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宏偉
摘 要: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將其應用到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可進一步提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果和質(zhì)量。本論文以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為研究切入點,對合作學習模式在具體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合作學習;高中政治;教學
在新課程標準中,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最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就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鑒于這一要求,教師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必須要改變傳統(tǒng)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模式,充分借助小組合作學習形式,以全面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質(zhì)量。
一、合作學習概述
合作學習又被稱之為團隊學習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分享學習法,源于20世紀70年代,并于80年代逐漸成熟和完善。從本質(zhì)上來講,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形式,常常將2-6人組成異質(zhì)性小組,進而以小組的形式,共同參與到教師所分配的任務學習中??梢哉f,所謂的合作學習,就是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并充分借助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日常學習中。同時,在這一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通過有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攻克難關,最終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
將合作學習模式應用到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其重要性集中體現(xiàn)在:(1)有助于提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果。在合作學習模式下,學生可在教師的指導下,一起進行討論和交流,不僅實現(xiàn)了取長補短,并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調(diào)動了學生的思維,最終提升了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果;(2)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質(zhì)。在合作學習模式下,學生分工不同、并且要具備極高的合作意識,學生只有在與小組成員進行合作的過程中,各盡所能,才能共同完成教學任務。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也逐漸形成了團隊合作的品質(zhì);(3)是適應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學校教育最終目的就是為社會提供合格的人才,而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法的應用,極大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順應了時代發(fā)展的要求[1]。
二、合作學習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科學合理劃分小組
鑒于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的形式開展的。因此,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科學、合理地劃分小組是基礎環(huán)節(jié)。在具體進行分組的時候,應注意:首先,確定小組的人數(shù)。一般而言,以5-8人為最佳的選擇,在實際進行人數(shù)確定的時候,不僅要考慮班級內(nèi)部的人數(shù),還要確保每一個小組之間盡量處于相對平衡、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其次,在進行分組的時候,必須要堅持“同組異質(zhì),異族統(tǒng)同質(zhì)”的原則,確保每一個小組的綜合實力相當,以更好地促進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性學習。同時,還要對組內(nèi)成員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慮,通常情況一個小組內(nèi)以2名優(yōu)生、2名中等生、1名差生組成,確保成員之間形成優(yōu)勢互補;再次,在進行分組的時候,還要將學生的性格、性別等考慮在內(nèi),以更好地促進合作學習開展;最后,分完小組之后,還要選出一名小組長,并結(jié)合學生的自身特點等,明確各自承擔的任務,確保小組內(nèi)成員進行科學分工。
2、明確學習任務
明確的學習任務是開展合作學習的重要條件。在確定學習任務的時候,教師可充分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提出合作學習的任務。但是在確定學習任務的時候,教師必須要明確:如果學習任務過于復雜、難度較大,就會導致學生在合作學習的時候無從下手;如果所確定的學習任務比較簡單,則又失去了合作學習的價值。因此,教師在明確學習任務的時候,必須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充分結(jié)合教學大綱、教學重難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制定一個難度適中、貼近其生活的問題進行合作探究。例如,在“價格變動的影響”教學中,教師就充分結(jié)合生活中消費品價格上漲的情況下,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作為合作學習的任務,進而引導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中[2]。
3、合作學習開展
針對教師所布置的合作學習任務,學生開始以小組為單位,積極開展合作學習。具體來說,在這一過程中,主要包括三個環(huán)節(jié):(1)小組討論和研究。小組成員結(jié)合教師所布置的合作學習任務,進行集體討論、搜集相關資料,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接著小組成員再對解決方案進行第二次討論,以確保方案的正確性;需要說明的是,在這一過程中,如果學生在小組討論中面臨著一定的困難,教師應及時加以引導。(2)小組發(fā)表結(jié)果。小組在完成合作學習之后,要對本組合作學習后所形成的方案進行介紹。這一職責通常是由小組長進行完成的。在小組長對其進行介紹的時候,小組成員可以提出質(zhì)疑、相關意見,小組長對其進行解答。如果小組長無法解答,小組成員可對其進行補充、調(diào)整等;(3)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小組內(nèi)學習完成之后,各個學習小組之間也必須要將本小組內(nèi)的合作學習成果進行溝通和交流,在這過程中,學生可對各個小組形成的方案進行比較,取長補短,及時發(fā)現(xiàn)本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不足支持,并加以改正。
4、多層面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合作學習中亦不例外。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之后,教師必須要對其進行多層面的評價。一方面,要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客觀的評價,另一方面是讓小組長對小組成員在學習中的全部過程進行綜合性評價;之外,還要引導小組成員之間進行相互評價;最后,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在具體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必須要堅持客觀性、合理性,并將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態(tài)度等納入到評價體系中,使得評價標準以整個學習過程為主,而非學習結(jié)果。通過這種有效的評價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意識,并逐漸強化其學習行為[3]。
結(jié)束語:綜上所述,合作學習方法徹底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弊端,真正實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全面提升了課堂教學質(zhì)量。因此,教師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必須要嚴格按照合作學習的流程,積極開展合作學習,以提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張文芳.基于合作學習視角下的高中政治教學分析[J].甘肅教育,2019(11):64.
[2]袁子娟.論“合作學習”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華夏教師,2019(10):30-31.
[3]尹玉婷.淺談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J].課程教育研究,2019(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