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種態(tài)度叫尊重,有一種修養(yǎng)叫理解,有一種美德叫善待。作為教師,教書育人是我們的使命。無論是教書還是育人,我們都應該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善待孩子,以“同理心”關愛孩子的幼小心靈。每個班總會有幾個調皮搗蛋的孩子,作為班主任,在對待孩子的“問題行為”時,我們的態(tài)度直接決定了孩子“問題行為”發(fā)生的頻率。為人師者,需愛生,而孩子所需要的愛其實很簡單,他們只是單純地想要得到老師的肯定,得到老師發(fā)自內心的贊美。
關鍵詞:同理心;鼓勵;贊美;尊重
一、愛,從同理心開始
都說愛哭的孩子有糖吃,這話不假。愛哭鬧、愛惹事的孩子總是能最先引起我的關注,獲得我的關愛。孩子們雖小,卻也有著自己的情緒,常常給我制造些意想不到的小麻煩。若以成人的思維看待他們的種種“出格”行為,定會感到難以理解;可若站在孩子的立場來思考這個問題,便會發(fā)現(xiàn)合理許多??梢?,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同理心”是多么重要?!墩婀芙獭分幸仓赋觯航逃⒆邮紫仁且摆A得孩子”??蓮谋磉_對孩子行為的理解、表示對孩子遭遇的同情、告訴孩子你的感受以及讓孩子關注于解決問題這四個方面入手。這四點要求其實也是在告訴我們,要以“同理心”關愛孩子,善待孩子。
初涉校園,陌生的環(huán)境本就讓人深感不安,加上不了解的老師與不熟悉的伙伴,一年級的孩子心中難免惶恐。
開學第一周,班里有個孩子不愿上學,在父母的“哄騙”下才走進校園。即便進了教室,孩子仍然不肯放開媽媽的手,硬是哭喊著要跟媽媽回家。在老師與家長勸說無果的情況下,媽媽趁孩子與我說話,注意力轉移之際,偷偷離開。察覺媽媽不見后,孩子竟沖出教室去追,但媽媽早已不見蹤影,只剩他一人孤零零地對著長廊,不知所措。隨之,一陣陣撕心裂肺的哭喊聲響徹天際。當時已是上課,我無法放下班里50幾個孩子,去安撫他一個人的情緒,可我也不能棄他不顧,讓他一個人在教室外的走廊里徘徊。這不僅不安全,也會影響其他班的正常上課。
當時的我又急又氣,我不明白這有什么好哭的,真想好好訓斥他一通,可最后我還是忍住了。“同理心”告訴我:孩子的心靈很脆弱,他害怕陌生的環(huán)境,我應該給予他尊重和理解。于是,我努力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在整頓好班級紀律后,走出教室告訴他:我很理解你,媽媽走了,你感到很害怕。另外,媽媽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偷偷走了,對你的遭遇我很同情。但我覺得,媽媽已經(jīng)走了,你再哭喊,媽媽也聽不見,她也不可能回來,是不是?他委屈的點頭。于是,我趁熱打鐵告訴他:老師也很為難,班里那么多小朋友在等老師上課,我只能等下課后才能幫你聯(lián)系媽媽,但老師一定說話算話。他竟真的隨我回了教室。他不愿回到自己座位上,我也不強求,便允許他坐在講臺邊上。課上我?guī)е⒆觽冏鲇螒颍n堂氛圍開始活躍起來。慢慢地,這股熱情也感染到了這個孩子。對我拋出的問題,他竟主動舉手,我有意給他機會發(fā)言,并對他的回答表示十分贊賞。他表現(xiàn)得更積極了。下課后,我正愁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沒成想,他竟自己主動來找我,說不用給媽媽打電話了。
那一刻,我的心里很甜。我發(fā)現(xiàn),孩子雖小,卻也通人事,他渴望被理解。當他的情緒得到老師的理解和尊重后,他能感受到老師的善意,能體會到老師對他的關愛。正因如此,他才放下戒備,融入校園。而這一切,都是要我們以“同理心”為支撐,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給予孩子恰當?shù)年P愛與尊重。
二、“贊美”讓能力之花盛開
低年級的孩子規(guī)則意識不強,經(jīng)常會做些超越規(guī)則的事情,給老師制造些“小意外”。初入小學校園,孩子們不熟悉小學的規(guī)章制度,同時也缺乏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所以“逾矩”的行為屢見不鮮。
班里有個男孩十分調皮愛動,集體晨會時要到處跑來跑去,不僅自己要說話走動,他還要影響周圍一批男女生,著實讓人頭疼。上課時,他也不太安分,總要在上課過程中走下座位,回答問題也不舉手,隨意插老師的話。老師多次點名,提醒他要注意,無論怎樣批評教育,總是不見效果,甚至他的頑皮越發(fā)嚴重。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一味的說教指責只會讓孩子反感,甚至會加劇他的錯誤行為。
那么,我該如何幫助他改正“問題行為”呢?思考良久,我想或許可以借助學校生活中的某個契機,恰好學校正在組織《畫心目中的好老師》的活動。在挑選代表班級去學校評獎的作品時,我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的畫很不錯。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我仔細觀察了他的一舉一動,試圖在他身上尋找更多優(yōu)點。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他不僅畫畫得好,字寫得也不錯,甚至在課堂上也能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并且他的回答都在點上。我很驚喜我的發(fā)現(xiàn),我開始從心里肯定這孩子的優(yōu)點,甚至在他犯錯時,我也不再急于批評、指責于他,只是單純地指出他的錯處,讓他及時改正。
后來,一次午自習,他再次違反了課堂紀律,我把他單獨找到身邊,跟他客觀分析了他的現(xiàn)狀,讓他明確地了解到自己的處境,以肯定他的優(yōu)點為前提,慢慢指出他的不足,試圖以積極因素取代消極因素的方法,激勵他改正自己的錯誤的行為。我本來也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這樣跟他說,出乎我意料的是,他真的聽進心里去了。對于老師對他課堂表現(xiàn)和藝術天分的贊美,他很開心,感覺自己也是被老師肯定和喜歡的,所以對于老師給他提出的缺點,他也樂于去改正,他開始期待老師對他有著更好的印象。很快,他的問題行為有了很明顯的改觀。
頑皮到底是孩子的天性,在集體場合,他有時還是會忍不住講話,但只要我給他一個眼神,他便心領神會地閉上小嘴巴。在課堂上他也學會了舉手起來回答問題,只要他這么做了,我就及時表揚他懂紀律,果然他也更加積極了。
通過這個實際的例子,我真實地感受到“贊美”真的也是一種藝術,一味地批評、指責只會讓孩子反感、無視。如果我們能多給孩子一些肯定,多發(fā)現(xiàn)一些孩子的優(yōu)點,先表揚再指出孩子小的不足,或許孩子能更容易接受,更積極地去改正,從而達到好的效果。
“贊美”讓能力之花盛開,多給孩子一份肯定,多給孩子一份贊美,孩子會用更好的表現(xiàn)回報給你,或許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尊重、理解、善待,以“同理心”關愛孩子的幼小心靈。在對待孩子的“問題行為”時,為人師者,需耐心,給予孩子適當?shù)墓膭詈唾澝?,往往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p>
參考文獻:
[1]簡·尼爾森,王冰,Jane,等.《正面管教》[J].人力資源,2015,01:97-97.
[2]王海燕,豆薇.愚人的國度:紅鷹沒在家[J].文學少年:中學,2015(4):25-25.
[3]劉偉華.促進學前兒童社會性發(fā)展的策略研究——以C市幼兒園為例[D].2015.
[4]黃積才.讓校長成為引領學校發(fā)展的舵手[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4,000(007):1-1.
作者簡介:嚴木蘭(1995.08-),女,江蘇淮安,二級教師,小學語文教學
(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婁葑實驗小學 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