,抒發(fā)出自己的感慨,這樣學生所寫出來的文章才會更加的真實。
二、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去體驗生活
在新課程改革深入實施的大背景之下,小學語文教學發(fā)生了較大的轉(zhuǎn)變,新課程改革,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展開語文教學時,不能僅僅的局限于課堂教學和教材教學,還應當積極地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出學校,走向日常生活。尤其是對于小學語文的習作教學來說,寫作與學生自身的生活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如果學生缺乏生活經(jīng)驗,那么學生所寫出來的文章就會索然無味。所以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應當充分地認識到這一現(xiàn)象,積極的帶領學生去走進生活,讓學生運用文字去描寫自己在生活當中所發(fā)生的各種各樣的趣事。
例如,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起學生的課余生活,帶領學生去參觀植物園,參觀動物園,或者是去圖書館等等。在參觀結束之后,要求學生將自己今天的所見所聞寫成一篇文章,文章的體裁不限、主題不限。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維度進行文章的寫作,比如說可以去寫今天所發(fā)生的趣事,也可以寫自己的感受等等。學生在寫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所發(fā)生的各種各樣的事情,自然而然會有感而發(fā),也會在文章當中傾注自己的個人感情,所寫出來的文章就不會再生硬。利用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僅能夠有效地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最終促進學生寫作水平地提高。
三、提高學生的閱讀量,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
小學階段的學生覺得寫作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開頭難,寫作難”的情況,這是由于學生自身沒有豐富的寫作素材積累,導致學生在寫作時不知道怎么去下手,而缺乏豐富的寫作素材積累,則是由于學生的閱讀量不夠而造成的。所以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在展開語文習作教學時,應當有意識地去提升學生的閱讀量,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當中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有效地解決學生寫作難的現(xiàn)狀。
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應當承擔起為學生推薦良好的課外讀物的責任和義務,比如說語文教師可以以教材當中的課文內(nèi)容為載體,為學生進行課外讀物的推薦,因為部編版的語文教材當中收錄了很多國內(nèi)外名著的評選,所以教師就可以依據(jù)此引導學生進行名著的閱讀。例如,部編版五年級下冊《寶黛初會》這篇文章節(jié)選于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在完成這篇文章的教學之后,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去閱讀《紅樓夢》這本書;再如,在完成部編版六年級下冊《魯濱孫漂流記》這篇文章的學習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去閱讀《魯濱孫漂流記》的完整版。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如《與鳥兒一起飛翔》、《我要做個好孩子》、《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窗邊的小豆豆》等等。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要求每個學生去準備一個閱讀筆記本,將自己在閱讀過程當中所看到的好詞好句,或者是將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所思、所想,都記錄到閱讀筆記本當中,教師還應當定期去檢查學生的閱讀筆記本,并且將寫得好的閱讀筆記本進行全班展覽。利用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閱讀量,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當中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最終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總結: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應當在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指導之下,為學生設計適合學生且有效的寫作教學活動,以此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在未來的寫作教學過程當中,小學語文教師仍然需要不斷的進行探索和創(chuàng)新,優(yōu)化與完善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模式,在寫作教學的過程當中,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閱讀能力、想象能力等多種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健康且全面地發(fā)展。以上是筆者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所提出的經(jīng)典教學策略,希望能夠為廣大的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帶來一點微薄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陳靜.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思考[J].科學咨詢,2020,(25):97.
[2]張利.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習作教學探思[J].天津教育(上旬刊),2020,(9):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