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霞
摘要:小學教育屬于基礎教育,因此,我們要抓好小學教育,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根據(jù)學生和課堂的實際情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引言
思維導圖之所以受到廣大語文教師的重視,源于其有利于開發(fā)人的大腦潛能,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進而提升教學效率。其中主要是通過對關鍵性詞語的總結概括,遵循簡單明了原則,利用色彩和圖像吸引學生眼球,而關鍵詞和線條有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在大腦中建立起思維的框架。所以,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枯燥知識轉化為便于理解和記憶的圖畫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快速抓住重點,提升學習效率。
一、借助思維導圖構建知識框架
由于思維導圖能夠促進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究和思考,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時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探究能力,設立科學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教師的講解當中合理地進行思考。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學會接受各類知識點,在摒棄傳統(tǒng)學習觀念的同時,豐富學生的個人見解,有利于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和形成個性化學習思維,以學生為主體,將課堂主動權還給學生,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拓展和提高,有效地完善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比如在學習《畫蛇添足》時,教師就要讓學生深入理解文章當中深層次的知識點,使學生了解各種社會道理,明確學習目標。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和思考,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并且及時通過歸納和總結來拓展學生的思維深度,提高知識探究能力。要使學生從多角度來理解課文知識,就要借助思維導圖的形式來全面思考文章的具體脈絡,豐富學生的認知觀念,提高思維靈活性,加深學生學習印象,豐富學生學習思維。所以教師必須要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思考,給予學生探究的機會和平臺,鼓勵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踴躍交流,根據(jù)思維導圖的脈絡循序漸進地梳理文章的思路和框架,認清主次關系,從而掌握文章內容。
二、化繁為簡,提高學生的辨識能力
相較于繁雜冗長的文字性描述,三年級學生對圖畫、簡約且簡單的文字有著一種天生的好感。因此,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融入不僅能夠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新的思路,還能在拓展學生思維和視野的同時,有效提高學生的辨識能力,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與提升。比如,《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一文通過慢性子裁縫、急性子顧客的幾次語言交鋒展現(xiàn)出了慢性子裁縫、急性子顧客的鮮明特征,成功塑造了鮮活、有趣的人物形象。對于三年級學生而言,這篇文章也算是篇幅較長的一類,尤其是裁縫與顧客四次“你來我往”的交流過程中融入了很多重復性的描述內容。雖然整體內容頗為有趣,但是大量的重復也使得描述稍顯煩瑣。因此,倘若能將慢性子裁縫、急性子顧客的交流過程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的話,那么,整篇文章的結構要點、關鍵信息都會一目了然地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使他們對文章內容及其結構特點等產(chǎn)生進一步的理解、領悟。
此外,除了借助思維導圖簡化小學語文教學內容,使學生對課程知識形成更加直觀的認識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思維導圖的輔助下全面調動自身的感知能力,使他們在系統(tǒng)、客觀地了解課程內容之后,產(chǎn)生更為強烈的學習熱情和探索意愿,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中,為此后的長遠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梳理脈絡,構建體系
語文是一門系統(tǒng)性的學科,每一單元的教學內容都有其特定的規(guī)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按照教學內容與主題,定期開展知識回顧。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及時復習、溫故知新的良好學習習慣;另一方面,在回顧的過程中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系統(tǒng)化的梳理與重建,將新舊知識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構建知識體系框架。因此,在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從教學整體出發(fā),適當規(guī)定學習周期,讓學生結合自身的個性特點,將知識點進行梳理,在畫思維導圖的同時進行“二次”理解與記憶,并聯(lián)系實際生活進行適當?shù)难a充與延伸,拓寬學生的語文視野,幫助其鞏固所學知識。
例如,教師可以圍繞古詩詞學習建立思維導圖板塊,每學習完一首詩詞,便讓學生從寫作背景、作者經(jīng)歷、詩詞意象、表達手法、思想情感等多方面進行歸納整理。例如,《春曉》與《村居》都表達了作者對春天到來的喜悅,《山行》暗含了作者對深秋山林的贊美……通過這樣的對比學習,學生不僅深刻地理解并掌握了每首詩詞,還能按照作者的情感表達對其進行分類,從而進行系統(tǒng)化的整理,強化詩詞的學習邏輯。又如,在進行識字教學時,教師也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讓學生構建知識體系,例如“木、林、森、水、淼”等疊形字,或是相同偏旁部首的同音字等等。學生首先根據(jù)當前學習內容歸納出偏旁部首,并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不斷補充,從而對文字的掌握更加深刻,并以偏旁部首等為線索構建了識字體系,大大提高了記憶效率。
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可以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質量,讓學生學會主動思考,學會主動探索,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提高學生的邏輯能力和聯(lián)想能力,使成績得到顯著提高,這不僅對于語文這門學科有幫助,對于其他學科而言,成績也會有相應的提高。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學生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甄蕊.探索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20(08):98.
[2]管華.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研究[J].華夏教師,2019(31):20-21.
[3]王華.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研究[J].課外語文,2018(21):169.
廣西省桂林市七星區(qū)卓然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