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英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以及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也加大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通過開展大學體育舞蹈教學,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還能保證大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具有較大的教學意義。因此,本文主要對大學體育舞蹈具有的情緒調節(jié)功能、提高審美功能、健全人格功能等心理健康功能進行了分析,并針對當前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整合課程內容、創(chuàng)新舞蹈社團、激發(fā)參與興趣等相關策略,希望能夠給體育舞蹈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大學體育舞蹈;心理健康功能;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J722.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0)05-0228-02
在目前高校教育課程改革中,體育舞蹈是體育教學重要的改革內容,目前正受到廣大教育者的關注。由于體育舞蹈具有一定的運動性和藝術性,與當代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實際需求相符,所以受到了大學生的喜愛,通過進行體育舞蹈教學,在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還能促進大學生的情緒、心理的健康發(fā)展,讓大學生的人格發(fā)展更完全。因此,對體育舞蹈進行相關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大學體育舞蹈的相關概述
在體育教學中,體育舞蹈是一類體育活動的具體表現形式[1],通過將舞蹈藝術動作適當加入基本體育項目當中,能夠讓體育教學變得更加有趣,目前主要將體育舞蹈分為探戈、快步以及狐步等的摩登舞步和倫巴、恰恰、斗牛等的拉丁舞群。體育舞蹈主要是通過音樂對其肢體表現進行引導,從而展示出不同難度的造型,并進一步將體育舞蹈內含有的情感藝術特性充分展現出來。
體育舞蹈具有競技性、欣賞性和標準性[2],其中競技性特點主要體現在舞者必須要按照嚴格的體育舞蹈規(guī)范開展舞蹈比賽,同時將舞蹈的美觀度展現出來;舞蹈的欣賞性體現在舞者需要穿著規(guī)定的服裝,并在音樂演奏的情況下展現出良好的風度、體態(tài)等外在要素,從而將體育舞蹈的藝術表現力進一步提升;體育舞蹈的標準性體現在我國目前具有體育舞蹈的舞步標準規(guī)范,且以難度不同為基礎將其劃分了不同的層次。
二、大學體育舞蹈具有的心理健康功能研究
(一)具有情緒調節(jié)功能
大學體育舞蹈具有一定的情緒調節(jié)功能,能夠讓大學生在學習體育舞蹈的過程中產生樂觀且積極向上的情緒,讓大學生能夠實現健康成長。當在面對客觀的事務時,人產生的第一反應就是情緒,體育舞蹈活動是一種客觀載體,體育舞蹈的出現主要是因為人們的心理擁有一定的需求,所以開展體育舞蹈活動與人類的情緒有著直接聯(lián)系。在體育舞蹈活動當中,學生會通過參與產生心理滿足,展現出高興等的積極情緒,并且不斷豐富大學生的心理活動,讓學生能夠擁有成功的愉悅感和滿足感,保證大學生在大學學習中保持積極的精神狀態(tài),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具有提高審美功能
積極開展大學體育舞蹈活動還能將大學生的審美能力、審美素養(yǎng)不斷提升,讓大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也得到培養(yǎng)[3]。體育舞蹈中包含了體育、舞蹈以及藝術、音樂等多種元素,其與一般的體育項目相比,體育舞蹈更具有藝術性,體育舞蹈當中含有的藝術性能夠幫助學生產生較好的審美情緒,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比如學生在參與體育舞蹈活動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學習華爾茲,具備灑脫的氣質,并通過展現肢體動作,不僅能夠給欣賞者帶來一定的視覺沖擊,同時也能不斷提高其對舞蹈的欣賞水平,讓學生具備優(yōu)秀的審美能力。
(三)具有健全人格功能
大學體育舞蹈活動能夠對大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幫助其在參與體育舞蹈活動當中不斷磨練自身的品質,從而形成正確的三觀,不斷健全學生的人格。學生在進行體育舞蹈比賽的過程中,要想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不僅需要具備較為扎實的基礎舞蹈技能,同時還需要具備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質,這樣才能保證在高強度的訓練當中完成相應的舞蹈動作。大學生在大學期間,不僅要面對學業(yè)的壓力,同時還需要面對工作、情感等各方面的壓力,通過讓大學生進行體育舞蹈的學習,能夠將其負面情緒有效釋放,舒緩其存在的巨大心理壓力,讓其形成更加堅韌的精神,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四)具有平衡身心發(fā)展功能
學生在大學期間能夠充分展現、表現自我,在運動的過程中體驗到快樂。大學生可以通過參與體育舞蹈活動,能夠讓其形成完美的體態(tài),并且通過音樂表現力將學生的內心修養(yǎng)與氣質進一步提升,讓其不僅能夠獲得他人的認同與支持,同時還能獲得心理滿足,不斷形成良好的審美價值,幫助大學生形成平衡的身心發(fā)展[4]。
三、目前大學體育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舞蹈水平差距較大
社會在不斷進步與發(fā)展,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各類高校開始積極進行擴招,且招錄學生的素質存在較大差距。一些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沒有進行較為規(guī)范、專業(yè)的舞蹈訓練,因此在實際體育舞蹈教學的過程中,這類學生不能跟上學習進度,同時將一些有舞蹈學習經驗和擁有舞蹈學習天賦的學生放在一起進行教學,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信心,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5]。
(二)教學方式相對比較陳舊
目前我國高校內的體育舞蹈教學還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主要是因為體育舞蹈教師在實際的體育舞蹈教學過程中,主要重視傳授個別體育能力技藝,要求學生掌握一些球類運動的動作要領,沒有有效將舞蹈與體育融合在一起,導致體育舞蹈的作用不能充分發(fā)揮出來,加上目前高校內的體育舞蹈師資力量存在明顯不足,進行體育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只是安排個別舞蹈教師進行授課,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教學模式相對比較落后
體育舞蹈教學模式是現代社會中一類比較新的教學模式,但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教師還不能對其進行有效應用,因此還存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以教師為主的弊端,不能對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愛好進行充分考慮。盡管通過一定高強度的訓練能夠將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但是卻不能保證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同時教學成果的檢驗模式還采用傳統(tǒng)的成績評價方式,沒有將學生的變化和發(fā)展看作一個整體,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四、大學體育舞蹈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不斷整合大學體育舞蹈教學的課程內容
在實際的體育舞蹈教學中,高校應該堅持以體育和藝術課程為主,將體育舞蹈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高效、科學的整合,讓體育舞蹈課程實現精準定位,并將該課程的教學目標進行明確,讓高校內體育舞蹈教學活動的開展擁有一定的基礎,所以高校應該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并在大學課程的教育體系中融合體育舞蹈教學,根據學校實際發(fā)展的情況以及社會中體育舞蹈的實際發(fā)展情況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大綱,推動大學體育舞蹈教學能夠實現規(guī)范性和目標化[6]。高校在開展體育舞蹈教學的過程中還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出來,根據學生的不同個性,開設多種體育舞蹈課程,比如恰恰、華爾茲以及斗牛、快步等舞蹈,讓學生能夠依照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想要學習的舞蹈,從而讓學生能夠實現全面發(fā)展。
(二)積極創(chuàng)新相關的舞蹈社團
高校要想將大學體育舞蹈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就應該提供一個能夠讓大學生展現自我的平臺,通過創(chuàng)建以學生為主的體育舞蹈社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學生參與到體育舞蹈活動當中,讓學生能夠在舞蹈學習的過程中實現進一步發(fā)展[7]。所以高校必須要了解體育舞蹈教學的重要性,不僅要通過體育舞蹈教學的方式開展體育舞蹈教學工作,同時還應該基于體育舞蹈課程教學,將大學生社團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并且及時彌補體育舞蹈課程教學中可能存在的不足,還可以將體育舞蹈社團看成是體育舞蹈教學活動的延展,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體育舞蹈能力,讓其不僅能夠提高身體素質,還能夠不斷提高心理健康的程度。
(三)激發(fā)大學生的參與興趣
目前大學體育舞蹈教學中存在嚴重的男女比例失衡、學生在選擇體育舞蹈伙伴中經常更換舞伴等的情況,所以無法將體育舞蹈的教育水平、質量有效提高。針對此類問題,首先,高校應該積極轉變學生的思想觀念,正確引導學生了解體育舞蹈的重要性,并通過多種科學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舞蹈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在體育舞蹈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發(fā)展其團隊協(xié)作的能力以及個人素養(yǎng)等。其次,高校還應該加大對體育舞蹈的宣傳工作,比如,在學校的公告欄、宣傳欄內宣傳參與體育舞蹈活動帶來的積極影響,并定期組織大學生參與體育舞蹈活動。最后,高校還應該不斷加強對學生基本的體育舞蹈技能的訓練,鞏固大學體育舞蹈教學的成果,讓體育舞蹈教育訓練的實效性得到有效保證。在此過程中,高校還應該不斷完善體育舞蹈的訓練反饋機制,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其能夠在元旦、藝術節(jié)等各種節(jié)日中展現自己的體育舞蹈能力,不斷滿足他們的表演欲,從而讓學生之間產生良性競爭,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體育舞蹈活動的興趣,讓學生各方面都得到不斷的發(fā)展。
(四)積極改進教學方式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目前高校內的體育舞蹈教學方法正呈現出多元化的發(fā)展,所以教師應該積極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利用好現代化的科學技術,不斷提高學生對體育舞蹈的理解,也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比如教師可以積極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優(yōu)秀的舞蹈作品,有效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舞蹈的學習熱情,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并且,高校還應該合理建設體育舞蹈教學的師資力量,引進綜合素質較高的教學人才,保證其不僅具備扎實的舞蹈基礎,同時還具備相應的教學能力,能夠充分把握學生的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讓體育舞蹈教學課程更
加活躍[8]。
五、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體育舞蹈能夠推動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且全面提升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高校應該認識到體育舞蹈教學的重要性,積極開展體育舞蹈課程,將體育舞蹈的情緒調節(jié)、審美能力提高以及人格健全的功能充分體現出來,通過整合體育舞蹈教學的內容,有效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舞蹈活動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學生的體育舞蹈實力,讓大學生能夠得到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徐春霞,成丹丹.融入心理游戲的體育教學方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實證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9):96-97.
[2]宋正剛.高校體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體育師友,2019,42(4):29-30.
[3]束文君.淺議大學體育舞蹈的心理健康功能及其實施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3):225-226.
[4]安琪.大學體育舞蹈的心理健康功能及其實施策略解析[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5):266.
[5]吳瓊.體育舞蹈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調查研究[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9(2):121-123+127.
[6]雷雨.體育舞蹈對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實驗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6(23):249-250.
[7]張海濤.體育舞蹈教學對青年學生自卑心理干預的實證研究[J].北京青年研究,2019,28(2):103-108.
[8]師鵬飛.體育舞蹈對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作用[J].黃河之聲,2019(3):133.
(責任編輯:林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