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新課改實施以來,教育部根據(jù)中學英語教學問題,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將“人本理念”融入到英語教學中,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增強學生英語素養(yǎng)。人本理念應用在英語教學中,將學生作為主體。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興趣,了解學生青睞的教學方式,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以學生意愿作為導向組織教學。在這種教學氛圍中,既與學生認知規(guī)律相符合,又可激發(fā)學生求知欲。
關鍵詞:人本理念;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教學實踐
自新課程改革以來,人本理念的落實受到我國教育部的重視和關注。同時,要求教師將“人本理念”融入到英語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故此,本文將剖析中學英語教學融入人本理念的重要性,并全方面分析將人本理念融入到中學英語課堂中的對策。通過本文的分析,確保人文理念可以得到普及推廣,在培養(yǎng)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同時,推動英語教學發(fā)展。
一、人本理念融入在中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性
人本理念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對推動英語教學具有重要作用。將人本理念融入到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與《國家英語教育教學標準》相符合,對推動新課程革新發(fā)揮積極作用。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融入人本理念,可以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積極性,從而為提升教學效率、學習效率奠定基礎。中學英語教學與人本理念融入,除提升教學質量之外,還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促使學生提升英語素養(yǎng)和自身素養(yǎng)。在英語教學中落實人本理念,可以有效彌補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弊端,促使中學英語教學更好發(fā)展。由此可見,教師充分認識人本理念,并結合課堂教學現(xiàn)狀融入人本理念,全方面地培養(yǎng)學生英語素養(yǎng)。
二、中學英語教學融入人本理念的策略
(一)革新教學模式,實施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革新教學模式,重視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是在課堂教學融入人本理念的主要手段。同時,也與教學現(xiàn)狀有直接關聯(lián)。故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避免出現(xiàn)“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科學采取小組合作、情境教學、模擬教學等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并搭配相對應的教學方法,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例如,在講解《Can you play the guitar? 》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建真實的教學情境,從而采用模擬教學方法落實對話教學。通過這種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掌握知識點。例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利用吉他彈奏的音樂,為學生營造氛圍。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兩兩分組進行“Can you play the guitar? Yes, I will”的對話練習。
(二)互動交流,構建平等課堂
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與學生共同做合奏者,與學生互動交流后掌握學生情況,在備課時調整方向,順應學生學習需求。教師和學生互動交流的過程中,應該放下教師的身份,營造和諧的氛圍,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從而更加親近教師,喜歡上英語課。除教師和學生互動交流之外,學生和學生之間也應該進行互動交流,教師幫助學生成立小組,結合學生掌握英語程度合理搭配,通過生生交流做好互幫互助、共同進步。英語是一門語言,應該在交流中進行鞏固,從而發(fā)揮交流工具的作用。學生在互相交流中學習英語,從而體現(xiàn)出人文理念的融入。例如,在學習《How was your weekend? 》時,教師可以走下講臺,與學生主動交談周末的安排和計劃,與學生溝通交流,在交流時講授movies、visit等單詞。學生通過溝通交流結合自身愛好的同時,完成各項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
(三)大膽放手,開展實踐探究
基于人本理念的指導開展英語教學,教師應該充分肯定、尊重學生意愿,在課堂中教師應該走下講臺,指導學生借助動畫引導學生理解主題,讓學生在實踐中了解理論性知識。學生通過實踐表達,可以真正的理解句子與單詞含義。在英語課堂中,教師應該大膽放手,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理解,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識學習英語。教師對學生能力應給予充分肯定,教學中的大部分內容學生均可以獨立解決。通過長時間的訓練,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顯著提升。例如在講授《Do you like bananas? 》時,學生可以回答自身是否喜歡香蕉,并說出喜歡的其他水果。學生在了解每種水果之后,學習到peach、watermelon、orange等水果的單詞。此外,學生通過協(xié)作實踐,準確辨別漢語和英語用法區(qū)別。當學生掌握大量的英語單詞后,便能夠準確表達自身意愿和喜歡的水果、食物。
(四)根據(jù)學生特點,實現(xiàn)因材施教
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是主體,是參與者。因此,教師應該發(fā)揮主導者作用,根據(jù)學生特點,實現(xiàn)因材施教,從而提升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在講解《When is your birthday? 》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英語水平,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讓學生更便捷地掌握教學精髓。教師和學生對話練習時,面對英語基礎好的同學,可以適當增加以往學生的知識點與難點句型,面對英語基礎差的同學,教師可以結合課本教材實施對話,協(xié)助學生靈活掌握教學中的句型。通過這種歌教學方法,根據(jù)學生特點,設置難度不同的對話,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教學內容,還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通過鼓勵學生,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從而以更好的狀態(tài)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將學生作為主體,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協(xié)助學生投入到學習中。此外,教師還應該緊跟時代發(fā)展步伐,樹立現(xiàn)代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通過互動交流,構建平等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中學學生已經有自我的想法,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尊重學生意愿,而人本理念與該教學規(guī)律相吻合。將英語教學和人本理念相融合,為培養(yǎng)學生英語素養(yǎng)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洪崢.人本理念融情于初中英語教育教學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13):110.
[2]李麗英.人本理念融于初中英語教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內蒙古教育,2019(08):102-103.
[3]黃益增.人本理念融情于初中英語教育教學的實踐研究[J].校園英語,2019(8):133-133.
作者簡介:葉建星(1974.3),男 漢族 福建廈門人,學士,中學二級,從事初中英語教學;畢業(yè)院校:集美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