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亮
摘要:初中道德與法治的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本身就是密切相關的,教師通過生活化教學的方式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道德意識和法治觀念。同時生活化教學也能夠有效的提高對學學生的教學成果,在學生理解教學內(nèi)容的時候通過生活化練習幫助學生進行理解。本文就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進行探討研究。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
初中是學生步入社會重要的階段之一,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學習正是學生步入社會的基礎學習。道德與法治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提高學生對于道德觀念和法治社會的認識。基于此情況基礎之上,教師應當積極利用生活化教學的方式,通過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讓學生更好的邁出走進社會的第一步。
一、引入生活化元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階段的課堂當中,學生對于課本的學習憑借學生的自覺性很難得達到長時間專注的注意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當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吸引。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本身就是和實際生活密切相聯(lián)系的。教師應當利用這一點特色,將生活化元素引入課堂,通過和實際生活練習的過程中,讓學生能夠把對生活有關內(nèi)容的興趣,轉(zhuǎn)移到課堂學習相關的興趣。在教學當中只有先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更好的提高教學的效率。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特點,不斷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的壓力減負,讓學生能夠主動的投入到課堂當中。
在七年級下冊當中,我們會在第六課學習到《“我”和“我們”》這一課,在課堂當中嘗試了不同的導入方式,但是學生興趣最高的還是引入生活化元素的課堂內(nèi)容。在相同教學內(nèi)容的情況下,教師課堂導入的方式也直接影響到了學生對于教學內(nèi)容的學習興趣。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明白什么是集體?如何對待集體榮譽?了解集體生活可以培養(yǎng)我們什么樣的基礎和能力。教師可以用實際生活舉例,尤其是現(xiàn)在所在班級內(nèi)的實際情況或者是教師曾經(jīng)教過的班級出現(xiàn)的問題,以生活化元素引入課堂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創(chuàng)設情景問題,加強學生深入理解
學生對于問題的理解是基于現(xiàn)有基礎之上的,學生對于超過自身知識框架的內(nèi)容很難直接的領會理解。在教學當中出現(xiàn)這種問題的時候就凸顯了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了,只有通過和學生實際生活有關聯(lián)的事情進行類比,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對于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和認識。就好像數(shù)學基礎學習當中,加減的計算為什么要從數(shù)手指頭開始。是基于學生本身的知識結(jié)構的基礎之上,通過學生熟悉的情景,創(chuàng)設對應問題,加強學生的理解和認識,讓學生能夠?qū)W習到新的知識。
例如在八年級上冊的第七課我們會學習到《積極奉獻社會》,教師在教學當中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問題的方式加強學生對于教學內(nèi)容的深入理解。通過事例和教學當中的內(nèi)容所關聯(lián),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果。例如在服務社會當中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社會中有哪些人的哪些行為是無私的在為這個社會服務?例如扶老人過馬路、義務植樹、隨手撿起路邊的垃圾丟入垃圾桶、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等等。在這些為社會服務行為當中會給社會帶來什么樣的好處?要是沒有這行服務于社會的行為,那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子?通過情景問題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能夠更快的深入理解教學當中的問題,加強學生的學習成果。
三、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在生活中探究知識
在道德與法治的課程當中,本身就和我們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不僅要聯(lián)系生活化情景,同樣也要讓學生走進生活當中,在生活當中探究學習知識。課外實踐活動不僅是幫助學生提高的重要方式,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增強對知識的學習和利用。良好的課外實踐活動開展能夠讓學生在提高對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深入理解的同時,在生活當中學生也能夠探究出更新的知識,從實踐中感悟道德與法治的教學。
例如七年級下冊的第九課中我們會學習到《法律就在我們身邊》教師對于學生的教學中,不僅要通過課堂幫助學生理解。教師可以給學生留一個開放式的作業(yè),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說一說那些法律法規(guī)是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呢。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可以通過查詢資料、觀看新聞、詢問父母等方式了解和自己生活有關的法律條文。在課外的探究過程當中,學生不僅能夠認識到法律和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同時能夠在探究過程當中增強學生個人的法律意識,提高對生活中的密切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了解。
總結(jié)
綜上所述,生活化教學在初中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當積極利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更好的提高學習成果。結(jié)合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和教學內(nèi)容積極聯(lián)系,同時也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在學科學習當中的提高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連常生.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8, v.15(03):88-89.
[2]連常生.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03):80-81.
[3]梁天漢. 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C].中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會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專業(yè)委員會,2019.
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牌坊學區(qū)中心學校 安徽 亳州 23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