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靜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是一門語言性較強的學科,而閱讀教學是組成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開展有效的閱讀指導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一定的閱讀氛圍,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小學語文知識的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教學,指導學生閱讀能夠豐富學生的課堂生活,本文就從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指導,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語文學習的魅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閱讀指導;策略
長期以來,小學語文教學一直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言基礎。而閱讀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閱讀的氛圍,有效的閱讀能夠促進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能力,提升學生作文寫作能力。而閱讀指導工作的開展則需要教師通過教學途徑來進行有效的實施。為了能夠進一步的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文章的深意,讀出文章的韻味。作為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閱讀進行強化性的指導教學,實現(xiàn)閱讀教學的有效指導。
在如今新課程標準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受到越來越多人重視,因為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是學生奠定語文基礎與閱讀基礎的關鍵。只有在這一階段中打好基礎,才能夠為未來語文學習以及閱讀學習等提供保障。所以,本文將針對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策略等內容進行相應闡述。
一、 以教材為中心,在教學中延伸閱讀教學
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依據就是課本教材。在教學中教師要從教材中進行深入的了解,結合課本知識對課堂知識能夠延伸閱讀。這就需要教師對教學知識進行深度的挖掘,以此來進行有效的拓展。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上冊《巨人的花園》這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導入一個故事環(huán)節(jié),給大家講述《公主的生日》,教師講述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通過教師的文字講述來感受一下這個故事。這樣特殊的故事環(huán)節(jié)導入會讓學生在自己的腦海中呈現(xiàn)出故事中的這個畫面。同時也讓學生能夠感受一下童話故事里的生日和我們自己過生日時的不同。教師講完這個故事之后學生的注意力也就都集中在教師這里。而此時教師可以引出今天的教學內容,值得一提的是要告訴學生,剛才我們所講的故事也出自于本文作者,讓學生再來一起感受一下《巨人花園》給大家?guī)聿灰粯拥母杏X。通過特殊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學生對本篇文章會充滿期待的感覺,緊接著就會對文章津津有味的閱讀起來,而教師也可以乘著大家的興致把本篇文章的重點呈現(xiàn)出來。在教學的最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特殊的作業(yè),讓學生把今天所學的《巨人的花園》講給自己的父母聽,這樣的作業(yè)就會激發(fā)起學生閱讀的興趣。這樣在學習中滲透閱讀教學,學生在快樂的閱讀中感受到閱讀的魅力也就會喜歡上閱讀。
二、在教學中以教學內容為中心展開閱讀指導教學
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文章,教師可以教材文章為中心來展開拓展性閱讀,如可以選擇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或是不同作者同一體裁的文章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理解水平與寫作水平,也可以選取名人傳記、寓言故事等小學生所喜愛的內容。只有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閱讀材料,才能不斷地豐富學生的文化積累,夯實學生的閱讀基礎。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下冊《桂林山水》這節(jié)內容之后,學生會對桂林山水展開無限的向往,恨不得馬上飛到桂林一睹其“芳容”。這時,教師不妨以此來進行有效的拓展,讓學生通過閱讀本冊中的《夜鶯的歌聲》《小英雄雨來》這兩篇文章。學生從桂林山水中領略了祖國的大好河山,那么,就從這篇文章中來領略一些英雄人物吧。一起看一看當外來侵略者入侵時這些小英雄是如何做斗爭的,如果沒有他們的英勇也不會有我們美好的今天。這樣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閱讀興趣就會被激發(fā)。就會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小英雄”的英勇事跡。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會對一些故事感興趣,教師在給學生進行推薦閱讀時不妨先以小故事為首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也可以通過文章作者來給學生進行推薦。以此來展開一系列的閱讀指導教學。
三、加強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F(xiàn)代教育的缺陷就是學生很難得到自主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老師總是提前設計好問題,學生被動地去回答問題。但是,“讀”在這個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學生通過多次閱讀能深刻體會作者感情的變化。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先是感知課文內容,然后在精讀重點段落,深度理解課文感情,最后由課內擴展到課外。學生在實踐中能把握“讀”的精髓,從而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萬年牢》這篇課文時,老師在課堂開始的時候就向學生提問:課文的題目是什么意思?學生爭先恐后地給出了各種各樣的答案?!澳撤N東西特別牢、耐用”“人犯了錯誤,要坐一萬年的牢獄”等等,這些都是學生的回答。之后,老師讓學生在通讀一次課文,再來回答這個問題。學生還是百思不得其解。這時,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的“萬年牢”都出現(xiàn)在了哪些地方,它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再讀了幾遍課文,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最后,老師再引導學生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結語
對教師來說,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核心內容。上課時,老師應著重于語文閱讀,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提升閱讀能力,這樣也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從小就培養(yǎng)了主動閱讀習慣的學生,知識層面會更廣,對社會現(xiàn)象的理解會更深。同時,閱讀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xiàn)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更對學生的寫作和創(chuàng)新思維影響深遠。
參考文獻:
[1]張瀝.初探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有效途徑[J].學周刊,2018(10):131-132.
[2]陳海軍.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有效途徑探析[J].才智,2017(12):86.
[3]鄧雯.妙筆生花——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隨文練筆淺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5(47):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