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亞芬
摘要:所謂主動學習,是相對而言,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已有起點上向前走一步。而這個“向前走一步”不僅是指知識上向前走一步,更是指能力、思維品質(zhì)上向前走一步。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我們尤其需要推動幼兒主動學習?;诖耍瑢φn程游戲化背景下推動幼兒主動學習的策略進行研究,僅供參考。
關鍵詞:課程游戲化;幼兒;主動學習
引言
近年來,網(wǎng)絡教學方式得到了迅速普及,為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教學方式,教師不再采用過去的板書教學方式,而是采用多種多樣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教師應該結(jié)合微課、慕課、多媒體等教學工具,將生活、游戲、課程融為一體,做好幼兒園課程設計工作,提高教學效率。
一、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情況
現(xiàn)有的課程設計沒有完全激發(fā)幼兒的表達欲望,讓幼兒在與周圍同學、教師、家長、朋友交流的過程中找到交流的快樂。幼兒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講,而教師也沒有設計充分的活動來提高幼兒的學習積極性。部分幼兒雖然能夠準確地掌握知識,卻不能夠?qū)⒅R與生活相結(jié)合。幼兒在學習時,多數(shù)幼兒過于依賴教師,沒有積極主動地思考生活與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逐漸產(chǎn)生厭學情緒。幼兒的學習能力和生活能力有限,就無法順利參與游戲活動。同時,部分幼兒表達能力弱,在表達自己的問題時不能夠準確發(fā)音,導致學習心情不愉快,對游戲沒有較為強烈的參與感。如果教師采用較為新穎的教學方法,幼兒的學習熱情就會得到提升。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尋找培養(yǎng)幼兒表達能力的主題活動、游戲,以提高幼兒對交流知識、情感的認識。同時,現(xiàn)有的幼兒園課程游戲難度偏大,沒有設置梯度,導致部分幼兒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游戲中。教師應該設計不同難度的游戲,讓幼兒自由選擇游戲,并在游戲中有所收獲。游戲應該與生活相結(jié)合,從兒童的生活環(huán)境出發(fā),讓幼兒體驗生活,積累生活經(jīng)驗。
二、課程游戲化背景下推動幼兒主動學習的策略
(一)展現(xiàn)學習魅力,讓學習在“主動”中更深入
我曾帶領幼兒去果園游玩,孩子們發(fā)現(xiàn)光禿禿的樹枝上抽出了嫩嫩的芽,一群孩子圍了過來,原來這是山楂樹,經(jīng)過討論和交流,孩子們共同制作了《山楂樹的成長日記》。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學會連續(xù)觀察一件事情,也學會觀察、記錄、比較和分享交流記錄結(jié)果,探究事物和現(xiàn)象的簡單規(guī)律。同時,他們又發(fā)現(xiàn)了新的問題:為什么有的樹春天是會長新葉的,而有的樹一直都是綠葉。因此,我根據(jù)孩子們的興趣進行了“有關樹的秘密”的調(diào)查,并統(tǒng)計出他們對樹產(chǎn)生的疑問。真實的生活體驗是最有生命力的,沒有預設,無須引導,更不必急于干預。幼兒的主動學習,需要我們尊重并呵護他們的學習興趣,及時把握師幼互動過程中稍縱即逝的教育契機,讓幼兒自由、主動、愉快地去探索他們感興趣的事物、現(xiàn)象或問題,去解決他們在真實生活中遇到的難題,讓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對外部世界的認知和理解。
(二)結(jié)合手工游戲課程,提高幼兒的情感素質(zhì)
良好的情感素質(zhì)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教師應該積極思考提高幼兒情感素質(zhì)的方法和途徑,從根本上培養(yǎng)幼兒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F(xiàn)有的幼兒手工折紙活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兒對世界的認知程度,幫助幼兒發(fā)現(xiàn)生活、學習中的美好。比如在千紙鶴的手工折紙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幼兒將自己的心愿寫在折紙上,然后學習千紙鶴的制作。在完成制作后,教師可以讓幼兒將不同顏色的折紙進行排序,進而提高幼兒對千紙鶴與生活的聯(lián)系的認識。幼兒在折紙中書寫文字或者繪畫時,教師可以讓幼兒自由思考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和對親人的祝福,進而幫助幼兒更好地認識文字,了解千紙鶴相關的文化背景。幼兒手工折紙活動是豐富的,教師可以借助色彩鮮艷的紙張材料,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帶動幼兒走進手工所賦予的情感中,思考手工制作的意義,進而提高幼兒的情感素質(zhì)。
(三)實施師幼互動式游戲活動體驗
實施師幼互動式游戲活動體驗是以教師和幼兒為主體的游戲活動形式,其多用于一些難度相對較高且存在風險的游戲活動當中。在實際工作中,考慮到幼兒有限的行為能力和自我保護水平,教師需要能夠通過與幼兒之間的良好互動,讓他們在游戲活動中被引導、被關注,幫助幼兒能夠在體驗游戲的同時,有效地完成對知識的認知和理解,由此來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為幼兒綜合素質(zhì)水平的提升帶來支持。例如在進行“老鷹捉小雞”的體育游戲時,教師必須要參與到其中,因為該游戲需要幼兒進行跑跳,這就很容易出現(xiàn)幼兒玩耍過于投入導致摔倒、帶倒等情況。所以,為了避免幼兒在游戲中出現(xiàn)磕碰,教師就必須要與幼兒一起進行游戲,一開始教師可以扮演“老鷹”,去捉一群“小雞”,因為“老鷹”的速度會直接影響“小雞”的速度和頻率。之后,教師還可以扮演“母雞媽媽”,讓“小雞”在受到“母雞媽媽”保護的同時,建立起師幼之間良好的關系,讓幼兒能夠?qū)處煯a(chǎn)生信任感,從而做到在完成游戲活動教育同時,實現(xiàn)對幼兒的素質(zhì)教育,為之后的幼兒教育工作開展帶來良好主觀動力支持。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堅持以游戲化理念為基礎的幼兒教學活動開展,不僅可以調(diào)動幼兒參與課堂學習的主動性,還能夠?qū)崿F(xiàn)對他們的興趣激發(fā),讓他們感受到游戲活動的趣味性,這對于幼兒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帶來了重要支持。
參考文獻
[1]劉曉輝.游戲化理念下幼兒教學策略[J].中華少年,2019(18):2.
[2]李鴻洲.游戲化課程在幼兒園數(shù)學教學中的體現(xiàn)[J].新課程(綜合版),2018(06):156.
[3]唐兆琴.優(yōu)化資源拓展經(jīng)驗促進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J].好家長,2016(45):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