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思維導圖,知識點能夠實現分類,簡單地呈現出來,它給小學數學教學帶來了重要的影響.該文章對思維導圖的特征進行了分析,以小學數學復習的合理性以及堅持學生主體地位的原則為基礎,探討如何在小學數學復習活動中科學地運用思維導圖,從而也發(fā)現了思維導圖對小學數學復習教學的重要影響作用.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數學;復習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0)20-0041-02
作者簡介:王必演(1982.8-),男,江蘇省連云港人,本科,小學高級教師,從事小學數學教學研究.
一、什么是思維導圖
所謂思維導圖,它其實屬于一種網絡構圖,它的組成部分有色彩、圖象、連線、節(jié)點和主題.它和人腦的神經網絡差不多,存在一個節(jié)點和人的大腦差不多,連線就和大腦的神經相似.國外著名心理學家表示,思維導圖反映的是人的發(fā)散性思維,他認為思維導圖和做筆記是一個概念,發(fā)揮了圖形和工具的作用,可以使抽象的東西具體化,清晰地展現思維的框架.有的人表示思維導圖是使人類抽象思維具體化的主要工具,還有人認為思維導圖可以對思維進行整理,使思維變得可見.思維導圖在主題、色彩、連線、圖標、語言等各種因素的結合下,有著較強的靈活性,它在對資料進行整理的過程中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靈活的,思維具有一定的動向性,這種特征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中的線條體現,它讓人的思維變得更加直觀,同時還富有趣味性,降低了理解難度.思維導圖中體現出來的圖象和人腦中的思維框架是沒有區(qū)別的,所以在通過記憶理解知識時也非常簡單,它的這種特點,給人們帶來了很多便捷.
二、思維導圖如何應用到小學數學復習中
1.傳授小學生使用思維導圖的方法
將思維導圖與數學教學結合在一起的案例并不多,這是一種比較新穎的教學手段,小學數學教師對其并沒有深入地了解,小學生更是對其一無所知.小學數學教師若想采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那么第一步他需要深入的了解思維導圖,等了解了之后,才能把思維導圖的定義、優(yōu)點以及運用方式傳授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準確地掌握,從而在課堂中發(fā)揮作用.在小學數學復習教學中,教師通過使用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一個大概的掌握,為學生后期深入掌握知識奠定基礎.因為小學生的思維和大人的思維是存在差異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以小學生的需要為前提,對已經構建出來的思維框架進行合理的調整,使其能與小學生的思維相一致,從而找到最科學的教學方法.
2.帶領學生對錯題進行整合
通常來說,小學數學教師都是經常讓學生對錯題進行歸納的,在歸納之后再進行重新的整理,從而使學生對那些掌握不牢固的知識點進行重復的復習,在歸納和整合的過程中,再次對知識進行一個總體的回憶,以此來形成一個知識學習循環(huán).錯題整合是小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能引導學生對已學知識進行有效的總結,在這個總結的過程中他們會自覺發(fā)現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還有那些知識沒有掌握好,這樣一來,就能夠提高教學質量.不過,錯題整合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細心和耐心,只有耐力夠強,才能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進行糾正.可是有些小學生的惰性比較強,在整理錯題的時候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從而放棄整理錯題.若能將思維導圖合理地運用到教學中,那么小學生就能對錯題進行有效的整理,讓他們體驗到這個過程中的樂趣,從而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我在課堂中對學生提出要求,讓他們對錯題進行整理,所以我在黑板上板書了三個字“應用題”,然后再讓學生準備一張紙,把自己做錯的題目全部抄到紙上,同時要進行分類,學生們都非常主動地在紙上進行了區(qū)域劃分,分為計算、圖形等區(qū)域,如圖1.圖1這個時候,我再發(fā)揮引導作用,讓學生對這些題型先來進一步地劃分,所以學生又在計算題中整理出了年齡問題、行程問題、速度問題等;把圖形區(qū)域再分化為方陣問題、植樹問題等;在數量區(qū)域內再分化出和差問題、百分比問題等;把統計區(qū)域內再分化為普查問題、抽樣調查問題等.學生在對錯題進行歸類的時候,既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同時教師也要適當地發(fā)揮引導作用.比如從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出發(fā),教師可以引導他們用各種各樣的彩色筆、線條去制作思維導圖,以此來加深知識在學生大腦中的記憶.同時,告訴他們總結的方法,可以每種錯題都用不同顏色的筆去標注,通過顏色去進行歸納,這樣一來,不僅降低學生的記憶難度,還使學生查看錯題的時候更加簡單.
3.提高知識整合的能力
教學活動中,復習是必不可少的,若小學數學老師不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那么小學生肯定會把以前所學的知識都忘掉.所以,復習這一流程是非常關鍵的.在小學階段,對小學生的歸納能力、總結能力進行培養(yǎng)和鍛煉也是必不可少的.通常在復習時,教師的復習流程和思路會對學生產生耳濡目染的作用,成為學生效仿的對象.思維導圖的作用也就體現在這里了,它可以使學生自覺地鞏固原有知識,鍛煉其思考能力.比如小學數學教師在引導學生對圖形題進行復習的時候,可以先告訴學生什么是思維導圖,在黑板正中央寫出“圖形”二字,再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思考時間,然后再逐步地講授關于思維導圖的細小的知識,比如在教學生認識圖形的時候,教師可以把圖形的名稱依次寫在黑板上,然后再采用樹枝分叉的方法對其進行整理和分化,引導學生總結各個小圖2的知識點,從而自然而然地導入點、線、面的定義,等到學生對該內容有一個準確的了解之后,他們對圖形也就有了一定的理解,如圖2,不僅讓學生大腦中形成了知識框架,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將思維導圖的作用發(fā)揮了出來.
為了小學生能夠準確使用思維導圖進行學習,教師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只有在有效的引導下,學生才會自覺對思維導圖進行彌補,一步一步加深知識點.與此同時,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制作思維導圖的平臺,提高他們學習的熱情,教師不可能一直幫助學生,所以一定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能夠主動地去進行學習,從而使他們能夠準確地掌握知識內容.
4.幫助小學生樹立合作理念
學生之間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不管是理解能力,還是思維方式,都不可能相同.所以,在課堂中,教師一定要學會去對思維導圖進行調整,不能不以實際情況為基礎把自己制作的思維導圖強加給學生,應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將自己的思路分享給大家,同學之間形成一種交流合作的關系,由此一來,才能使班上的同學之間能夠互相取長補短.如,我在和學生一起復習關于“小數”的知識點時,我先讓他們對這一知識點進行劃分和整合.有一部分學生表示小數的學習主要有四點:小數的概念、特征、分類和位置,也有一部分學生表示小數學習應該包括六個大點:小數的概念、特征、分類、使用、名詞和規(guī)律.這個時候,我讓學生自覺地組成小組進行探討,到底是四類還是六類,使他們在交流過程中達到復習知識的目的.
小學數學教師在將思維導圖與教學活動中相結合的時候,既要引導小學生主動地去探究思維導圖的使用方法,又要將自己制作的思維導圖進行展示,用自己的思路去帶領小學生進行思考,由此一來才能讓小學生快速地理解學習流程. 小學數學教師在引導的時候要注重循序漸進,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不能顛倒主次,要幫助學生學會自主構建導圖.使用思維導圖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自主地進行復習和鞏固.
將思維導圖應用到小學數學復習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進行復習,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傳授給學生思維導圖的相關知識,然后再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對知識點進行整理.要想提高小學數學復習質量與效率,思維導圖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意識到思維導圖的重要性,將其與復習教學結合在一起,同時也要探究其他更加有用的教學手段.
參考文獻:
[1]李素榮.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的有效應用[J].小學教學參考,2015(35):93.
[2]李淑芳.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復習整理中的運用[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6(11):11-14.
[3]李俊坤.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單元復習課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5):82-83.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