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彥
摘 要:歷史是一門很有意思的學科。它分明是對已經發(fā)生的事情進行一定的總結、提煉而來,但在課程設置上又不能完全的按照時間順序來編輯內容,而且很多歷史事件或者歷史人物的時空跨度都很大,之間的聯(lián)系千絲萬縷。這就使得學生在學習歷史的時候往往難以建立起緊密的時空聯(lián)系,思考判斷問題比較片面。對此,我們研究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進行時空觀的培養(yǎng),相信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歷史知識,掌握歷史內容。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時空觀的培養(yǎng)
中國歷史五千年,再加上國外的歷史事件,構成了歷史課本龐大的內容體量和信息結構。對于高中生來說,要透徹深入的理解這么龐大的歷史信息顯然并不現(xiàn)實。而在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中,又沒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時空觀,導致學生對于歷史知識或者歷史現(xiàn)象的體會、認知總是相對孤立和脫節(jié),沒能構建緊密的聯(lián)系。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大受影響。因此,及時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時空觀很重要。
1.培養(yǎng)時空觀念要遵從科學的嚴謹性
歷史上發(fā)生的任何一件事,都有其特定的時間節(jié)點,這是永遠都不可能改動的。歷史上沒有發(fā)生過的事情,那就注定永遠不會發(fā)生。小說可以對歷史進行想象,影視劇可以對歷史進行改編,但我們在學習歷史、研究歷史的時候必須要保持一份對歷史事實的尊重,要在構建時空觀念的時候保持一份嚴肅性。這種嚴肅性體現(xiàn)在,我們對待不同歷史時空的事物或者現(xiàn)象,可以去思考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但卻決不能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硬性的將設想當成事實,更不能有意的去歪曲歷史事實、捏造歷史故事。
針對這一點,老師在進行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當認真對學生進行引導,并強調尊重歷史事實,保證時空觀念嚴謹性。比如在解答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美國立場的轉變及其具體表現(xiàn)這個問題的時候,學生必須要跨越時空的阻隔,將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動作、政策、表現(xiàn)匯總起來,提煉其態(tài)度發(fā)生轉變、立場發(fā)生轉變的關鍵因素??蛇@種提煉、分析、論證都應該建立在歷史課本以及相關史料基礎上,而不能進行臆測和想象。要保證我們看待歷史的角度是尊重事實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設想推斷。這樣的態(tài)度應該貫穿學生學習歷史的每一個細節(jié),貫穿學生對每一個歷史事件的時間、人物、地點、內容的全部記背和理解過程中。
2.培養(yǎng)時空觀念要打破時空的阻隔
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對于歷史的學習至關重要。因為很多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是跨越了時空局限的。就像今天的中國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可這也和幾十年前中國的有志青年們?yōu)榱藝业暮推蕉恍付窢幱兄Ыz萬縷的聯(lián)系。如果我們沒有形成良好的時空觀,單純的看待現(xiàn)在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忽略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沉淀,忽略了舊中國那些為了民族和國家而奮斗甚至犧牲的人們,那就大錯特錯了。
所以,作為老師在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時空觀的時候,一定要讓學生能夠打破時空的束縛,構建更加緊密的聯(lián)系。假如我們要分析唐朝時代中國國力強盛的根源,應該從哪些方面去分析?這個在歷史課本上是找不到直接的全面的答案的。但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證明一個國家或者一個朝代繁榮與否的內容、證據可以從哪些方面來找?(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版圖面積、民眾生活狀態(tài))等都可以體現(xiàn)。那么具體到各個方面,有哪些證據可以展示唐朝時代的繁榮昌盛?老師可以根據這個思路帶領學生去查閱資料,整理答案。比如在政治上,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就是最好的代表,而參照《開皇律》、《武德律》等律法典籍,也能找到大量關于政治的描述;在國土疆域上,北到貝加爾湖、難道越南順化、西到中亞咸海、東到朝鮮半島,如此遼闊的疆域也是很好的證明。將這些跨越時空的資料數(shù)據匯總起來,并深入分析研究,才能回答關于唐朝強盛的原因等問題。
3.培養(yǎng)時空觀念要增強師生討論互動
對于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其實光靠個人的努力是不夠的,老師要培養(yǎng)大家形成互相討論、共同研究的精神和習慣,面對歷史上的諸多問題能夠集思廣益、共同提高。因為每個學生感興趣的歷史內容不同,每個人看待事物的視角不同,每個人的學習方法也不同。師生之間的討論、辯論、交流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科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有重要意義,值得廣大高中歷史老師去嘗試。
結語:歷史課本本來就不是簡單地歷史事件的記錄和呈現(xiàn),而是經過整理,需要進行分析、研究,從中獲得體會,吸取經驗。這也就決定了我們學習歷史的時候也不應該完全孤立的看待事件或人物。培養(yǎng)高中生形成良好的時空觀,就是為了讓學生在接觸歷史知識的時候能夠更加準確的判斷其時空線索,全面、客觀的進行分析、歸納、整理。在這方面,高中歷史教育工作者還需要多做探索。
參考文獻
[1]劉新明.巧用坐標培養(yǎng)學生歷史時空觀——以人民版“戰(zhàn)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一課為例[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6(5x):30-31.
[2]周益東.再談初中歷史教學中時空觀的培養(yǎng)——以部編人教版八上《正面戰(zhàn)場的抗戰(zhàn)》一課為例[J].新課程導學,2019(5):55-55.
[3]曹大梅,張秋生.談歷史時空觀素養(yǎng)的考查與培養(yǎng)——以新課標全國卷歷史試題為例[J].中學歷史教學,2016(6):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