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俊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部分物理概念較為抽象,需要通過物理實驗方式輔助教學,強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直觀認識。然而,由于物理實驗選材復雜、制作難度大,脫離學生實際生活,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應力的培養(yǎng)。針對該問題,本文深入闡述了高中趣味物理實驗特點,并系統(tǒng)性闡述了高中物理趣味實驗應用原則,以期為趣味物理實驗應用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趣味物理實驗;高中物理;實驗教學
新時期背景下,根據(jù)新課程標準,高中物理教學應通過實驗教學方式和手段,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融合應用能力。然而,受應試教育思想的束縛和教學條件的限制,高中物理教學中對學生興趣、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存在一定的缺失,與物理課程標準要求偏離,影響了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形成和發(fā)展。趣味物理實驗是秉承“取材容易、制作簡便、趣味性高、科學性強”特點開展開展物理實驗。與傳統(tǒng)的物理實驗教學相比,趣味性物理實驗能夠增強物理實驗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操作實驗能力,實現(xiàn)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目標,因此,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引入趣味實驗教學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
1.趣味物理實驗特點
趣味物理實驗實質(zhì)是趣味性強的物理實驗,常以課內(nèi)小實驗的形式出現(xiàn)。與高中物理教學中常規(guī)的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相比,趣味物理實驗具有易操作性、實踐性、趣味性等特點。
1.1取材容易
為了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趣味物理實驗應采用生活中的常見物品,增強物理知識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例如,在分子動理論教學中,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理解難度較大,教材中的物理實驗方案是將兩根磨平的鉛柱壓緊,實驗器材獲取難度較大。為改善該問題,可將兩塊洗凈的玻璃與水面貼合,并使用彈簧秤吊起玻璃,使學生觀察彈簧秤的數(shù)值變化。通過將學生生活中的器材引入物理實驗,物理實驗取材更為簡單、也更易完成。
1.2操作簡便
在高中物理實驗中,通過將物理實驗過程簡化,設計一些操作難度低、操作簡單的試驗,能夠降低物理實驗難度,有利于學生親身動手實踐,實現(xiàn)物理實驗目的。例如,物體平衡試驗中,可通過調(diào)整注滿水的可樂瓶支點角度,使可樂瓶以傾斜的角度豎立起來,在此基礎上講解重心、接觸點與物體平衡的關系,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相關物理知識的理解。由此可見,趣味物理實驗具有鮮明的操作簡便特點。
1.3趣味性強
趣味物理實驗最為顯著的特點是富有趣味性,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保持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中掌握實驗原理。例如,在講解頻率時,可將硬紙片插入自行車輻條中,隨著車輪速度的加快,紙片的振動頻率加快。通過該方式演示頻率原理,能夠?qū)⒊橄蟮母拍罹唧w化、形象化、趣味化。
2.趣味物理實驗設計原則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實踐趣味物理實驗,應突出其目的性、簡單性、參與性和關聯(lián)性原則,提高趣味物理實驗應用的有效性。
2.1目的性原則
在高中物理實驗設計中,應結合物理教學內(nèi)容,明確趣味物理實驗應用的目的,防止避免追求趣味性而忽視實驗教學的目的性。要求教師在設計物理實驗過程中,應結合物理實驗教學內(nèi)容、原理、目的,合理運用生活中的材料設計實驗。同時,在趣味物理實驗設計過程中,除應當物理實驗應能達到傳統(tǒng)演示實驗所能達到的實驗目的外,還應當注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學生合作和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等,突出趣味物理實驗的合作性、趣味性和指向性。
2.2簡易性原則
根據(jù)趣味性物理實驗的特點,教師應盡可能簡化物理實驗過程和實驗原理,結合學生生活經(jīng)驗,從學生熟知的生活現(xiàn)象、生活材料出發(fā),體現(xiàn)趣味物理實驗材料的易得性和簡易型,滿足學生獨立開展物理實驗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能力,避免學生因陷入實驗過程的糾結而忽視了物理實驗的目的、知識驗證的基本特性。
2.3堅持參與性原則
在趣味物理實驗設計中,教師應重點突出實驗的參與性,使學生真正融入物理實驗教學中,通過學生動手實踐發(fā)現(xiàn)、分析、研究物理原理,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與積極性,突出學生在物理實驗中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觀察能力和總結能力。同時,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根據(jù)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關注學生團隊合作、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可設計需要多名學生合作完成的教學內(nèi)容,以小組合作開展實驗方式培育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和協(xié)調(diào)能力,實現(xiàn)學生知識、動手實踐能力的優(yōu)勢互補,滿足新課程標準要求。
2.4熟悉性原則
在趣味性物理實驗設計中,教師應遵循熟悉性原則,優(yōu)選選擇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器物作為實驗用具,增強學生物理實驗知識應用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例如,男生對玩具車興趣較高,而女生則不感興趣;城市學生可能對相機、手機等產(chǎn)品興趣較高,而農(nóng)村學生則對土壤性質(zhì)較為熟悉。不同環(huán)境、不同生活條件的學生熟悉的事物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應深入了解學生的生活,并結合學生熟悉的事物開展物理實驗,合理選擇物理實驗材料,充分體現(xiàn)物理實驗與學生生活的貼合。
3.結語
綜上所述,物理實驗是學生認知事物、掌握事物內(nèi)在聯(lián)系的重要途徑,為了實現(xiàn)物理實驗目的,教師應結合學生生活,突出物理實驗的趣味性、實踐性、參與性,從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材料出發(fā),合理設計物理實驗,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動手實踐,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要點的掌握和應用,為學生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宇辰.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2]姚宗兵.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分析與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3]郭麗麗.中美高中物理教材中物理實驗的比較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
[4]劉嬋玉.新課改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索與評價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