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 李燕
【摘要】目的:分析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并發(fā)II型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聯(lián)合使用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的有效性。方法:選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9例支氣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據治療方案分為觀察組(36例)與對照組(33例)。對照組患者行內科藥物常規(guī)治療;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患者早期即同期聯(lián)合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對比兩組間患者治療前后呼吸窘迫情況及血氣指標。結果:觀察組患者呼吸窘迫緩解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血氣指標顯著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支氣管哮喘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行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能顯著緩解患者呼吸窘迫,明顯改善患者血氣指標,值得廣泛推廣使用。
【關鍵詞】支氣管哮喘;II型呼吸衰竭;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
【中圖分類號】R562.2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525(2020)04-0-01
支氣管哮喘又稱哮喘,是臨床中極為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該病通常為炎性物質導致的慢性炎癥疾病,與氣道高反應性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lián),臨床表現為咳嗽、氣短、呼吸急促、胸悶以及喘息等。在臨床研究中發(fā)現,該病的常見誘因包括花粉、真菌、塵螨等,同時氣候變化以及劇烈運動等都可能誘發(fā)患者急性發(fā)作,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而在臨床治療中發(fā)現,病情嚴重時,可并發(fā)II型呼吸衰竭,對患者生命造成嚴重威脅[1]。為了提高對患者治療效果,本次研究針對急性支氣管哮喘發(fā)作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聯(lián)合行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的臨床效果及血氣指標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9例重癥支氣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據治療方案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患者36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62~83歲,平均年齡(73.38±3.13)歲,PaCO2水平為57~69mmHg,平均PaCO2水平為(62.34±3.85)mmHg,呼吸頻率為28~32BPM,平均呼吸頻率為(29.85±0.73)BPM;對照組患者33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61~83歲,平均年齡(73.25±3.41)歲,PaCO2水平為52~67 mmHg,平均PaCO2水平為(62.53±2.85)mmHg,呼吸頻率為29~35 BPM,平均呼吸頻率為(30.75±0.53)BPM。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P>0.05),無差異。
納入標準:符合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診斷標準且符合II型呼吸衰竭診斷標準[2]。
排除標準:意識障礙患者;肝、腎、腦功能不全患者;腫瘤患者;治療前和/或治療中出現氣壓傷患者;不能耐受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的患者;嚴重精神性疾病患者;肺部感染患者;痰液引流障礙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常規(guī)內科藥物治療,包括給予患者氧療、補液、糾正水-電平衡、糖皮質激素以及氨茶堿進行舒張支氣管、孟魯司特鈉降低氣道高反應性等治療;對患者生命體征、動脈血氣分析進行密切監(jiān)測,并評估患者活動耐力。
觀察組患者入院后除給予與對照組患者相同的常規(guī)內科藥物治療措施外,入院即刻聯(lián)合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采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品牌:DRGER),使用口鼻面罩與患者相連接,漏氣在允許范圍內。采用S/T呼吸模式進行通氣,按照入組人群臨床特征設置機械通氣參數,并在如下區(qū)間進行調整,EPAP 5~8cmH2O,IPAP: 15~18cmH2O,吸入氧濃度為40%~50%;初始機械通氣時間為2h,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及呼吸頻率均于2小時進行評估,血氣指標及炎性指標亦均于治療后2小時進行采集。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分為:顯效:血氣指標恢復正常,臨床癥狀于治療2小時內完全消失,呼吸頻率下降至20次/分以內;有效:血氣指標有所改善,血二氧化碳下降10mmHg以上,但未恢復至正常,臨床癥狀于2小時內明顯改善,呼吸頻率下降至25次/分以內;無效:血二氧化碳分壓增高≥10mmHg以上,并進行性增高,臨床癥狀于治療后2小時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呼吸頻率始終處于30次以上。
兩組患者血氣指標及炎性介質對比,血氣指標包括血氧分壓(PaO2)、血氧飽和度(Sp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炎性介質指標包括白細胞介素-17(IL-17)以及白細胞介素-8(IL-8)水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 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和t檢驗,以P值<0.05提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2組患者氣血指標對比
觀察組患者氣血指標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支氣管哮喘又被稱之為哮喘,通常由炎癥細胞所導致,極易誘發(fā)呼吸衰竭?;颊卟l(fā)后可出現咳嗽、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健康。
根據相關研究發(fā)現,對支氣管哮喘患者治療通常以改善支氣管痙攣為主,并給予患者實施氧療等手段,并對氣道高反應性與氣道炎性進行控制,但對于已并發(fā)II型呼吸功能衰竭的患者,上述治療臨床效果常欠佳。當前臨床中對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并發(fā)II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療中采用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是較為常用的輔助治療手段,不會對患者造成明顯傷害,還能有效的對患者呼吸困難等癥狀進行改善,防控進展為肺性腦病,從而提高對患者治療效果[3~4]。這是因為,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應用于并發(fā)II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有助于解除呼吸肌疲勞,防止末梢肺泡萎縮、改善肺通氣及肺換氣,進而改善血氣指標,顯著改善呼吸功能[5]。
本次研究中針對支氣管哮喘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早期使用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效果進行分析,并取得以下研究結果: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氣血指標改善程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因此,我們認為,對支氣管哮喘伴II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能顯著改善對患者臨床療效,改善患者氣血指標,提高患者生存率及預后。
綜上所述,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并發(fā)II型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聯(lián)合使用無創(chuàng)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安全且具有顯著的療效,值得臨床廣泛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張琦婉, 吳林柯. 精細化護理干預在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效果觀察[J]. 安徽醫(yī)藥, 2018, 22(3):573-576.
[2]萬珙善. 胸腺肽聯(lián)合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研究[J]. 中國醫(yī)師雜志, 2019, 21(9):1421-1423.
[3]鄭巖, 李玉梅, 唐文麗,等. 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時行支氣管肺泡灌洗的安全性研究[J]. 國際呼吸雜志, 2018, 38(18):1377-1380.
[4]董建利. 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行無創(chuàng)正壓機械通氣急救治療的效果觀察[J]. 飲食保健, 2019, 6(11):50-51.
[5]謝水孟, 孔葉英. 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聯(lián)合中藥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療效分析[J]. 遼寧中醫(yī)雜志, 2013, 40(11):2309-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