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娟
摘 要:微作文是一種新型的作文模式,其更加迎合大眾,適合于高中語文教學。本文我們首先分析高中語文微寫作的特點,講解一下微作文寫作的整體流程,其次研究微作文寫作是如何幫助語文作文教學的,最后再對高中語文教學微作文寫作的模式提出的建議。
關鍵詞:特點;整體流程;模式建議
對于高考而言,近幾年出現(xiàn)的微作文寫作受到重視。相對那些大作文,學生在寫作中會出現(xiàn)一些空話和大話,但是微作文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和教材聯(lián)系也密切,能客觀地展現(xiàn)實物,對學生抒發(fā)真情實感有很大的幫助。微作文寫作具有一定的特點和寫作原則,弄明白這些有助于提升微作文的寫作水平。
一、高中語文微作文寫作的特點
(一)微作文的傳播載體是微信或者微博
隨著網(wǎng)紅經(jīng)濟的出現(xiàn),微視頻應用而生,它適合在移動狀態(tài)和短時休閑狀態(tài)下觀看,時間在幾秒到幾分鐘不等。各種新媒體用特定的表達形式把事件的中心和精華表達出來,傳播范圍廣,大眾接受度也高。伴隨著微視頻應運而生的是微作文寫作的逐步受到追捧,其簡練的文字傳播特點非常適合當今快節(jié)奏生活對于知識的獲取。同時,微信與微博又是我國用戶最龐大的兩個應用,學生們隨時可以用微博和微信等記錄和傳播關于自己的文字。
(二)微作文篇幅小、內(nèi)容集中、形式自由和貼近生活
1、篇幅小
這是微作文最突出的特點,微作文的字數(shù)一般在150-300字之間,不會特別冗長。
2、內(nèi)容集中
有這短短的200字左右中,想要表達出主題,就必需要把內(nèi)容集中。
3、形式自由
微作文給學生們足夠的空間去發(fā)揮,不限文體,不限形式。
4、貼近生活
當今的高中語文教學,越貼近生活的寫作,越容易引起同學們的共鳴。與生活聯(lián)系越緊密,越容易對生活的問題作出反應。
二、微作文寫作的整體流程
在歷年的高考微作文的題目中,一般是出一段話,比如2016年全國卷有這樣一個題目,給出了杜甫的畫像,讓學生結合對他的了解,發(fā)揮想象,對這個畫像進行描繪。字數(shù)要求200字左右。面對這個題目,學生可以從以下步驟來進行寫作。
(一)分析題目
這是最開始的階段,只有正確的理解題目的邏輯和題目背景才能為接下來的流程做好鋪墊工作。題目是對一幅畫像進行描述,不是對杜甫本人的解讀。
(二)提煉主題
找到主題,樹立主心骨,這是整微寫作的重點難點,做好主題的提煉為接下來鋪墊好。上題的主題是寫杜甫的畫像,融合學生對杜甫的了解。
(三)選擇框架
分析完題目和確定好微作文主題后,構思整體的寫作思路,選取最擅長的框架來進行下一步的寫作。上題可以從杜甫的表情、衣著、精神狀態(tài)來描繪畫像,從而寫出不同的杜甫。
(四)寫作
前面幾部分我們都做了充分的準備,后期的寫作就是考驗學生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和邏輯能力了。
三、微作文寫作能夠幫助語文作文教學
網(wǎng)絡上的微作文有很強的即興性,而對于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來言,微作文是作文形式的一種,微作文具有以下優(yōu)勢:篇幅短小精悍,語言簡潔凝練;主體明確具體,內(nèi)容豐富完整;形式靈活自由,創(chuàng)作即時隨機;關注交際語境,貼近學生生活。開展微作文寫作,既有助于學生克服本身對寫作文的抵觸心理,幫助其提升自信心,還能在不斷練習中,提升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把握能力,使其能感受到文字寫作、表達的樂趣所在。
微作文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教育:
(一)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
(二)鼓勵學生打破思維桎梏。
(三)加強方法指導。
(四)提升語言表達。
四、對于高中語文微作文寫作的建議
應對微作文,我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首先,熟悉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的不同功能和寫作要求,能夠熟練地運用各種表達方式,熟悉常見情境和題型,如文字類、圖表類、漫畫類等具體情境;場面描寫、信息歸納、問題分析、作品鑒賞、熱點透視等題型。把握微寫作的寫作要求。微寫作雖然“微”,但它仍是一篇完整的作文,仍然要求有頭有尾、脈絡清晰、層次分明、結構完整。
掌握微作文寫作的寫作技巧。微寫作的字數(shù)有嚴格的限制,要求寫作時要言不煩,惜墨如金;同時微作文又要求“以少總多”,以小見大。這就要求學生們在寫作時,根據(jù)題目指定的范圍和具體要求,切入點的選擇要小要巧;立意的角度要新要深;內(nèi)容的選擇要精要準;主旨的表述要顯要明;語言的使用要簡要恰。關注現(xiàn)實,觀察生活,開闊眼界,積累素材。這可以與大作文的寫作準備同時進行。多寫多練。有詩云:“文章得失不由天,多看多練是關鍵。留心處處皆學問,勤奮才能出新篇?!敝灰覀冏鲇行娜耍斍趭^者,就可以寫出高水平的微作文。
總而言之,微作文對高中語文教學的發(fā)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鼓勵微寫作與閱讀的結合,能夠實現(xiàn)相互促進,最終實現(xiàn)高中語文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顧海燕.基于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1):74.
[2]賀明淑.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6):103-104.
[3]李興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高級寫作技巧培養(yǎng)策略探究[N].科學導報,2019-10-18(B02).
[4]黃曉虎.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及應對策略[J].甘肅教育,2019(14):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