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芬
摘要:語文教學要求學生在熟練掌握教學內(nèi)容的同時,具備較強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并形成良好學習習慣,以保證學生能夠獲得更加理想的學習成績。而提問是質(zhì)疑的直接表現(xiàn),教師應對學生課堂提問的自主性加以引導,進而對學生的思維認知能力加以培養(yǎng)。在這種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就要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對教學手段進行選擇,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激發(fā),促進小學語文教學和學生能力的同步發(fā)展。由此可見,深入研究并分析小學語文教學小學生課堂提問的引導策略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段;提問策略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0)-30-214
引言
課堂提問是促進學生與教師關系的有效手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優(yōu)化課堂提問設計,讓語文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效。學生根據(jù)教師提出的問題汲取語文知識,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轉(zhuǎn)化率,教師運用教學預見結(jié)合各方面因素抓住教學重點,利用各種有效因素刺激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和有效性,促進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不斷成長。
一、提問策略教學概述
“提問”作為課堂教學的一種常用手段,由來已久,教師之所以青睞這種教學手段,不僅是因為它簡單便捷機動性強,還緣于它能引發(fā)學生主動思考、加深學生印象、激發(fā)學生興趣。正因為“提問”具有這樣的特征和功能,越來越多的教師重視“提問”環(huán)節(jié),對其展開探索研究和深入思考,如今“提問”的地位已經(jīng)上升為教學策略。綜上所述,提問策略教學就是在教學授課過程中合理運用“提問”,借助“提問”的特征和優(yōu)勢,結(jié)合課程本身和學生實際,發(fā)揮“提問”的功能提升教學效果。提問策略教學可以廣泛地應用于各個學科,體現(xiàn)在語文教學上,提問策略是一種閱讀策略,以促使學生深入閱讀以便全面掌握課文內(nèi)容為主要目的,同時它還可以提高學生閱讀技巧、增強師生互動交流,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有效策略之一。
二、小學語文高年段提問策略的教學策略
(一)不斷鼓勵學生自主提問
在小學學習期間,學生的認知能力始終有限,即便能夠在課堂中對教師提出的問題予以回答,但并不具備較強的提問能力,特別是低年級小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就應當對學生進行鼓勵,科學合理地對學生加以引導,使其能夠熟練掌握提問要點,使學生能夠正確認知提問的重要性。與此同時,小學語文教師也要對學生自信心進行培養(yǎng),積極鼓勵其敢于提出問題,進而認識到提問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而學生所提出的問題,教師則需要耐心進行解答,通過對學生的引導,師生共同對問題進行解決。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鼓勵的過程中,要使學生樹立較強的學習自信心,不斷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合理掌握學習方法,不斷提升個人語文思維能力。以《竊讀記》為例,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對學生引導的時候,可要求其結(jié)合課文的內(nèi)容提出問題。在初期,學生可能會因膽怯而無法提出問題,此時教師即可對學生進行鼓勵,并與學生進行溝通:“同學們,你們想成為勇士嗎?能夠第一個提出問題的同學就可以成為最勇敢的勇士哦。教師通過語言激勵,可以使學生緊張的心理得到緩解,確保其思維更加活躍。這樣一來,學生就敢于提出問題,在學生自主提問的過程中,不僅能夠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更好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增強教學質(zhì)量。
(二)掌握提問技能
除鼓勵學生自主提問外,老師也要提高自己的提問技能,首先,老師要掌握好提問的措辭,問題的用詞不同,所產(chǎn)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如“你能舉一些中國歷史古跡的例子嗎?”,“能”這個字讓問題的回答過于的絕對化了,學生可能會直接說“不能”,從而不回答老師提出的這個問題。但教師如果換一個問法“說說看,你知道中國有哪些歷史古跡?!薄罢f說看”“知道”這兩個詞,讓問題的變得開放了起來,排除了學生拒絕回答的可能性,并且這樣的提問方式,就像普通的對話一般,讓學生感覺到更加親切,會欣然地整理思路,回答老師的問題。同樣的一個問題,用不同的措辭來表述,會讓學生對問題產(chǎn)生不同的感受,從而影響回答問題的主動性。其次,老師還要注意提出問題后停頓的節(jié)奏。老師在提出問題后,學生需要傾聽并理解問題,然后從所學知識中搜尋答案,再組織語言進行表述。學生進行這些步驟都是需要時間的,并且對于不同的學生所花費的時間是不同的,因此,老師在提出一個問題之后,一定要有一個等待的時間。研究發(fā)現(xiàn),將等待的時間延長至3~7s,會有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回答中去,并且,回答的時間也更長,學生也會更加自信。最后,老師提問的問題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位同學都有回答的可能性。掌握提問技能,提高學生課堂發(fā)言的主動性。
(三)教師做好正面示范
提問并不是教師的專利,學生的提問能夠?qū)崿F(xiàn)與教師的互動、反映學生的思維、反饋教學情況。小學高年段學生已經(jīng)形成了自己的思維體系并善于模仿,因此,教師應通過示范將有效提問策略傳達給學生,有助于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從而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教師示范提問內(nèi)容時,既可以圍繞文章內(nèi)容也可以針對表達方式,例如,五年級語文下冊中的《祖父的園子》,教師結(jié)合內(nèi)容可以這樣問“祖父的園子有什么吸引作者、讓作者至今難忘?”;以表達方式為問題切入點則可以這樣問“課文是怎樣描述作者在園子里的所見所做的?”通過這樣的示范,學生能更加直觀地體會、學習和模仿,促進學生培養(yǎng)“提問思維”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為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就要科學合理地引導其提出問題。在教學實踐中,語文教師要對傳統(tǒng)教學理念予以轉(zhuǎn)變,切實認知引導學生提問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科學合理地采用教學方法,使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得到鍛煉,進而根據(jù)個人對于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使學生自主提問并進行探索,進而形成正確學習思想與理念,滿足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韋瑩.小學語文高年段課堂提問和理答樣態(tài)與反思——基于16節(jié)課例觀察分析[J].教育觀察,2019,8(42):42-43.
[2]趙艷杰.有效提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才智,2019(06):141.
[3]丁秀芳.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探析[C].中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會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專業(yè)委員會.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一).中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會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專業(yè)委員會:中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會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專業(yè)委員會,20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