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兆群
摘 要:復習備考中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策略。但是,長期以來,無論是學術(shù)理論專家還是一線教學工作者,往往對課堂教學研究關(guān)注的多,對訓練研究的少。很多人習慣性認為,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主陣地在課堂,這句話固然沒有錯,但是對于訓練,很多人就簡單等同于做題,認為只要去做題就可以,做的多成績自然提升就快。實際上,無論從腦科學還是從學習心理學及社會學的角度來看,訓練都是人類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實踐知識的最為重要的手段之一。
關(guān)鍵詞:高效訓練;有效實施;教學方法;
引言:由于對高效訓練的研究很少,因此,為了提高成績,教師不得不大量布置練習,導致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隨著考試競爭的加劇,老師家長不得不不斷給孩子訓練“加碼”,希望用數(shù)量來彌補質(zhì)量的不足,就像庸醫(yī)一樣給病人開大量的藥,希望用這其中某一種藥“撞”好病人的病。
在復習備考的階段,訓練效率低下的主要因素:
第一:因為各種原因,試題的精選不到位?;蛘哒f,很難精心出好題,很多人的習慣還是拿到一組題,就發(fā)給學生做。至于這個試題是考查什么,陷阱在哪里,布置作業(yè)之前,老師并沒有思考的很清楚。這導致訓練的目的性不強,學生做完作業(yè)之后,在時間緊的情況下我們老師并沒有深究錯誤的原因,所以接下來的訓練仍缺乏針對性。
第二:追求進度,只顧了老師“教”,沒有顧及學生“學”。
這是備考中很容易掉進去的“坑”,我們往往在進度與質(zhì)量之間糾結(jié)矛盾,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顧了進度往往犧牲了質(zhì)量。表現(xiàn)在訓練過程中,我們總是在講評試卷時有著“趕進度,完任務(wù)”的心態(tài)。那么,如何進行高效的訓練呢?
一、教師在布置訓練任務(wù)時應(yīng)堅持的原則。
1、訓練要有明確的目的和目標。
老師在每次訓練時都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明確每一道習題考察的知識點和能力層次考查要求,明確每一道試題的“陷阱”和設(shè)計意圖。這樣我們的訓練就是既能反饋出學生存在的問題,為接下來的針對性糾錯打下基礎(chǔ),同時又能起到強化訓練的作用。
2、要在“學習最近發(fā)展區(qū)”訓練。
“只有在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學習才是有效的學習“。如果訓練的要求遠遠高于學生現(xiàn)在的學習區(qū),那么,學生感到非常困難難于下筆,這樣的訓練也就必然是無效的。如果訓練的要求低于或者等同于現(xiàn)在“學習區(qū)”,那么,這樣簡單的重復對學生就沒有了訓練的價值。因此訓練必須堅持在學生的“發(fā)展區(qū)”,這也就是我們必須要清楚了解學情,才能保證我們教學和訓練的效果的理論依據(jù)所在。
3、訓練要有及時的反饋。
有效的訓練必須是有及時反饋的訓練。這也是很多學校在管理中不斷強調(diào)“有練必改,有改必批,有錯必糾”的原因。高明的學習者往往能自己充當自己的反饋者角色,也是很多尖子生具備的難能可貴的品質(zhì)。我們在學校調(diào)研中發(fā)現(xiàn),一些老師在考試或者學生練習后隔了三五天之后才把批改的試卷返回給學生,或者三五天后才講評反饋,這樣做,對學生來說訓練的效果已經(jīng)是大打折扣。很多學校提倡在課堂上“當堂反饋”是有道理的,因為當堂反饋是最為及時的反饋,對于訓練者來說印象最深,因此說,我們要追求高效的訓練及時的反饋一定不可缺少。
二、教師在訓練學生時必須緊抓“兩個方向”。
1、抓住中高考方向訓練。訓練題的選擇一定要建立在教師對中考、高考考查內(nèi)容與要求深刻把握的基礎(chǔ)之上,力求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做最有價值的事情。這里我們老師的選題可以重點關(guān)注中高考真題、經(jīng)典試題、最新的模擬題。
2、抓住學生問題練。在此,我們以二輪復習中的訓練為具體案例,談?wù)動柧毜哪J健T诙啅土曤A段學生很容易存在下列問題:
(1)學科知識方面:知識的遺忘,知識的碎片化,知識不會綜合運用。(2)學科素養(yǎng)方面:審題能力普遍不足,提取信息能力差;理科計算能力欠缺,文科表述能力欠缺;答題規(guī)范存在問題。(3)考試技巧方面:答題時間和節(jié)奏把握不好,書寫字跡不佳,答題位置超出掃描切割區(qū),學科專業(yè)術(shù)語書寫錯誤,口語化答題,答題沒有邏輯順序。等等。所以,二輪復習的后期要狠抓“答題素質(zhì)”的訓練。強化學科思維能力的訓練,強化讀題審題能力的訓練,強化規(guī)范答題能力的訓練,強化快速答題能力的訓練。
三、下面以二輪復習為例,談?wù)劯咝в柧毜牟僮?/p>
二輪復習階段,我們要堅持以專題、題型、題組訓練為主,以綜合模擬訓練為輔。反對過多過濫的綜合性模擬考試,學生越是遇到“瓶頸期”,越要進行“專項精進訓練”。同時鼓勵學生針對自己的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自主訓練。
(1)構(gòu)建知識體系,進行專題訓練。
(2)提高解題能力,進行題型訓練。
(3)提高應(yīng)試技能,進行題組訓練。
(4)提高實戰(zhàn)能力,進行綜合考試。
(5)提高答題速度,進行限時訓練。
(6)提高訓練針對性,進行自主訓練。
四、在訓練過程中,老師要落實好下面五點:
1、及時批改、及時反饋;
2、教師要有“錯題本”。學生做過的試卷是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平時注意收集和分類整理學生的典型錯題,形成錯題檔案。
3、對學生錯因進行分析。找出犯錯的根本原因,并做錯因歸類分析,如審題不準、記憶不清、計算不對、方法不當、步驟不全、情緒不穩(wěn)等。
4、點對點專項訓練。找準病因后,須對癥下藥,點對點的訓練與強化,設(shè)計同類題,反復進行專題突破和變式訓練。
5、錯題有意義反復重做。把學生的典型錯題及其變式題經(jīng)常編入試卷中,讓學生階段性的重做錯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