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安寧?張冬雪
摘要:“極簡主義”是 20 世紀80年代至今,影響力較深、涉及行業(yè)較遠的一種設計理念與方法。通過對極簡主義理論及背景的學習與研究,梳理出極簡主義在建筑設計中應用的核心理念與價值,并結合極簡主義建筑創(chuàng)作的案例進行解析,探析極簡主義建筑創(chuàng)作對我國現代建筑發(fā)展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極簡主義;建筑設計;發(fā)展啟示
一、極簡主義的發(fā)展歷程
現今的極簡主義是由一種現代藝術流派-極少主義發(fā)展而來,主要體現在繪畫和雕塑等領域,主張用極少的色彩和形象去簡化畫面,削減所有對主體所產生的干擾因素。發(fā)展到80年代的西方極簡主義已經成為一種影響廣泛且深遠的設計風格與流派,強調用最簡潔的結構、材料、造型設計對象。極簡主義絕非只是對現代藝術的覆蓋,而是經過了長期沉淀,取其最精華的部分融合到其自身當中。隨著設計多元化發(fā)展,使人們開始討厭繁雜,向往設計中的清晰自然帶來的隨意輕松的環(huán)境,開始認識到極簡主義的設計風格已經成為現代設計的主流形式。因此,在各行各業(yè)都在追求設計的極簡化,極簡主義的設計理念也成為許多設計師最需求的創(chuàng)作源泉與手段。
二、極簡主義的特點與影響
極簡主義主要有三大特點:一是展示物質本源,減少過度的形式表現,淡化作者的主觀意識,強調回歸本源;二是將作品藝術概念上意向空間對觀眾開放,讓觀眾與作者一起構建作品,強調對象的參與性;三是在極簡理念上將設計做到極致,強調做到極致。對應到現代設計產品上,本源也就是指用戶的需求。加強對用戶需求的關注,提高用戶參與設計的程度,以用戶為核心的理念做到極致。極簡主義的影響涉及了各個領域,極簡主義理念下采用簡單平整的四方形或立方形來傳達作者的意識,或使用重復和均等的分布手法、減少物料加工、采用原物的原質感來展示作品。建筑設計中的極簡主義為風靡一時的國際主義風格帶來了全新的思考與進步的空間,這種“極簡”下的建筑對于用戶的沖擊力是非常迅速且直接的。它們反應了設計師對現實生活的感受和應對現在各個領域都在強調其極簡主義之間的聯(lián)系。如今在紛繁的視覺影響下造型簡約的設計也許才是其中個性突出的佼佼者。因此無論是在建筑、工藝還是時裝設計界,極簡主義都占有一席之地。
三、極簡主義工業(yè)建筑——CASA MC
HW Studio Arquitectos 是墨西哥的一家建筑公司由世界各地的多學科專業(yè)人士組成,他們的作品表面材料常用白色以綠色的自然景物為襯托給人清新脫俗感同時注重立體構圖和光影的變化。講究純凈的建筑空間與體量關系,設計風格雅致而富于藝術表現力極簡主義,造型語言簡練,色彩單純,空間被壓縮到最低限度的平面,并力圖采用純客觀的態(tài)度,排除創(chuàng)造者的任何感情表現。CASA MC這座建筑建于16世紀中葉,原本是當時富裕家庭的后院,隨著時間的推移,建筑已經破敗,空間也失去了原有的本質特色,設計師認為一切有價值的東西都值得去拯救,于是進行了翻新修復。房子位于廣場不起眼的角落,進入場地的是一扇棕黃色的木門,很有年代歷史感,推門而入,是一處幽暗狹窄的通道,設計師保留了有原始的臺階,粗糙的墻面也被暴露在外面。進入庭院中,白色純凈的建筑忽如春風撲滿而來,讓人心情舒暢。建筑是中間是簡單的幾顆樹木,給整個庭院增添一絲的詩意,枝枝蔓蔓隨著光影變化,靈動而有生機。原有的庭院空間結構沒有改動,強調其歷史感,設計師加入現代設計手法來分割不同空間,用光線變化賦予建筑新的生命,使新老建筑融為一體。白色包含了所有的顏色,能有力地表現出大自然中的所有色彩,是一種包含無限的顏色,正如邁耶所認為,在色彩濃艷、眼花繚亂的色彩裝飾面前白色建筑自有一種超凡脫俗的氣派。
四、極簡理念對建筑轉型的啟示
從極少主義的藝術理念到西方的極簡主義設計,也許這次詞語我們并不陌生但現今我們需要思考是如何將其結合中國理念,創(chuàng)造中國人們追求內心深處的潔凈,引發(fā)對生活本質的思考。面對極簡主義的理念,也引發(fā)了我們對建筑本源的思考,老子曾在《道德經》中這樣描述到“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苯ㄖ臻g不僅僅是物質上的空間介質,更重要的是精神空間。那么在現今社會中的物質元素要精簡到什么樣的程度才能在既滿足人們的功能要求又滿足精神需求呢?或許面對不同的人群有著不同的需求,因為它所反映的使一個人的生活狀態(tài)和生活方式,若脫離了建筑與人的關系,那就是無稽之談。在“極簡”的狀態(tài)下人們在物質和精神層面上也能夠得到滿足,那么再出一點的附加的都顯得極其的多余。因此,現代極簡主義下的建筑,針對材質特性的極致發(fā)揮、建筑構造的精巧推敲、空間光影的塑造、建筑與環(huán)境的巧妙結合等等這些對建筑本質的探索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去學習與思考的。
參考文獻:
[1] 費菁.極少主義繪畫與雕塑,世界建筑,1998(1):79-83.
[2]李翔寧.當代歐洲極少主義建筑評述(上)、(下).時代建筑,2002(2-3):50-53,54-57.
[3] V·M·蘭普尼亞尼 . 新簡約主義——新千年的建筑設想.張曉春 譯.時代建筑,2002(2):46-49.
[4] 劉琮曉 . 關于極少主義建筑的幾點思考. 中外建筑, 2003(2):15-16.
[5] 秦巖.簡約中的精致—當代極少主義趁筑的材料衰現與構造細部. NEWARCHITECTURE,2005(6):80-84.
[6]李向輝,焦雷.極少主義建筑思考.建筑與結構設計,2007(4):01-04
[7]李勇 .侘寂之美與簡約設計.北京:中國美術學院學報,2018(1) :125-127
作者簡介:
楊安寧(1996.8—),女,漢族,籍貫:吉林省四平市,吉林建筑大學研究生學院,2018級在讀碩士,碩士學位,專業(yè):工業(yè)設計工程,研究方向:建筑設計;
張冬雪(1994.12—),女,漢族,籍貫:吉林省長春市,吉林建筑大學研究生學院,2018級在讀碩士,碩士學位,專業(yè):設計學,研究方向:室內設計。
作者單位:吉林建筑大學研究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