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玲
摘要:有效的課堂教學在我們課程改革必須面對的問題,有效組織有效的課堂教學是一個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系統(tǒng)工程。如何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靈活組織有效的課堂教學,使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是我們教學工作者源源不斷追求的核心所在,也是當前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和終極目標。本文結合我們的實際課堂教學,思考探討一下:怎樣成為有效教師?如何靈活組織有效的課堂教學?
關鍵詞:課堂教學;有效教師;有效課堂教學
1 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我們教育教學中的基本形式和手段,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師生之間各種有效的互動,包括教師目的性的講解,學生反饋性的問答,老師對應性的解惑等教學活動,在一種積極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無形又有形地影響學生,使學生潛移默化中獲取信息、提高技能和形成思想觀念。由此可見,有效的教師,有效的課堂和有效的課堂組織是進行有效教學的前提和必經階段,直接反映在課堂教學效果中。
2 有效教師
“有效教師”就是一個善于運用各種手段組織好課堂教學,教學效果又好的教師。一個有效教師靈活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與學生平等對話交流,互動和互依,學生自然而然進入他們的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逐步實現(xiàn)“教”的課堂向“學”的課堂轉變,逐步學會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簡言之,一個有效教師就是讓懶惰型學生走向勤奮型學生,而有效教師本身則由“勤奮”型走向“懶惰”型。那么,如何成為一名有效教師呢?這是一個需要實際教學操作和課后反饋不斷沉淀的思維過程。
2.1 自信吸引
一個有效教師信心滿滿,揮灑自如,運籌帷幄,用他的“慧眼”掃描分析學生,抓住學生的基本點和閃光點,迅速框架出適合學生學情的教學方案。一個有效的教師教學有方,寓教于樂,“開竅”有術,嚴密組織各教學步驟之間的過渡,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
2.2 善于學習改變
社會瞬息萬變,日新月異,學生很快能適應潮流;作為老一輩的教師,我們也要不甘落后,與時俱進。外國心理學專家研究表明:人們從語言方式獲得的知識能夠記憶15%,從視覺獲得的知識能記憶25%,而同時從聽覺和視覺獲得的知識可接受65%。為了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我們要善于學習和改變,比如合理借助現(xiàn)代化多媒體之手,發(fā)揮個性化的特色教學,用更加形象生動,更加激發(fā)學生興趣的課堂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理解、掌握。
2.3 肢體語言交流
在課堂教學中,要維持積極,既輕松又和諧的課堂群體,就要有效恰當?shù)乩糜H切的肢體語言有意創(chuàng)設誘人的知識情景和創(chuàng)造懸念。身體,手勢,眼神和微笑可以使師生之間產生強烈的心的共鳴,給予學生一種力量積極主動參與知識的接受和創(chuàng)造過程。這種力量有著巨大的形象力和感染力,讓學生有所思、有所求,“無聲勝有聲”地進行信息的有效傳遞和交流,活潑的大腦產生一種學習的沖動:我要學我要學,我想學我想學。
3 有效課堂教學
有效課堂教學是指教師用自己準備的教學行為影響學生,使學生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主動地合作探究,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逐步發(fā)展自己運用知識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思維技能。有效課堂教學以下幾個特點:
3.1 改變傳統(tǒng),以生為本
在我們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教學形式的單一性,學生學習的被動性和學生反饋滯后性都緊緊困住了學生的思維,結果:學生無所思,無所求。在有效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秉承“通過學生、為了學生、圍繞學生、激發(fā)學生、服務學生”的宗旨,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以目標達成為核心,關注學情和氛圍,讓師生在靈活的課堂環(huán)節(jié)中充分、高效互動,共成長。
3.2 從學生的點入手,讓學生自動思考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材始終是教材??茖W有效的課堂教學設計應當取材于學生熟知又感興趣的日常知識和身邊的現(xiàn)象,提供一定背景資料,創(chuàng)造多種情景機會,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對這些事實現(xiàn)象進行搜集思考,觀察自己熟悉的知識空間和知識領域;引導學生用興趣架設好到未知領域過渡的橋梁,洞察自己的認知結構,并且贊賞和鼓勵學生清晰地表現(xiàn)自己思想。這樣寄有形于無形,學生自動參與,獨立思考,慢慢地,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產生一種自我意識:我是可以學習的,我原來可以這樣思考,我可以這樣清楚地表達。
3.3 促進合作,持續(xù)發(fā)展
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整個課堂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和諧的師生雙方合作關系保證教師向學生有效地傳授知識、開發(fā)智力,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學習過程,它不僅是一個教學活動,更是一個持續(xù)發(fā)展的、高質量的合作學習過程。
4 如何靈活組織有效的教學
4.1 重點突出,教學方式多樣化
有效的教師要擅于挖掘教材,整體著眼突出單元的教學重點,對其進行加工處理,然后在教學活動中突顯出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在教學課堂中靈活多樣地呈現(xiàn)教學內容,利用各種方法,效果等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認識新知識的生長點、新舊知識的銜接點和轉化點,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4.2 活動豐富,隨機應變
我們設置的教學活動著眼于學生學的角度,我們應放手讓學生去“試一試”、“說一說”、 “想一想”、“做一做”,讓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或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推理、遷移等能力。當中,每個教學活動怎么安排,教師怎樣指導,怎樣與學生互動,學生可能出現(xiàn)或遇到哪些問題,老師怎樣進行調控,怎樣評價等,作為教師要臨場發(fā)揮,也要隨機應變。即使如此,在課堂上我們不可避免地還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課后進行教學反思,寫出自己心得體會,記錄下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閃光點。這樣組織教學活動才是有效教學的保證。
4.3 創(chuàng)設和諧的師生互動
好的教學效果取決于師生間信任性的交往。學生構建知識的過程就是師生雙方思想交互、碰撞的歷程,輕松和諧的師生互動課堂氛圍能喚起學生學習的熱情,愉快的情感體驗會使人煥發(fā)感受、印象深刻。師生之間積極的相互支持和配合,彼此信任扶持,他們彼此不斷捕捉對方的想法,這一美好的畫面產生交流、滲透,學生動手、思考、表達,把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可感知的內容。
5 結語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我們要善于因勢利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用巨大的形象力和感染力影響學生的思想情感習慣。每當上完一節(jié)課后,哪怕是千錘百煉的示范課,我們總會覺得有所欠缺,不夠完美。我們靜靜反思,不斷找尋策略,彌補不足,我們的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又有了一次又一次的飛躍。
(作者單位:廣東省湛江市坡頭區(qū)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