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彩文
摘要:民族舞作為一個民族獨特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實現(xiàn)更好的進步,對于高中的的音樂教學也是這樣。在高中階段的音樂課堂中,為了更好的讓高中生明確音樂的深層魅力,就需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把民族舞的表達模式在課堂上為學生進行滲透。舞蹈與音樂息息相關,老師就可以在課堂當中針對民族舞的基本特點為學生進行闡述,讓中學生能夠在音樂的學習當中自然而然的了解到民族舞的表現(xiàn)能力。本文通過分析高中階段音樂課堂的改革方向與民族舞的滲透方式,來進一步完善音樂的教學,實現(xiàn)音樂課堂的更好發(fā)展。
關鍵詞:民族舞;音樂教學;滲透研究;高中
在高中階段的音樂教學當中,相關的老師要能夠明確新課標的具體要求,根據(jù)高中生的發(fā)展來設定音樂的教學目標。對于以往的音樂教學,相關的老師不能重視到音樂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關注高考的科目,忽略這些所謂的副科,這樣久而久之就會造成高中生對于音樂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忽略了音樂的魅力。因此在課改的大背景之下,對于音樂課堂也要做出相應的改變。民族舞相關形式的滲透能夠引起中學生的興趣,通過人體舞動的分析,能夠激起學生的身體機能,也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讓音樂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1 民族舞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滲透的意義
對于當今高中階段的教學,老師不能依據(jù)傳統(tǒng)只重視高考中要求的科目的教學,把本來應該是音樂課的時間用到了考試要求科目的學習中,而是要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進行教學的改進。民族舞在音樂教學中滲透的理念被提倡出來,這樣的模式能夠通過民族舞的引入來培養(yǎng)高中生的音樂素養(yǎng)。通過舞蹈的相關元素,能夠讓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性得以增強,通過有民族特性的舞蹈可以調動起學生的音樂興趣,讓舞蹈中的張力與內涵通過課堂的講解表現(xiàn)出應有的優(yōu)勢。通過民族舞與音樂進行融合,可以讓學生對于音樂的了解更加全面,從而有效的培養(yǎng)中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2 民族舞引導下的音樂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2.1 利用舞蹈理念,完善音樂教學
在高中階段,老師需要能夠注意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能力,音樂這門課程需要在新課標的教學要求之下得以完善。但是在以往的模式下,老師只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以高考為唯一目標,從而忽視了音樂這門課程的學習。所以在當今課改的浪潮中,明確了音樂這門課程的重要性,通過音樂鑒賞,能夠提高中學生的品味,放松心情,在相對輕松的環(huán)境中感受音樂的美好。在改革中提出了利用民族舞的方式在音樂課堂中進行滲透,這樣形式足夠新穎,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音樂的熱情。并且通過民族舞的代入,可以調動學生的身體機能,在舞動的過程中發(fā)展音樂賦予舞蹈的力量。民族舞能夠反應一個民族的文化與風俗,老師可以通過不同民族舞的風格為學生講解其中的意義與內涵,讓學生在這樣的講解與觀摩中一點點的提升對音樂的興趣,從而有效的提高音樂水平。
例如:在獨特的民族風這一內容的學習中,老師就可以利用民族舞的形式進行相應的代入。老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傣族孔雀舞的相關片段,傣族的舞蹈具有很強的民族特性,老師就可以利用這一特點為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在觀看視頻之后進行相應的探討,對孔雀舞這一舞蹈表現(xiàn)形式產生共鳴,從而增強音樂的教學體驗,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2.2 提高學生興趣,提高音樂水平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音樂的學習而言也是這樣。在以往的音樂課堂當中,老師不能很好的認識到音樂的教學目標,對于這門課程也沒有應有的重視程度,這就導致學生對音樂的理解不夠。因此,在新課標不斷更新的當今社會,對于高中階段的音樂課堂也需要能夠做出相應的改變,根據(jù)音樂的教學發(fā)展提出了利用民族舞的方式進行一定的滲透。老師就可以根據(jù)這種方式來進行課堂的安排,提高中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比如在課堂中會涉及到一些少數(shù)民族的樂曲,老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播放相應的舞蹈片段,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提高專注性,集中精力在老師的節(jié)奏中。在視頻播放后老師可以讓會舞蹈的同學進行才藝展示,既可以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可以提升音樂的理解,讓音樂課變得生動。
3 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階段的音樂教學當中,相關的老師要能夠充分的理解改革的基本理念,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注重音樂的教學提高。在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對于音樂要能夠充分認識,了解其優(yōu)勢,在課堂上加入新的理念帶動中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的接受能力普遍較高,老師在課堂引入民族舞的方式也容易被高中生所接受。在這一前提下,老師就可以進一步的深入,分析學生的心理,讓民族舞的理念通過課堂的講述進行貫徹。高中階段的音樂課堂中引入民族舞,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于美的感受,從中發(fā)現(xiàn)舞蹈賦予音樂的魅力。在民族舞的滲透中,音樂課會更加生動,為中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好的平臺。
參考文獻:
[1] 武艷.論席勒美育思想與素質教育舞蹈[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3.
[2] 教育部.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 呂藝生著.舞蹈教育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廣西橫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