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珍
摘要:初中語文是中學生學習體系中的一門重點學科,也是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中的一門主要科目。將語文教學與趣味理念相結合,這是符合當前教學發(fā)展潮流的教學模式。本文將立足初中語文教學,分析課堂教學應如何提高趣味性,以便為學生們提供更好的學習體驗。
關鍵詞:初中語文;趣味課堂;情境帶入;多元活動
新課改要求教師要能夠始終做到以學生為中心,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刻板的引導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這就說明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與形式已經無法滿足于現(xiàn)代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需要教師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礎上加以新型的理念結合。因此,趣味性教學理念便成為了當前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指導思想之一,不過在實際教學中,趣味教學的方向和尺度還需要加以研究。接下來,筆者將從“情境帶入”、“突出學生”以及“積極創(chuàng)新”等方向開展敘述,舉例分析打造趣味課堂的途徑。
一、情境帶入,豐富教學元素
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過于呆板,教師“照本宣科式”的教學已經逐漸被時代所淘汰,要想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情境教學的模式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其中采用游戲的情境帶入更能夠符合學生們的心理特征,并且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的氣氛,從而為學生學習的效率提升奠定基礎條件。
比如,筆者在教學時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進入正常上課狀態(tài)的速度有些慢,在上課鈴響起后,很多學生仍處于課間比較興奮的狀態(tài),因此上課時就需要一段時間來加以平息。為了加快學生們進入學習狀態(tài)的速度,筆者就想到了一個辦法:在上課前引導學生們以游戲接龍的形式來進行主題性質的口頭作文。比如筆者指出一個主題名為“旅游”,學生們就會按照這個主題,每個人想一兩句話并將故事的劇情以此接龍下去,直到最后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初中階段學生們的思維還是十分活躍的,他們每次講述的小故事都十分有趣或者有意義。在這樣的游戲情景鍛煉下,學生們能夠較快地將思維轉變到語文學習上,也能調動起學生的激情和精氣神,便于之后課程的開展。
二、突出學生,提高課堂活力
想要打造新時代趣味課堂,光靠教師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也同樣需要學生們的參與。教師和學生都要樹立起學生是課堂主體的意識,在教學時,要鼓勵學生多發(fā)言、多展現(xiàn)自己,增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這樣課堂的氛圍就會變得十分活躍,也有利于新式趣味課堂的形成。
比如筆者在引導學生們學習《背影》這篇散文時,筆者著重引導學生們了解了本文中所蘊含的父愛情感。本篇文章所蘊含的父愛是深沉的,是內斂的,但是在回憶中也透露著濃厚和偉大,于是筆者就組織學生們開展了一次以“父親”為專題的課堂教學,由學生們發(fā)言,上臺來分享自己與父親間發(fā)生的難忘故事。在給了學生們幾分鐘組織語言的時間后,筆者就鼓勵學生們主動上臺講故事,有的學生說自己和父親好像是朋友一樣,可以一起玩耍、一起探索新鮮事物;有的學生說自己的父親是很嚴厲的,屬于比較嚴肅的類型,但是父親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了自己很多做人的道理。
三、積極創(chuàng)新,開展課余活動
構建趣味課堂的內涵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上的教學,也要加以延伸,拓展至教學之余的教學活動上。初中生的學習節(jié)奏也是比較緊湊的,壓力也會隨之升高,因此教師積極開展一些具有教學意義和趣味性的活動,能夠有效激發(fā)出學生們的學習激情,也能夠進一步完善教學結構。
筆者在教學時就會時常引導學生們開展一些課外的活動,拿《愛蓮說》一文來說,為了使學生們能夠更有代入感,也為了學生們可以真正認識到這篇文章的內涵所在,筆者就在簡單介紹完本節(jié)課的內容后,就組織學生們開展了一次辯論賽活動。學生們自由選組,分為正反雙反,正方認為:做人應當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有自己的原則;而反方認為:做人應該學會察言觀色,明白世故。學生們分完組后,筆者也給了學生們討論戰(zhàn)略和分享觀點的時間,隨后學生們就正式開始了辯論比賽。支持正方的學生們說:做人就應該如同君子一樣,為人坦蕩,有自己的原則,這樣才不會人云亦云,才能生活得更加自由、輕快,被人敬服。支持反方的學生們說道:學會察言觀色也不一定就是小人,并且這樣更能發(fā)現(xiàn)別人內心的想法,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喜愛,明白世故也不會輕易被人欺負,更能保護自己。兩方學生都能找到可以延伸的觀點,而大家在激烈的碰撞中也迸發(fā)出了許多有價值的火花。最后,筆者根據學生們的表現(xiàn)進行了總結和評價,引導學生們進行了更為全面的思想建設。通過這種拓展活動,學生們都能獲得更加深刻的印象和更為多樣的成長。
總而言之,建立初中語文趣味課堂是一件十分有價值的育人方向,因為很多學生會隨著年級的升高和課本難度的提升而逐漸減少語文學習的積極性,這時就需要教師發(fā)揮好自身的引導作用,為學生打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們能夠不熱血,永懷激情,為學生的未來學習發(fā)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蔡建強.趣味性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甘肅教育,2018(22):57.
[1]曲晶.芻議初中語文語法隨文趣味教學策略[J].高考,2018(35):93.
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qū)教育局后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