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素琴
摘要:在幼兒園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孩子們現有經驗,為其提供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其在有益的探究活動中主動去探索知識,通過趣味性科學內容的選擇,不斷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為此,本文針對中班幼兒趣味性科學探究活動的創(chuàng)設進行了探討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班;幼兒;趣味性;科學探究活動
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幼兒園教學也需要針對幼兒的特點展開科學探究活動,讓他們通過接觸大自然一起來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其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探究活動的選擇以及地點、內容的創(chuàng)設,帶動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趣味性科學探究活動的形式
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對幼兒進行科學活動教學的關鍵在于合理地選擇活動形式。在探究活動中,幼兒要主動的去觀察、去發(fā)現,這才是科學探究活動的目的。所以說,教師要依靠自己的教學經驗,結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為他們設計探究性活動,讓其在探究性的活動中獲得創(chuàng)造力和實踐力。
比如:在設計科學活動時,教師要將活動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為了讓孩子們去探究科學,第一個階段:先讓幼兒看一看、摸一摸,分辨“凸透鏡和凹透鏡”兩者在外觀形態(tài)上的不同。其次,教師在幼兒對凸透鏡和凹透鏡外觀有一定的了解程度下,讓他們用兩片不同的透鏡來觀察周邊事物,讓其自己發(fā)掘兩塊透鏡,觀察事物之間的不同[1]。之后,教師讓幼兒將自己的發(fā)現進行分享,其他的幼兒可以做相同的事,說出不同或者相同的看法,教師再給予引導,幫助他們正確掌握凸透鏡和凹透鏡的使用規(guī)則,了解兩者之間的差異,從而不斷激發(fā)他們動手實踐的積極性。整個階段中,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體會到使用不同透鏡觀察周邊事物所帶來的樂趣。在第二個階段,教師要提出問題,讓他們借助小鏟子等工具去草地上尋找小螞蟻或者其他較小的動物,讓幼兒選擇自己所要帶的鏡片,教師要告訴他們:如果在家里,你的奶奶常帶著老花鏡看報紙,則需要給她們拿什么樣的透鏡?媽媽出門購物,想要保護眼睛,不想被太陽的紫光照射,應選擇哪一種鏡片呢?哥哥姐姐,由于近視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應選擇什么樣的鏡片來幫助他們?在探究活動中,教師要以相關的問題來引導孩子們,讓他們正確區(qū)分凸透鏡與凹透鏡的使用,找到日常生活中能運用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地方,不斷地豐富他們的經驗,讓其在科學活動腫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2]。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將探究活動分為若干個有趣的項目,讓幼兒以小組的形式參與每個項目中去獲得相關的線索,在根據所獲得的線索進行下一個項目的探索,讓他們能夠在層層遞進的項目活動中獲得更大的收獲,構建新的認知經驗,促進幼兒的健康發(fā)展。
二、鼓勵幼兒與操作材料進行互動
在科學探究活動中,教師要鼓勵幼兒能夠運用塑料吸管和三角形紙板制作球球樓梯以及其他藝術品,不斷培養(yǎng)他們勤儉節(jié)約、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在制作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孩子們觀察日常生活中的走廊,在實驗過程中,讓幼兒通過觀察球球往上攀爬的過程了解由于氣壓改變所帶來的神奇現象,激發(fā)他們的探究欲望。在此期間,教師要針對幼兒提出來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引導,并詢問出新的問題,讓他們帶著新的問題去進行實驗,找到答案。通過與教師的交往,與孩子們觀察“球球樓梯”制作品,增強自身體驗,學習利用簡單的氣壓實驗了解到生活中更多與氣壓相關的案例。在此之間,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的資源,在風大的時候將窗戶打開,讓他們觀看簾布的運動,會有向外壓縮的現象。教師就可以告訴他們,這也是氣壓的一種。這樣的引導有助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觀察生活,找到更多有趣且神奇的現象,從而讓孩子們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不斷提高他們觀察身邊事物、積極探索的精神[3]。
三、鼓勵幼兒主動分享經驗
在幼兒園中班教學中,為了給幼兒提供更多的交流時間,教師要將課堂交還給幼兒,做好自己的引導工作,幫助他們深刻地理解科學探究實驗的結果。如:在進行科學探究活動時,教師可以提前告訴孩子們準備紅、黃、藍三種顏色的鏡片,讓幼兒選擇自己所喜歡的顏色來觀察周邊的事物,讓他們將自己所觀察的現象記錄下來,與旁邊的小伙伴進行分享。然后,幼兒教師要帶領他們相互合作,將不同顏色的鏡片進行一次重疊,再進行觀察,將自己的觀察結果記錄下來,大膽說一說兩次觀察時物體顏色的變化,教師在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正確的講解,讓其能夠了解透過有色玻璃觀察物品的顏色及兩種顏色重疊后,觀察到物體顏色的變化,順便為幼兒講解顏色之間的變化及組合形式,從而不斷加深他們對這些常理知識的理解與掌握[4]。
結束語
總的來說,在幼兒中班教學中,利用趣味性科學探究活動,能夠極大的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為他們增添更多的科學經驗。但是,趣味性科學探究活動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如果在科學探究活動中,幼兒總是操作失敗,其就不能獲得良好的活動體驗,找不到參與活動的樂趣,這就需要教師引導他們觀察,找到幼兒在生活中的興趣點,以正確的態(tài)度去幫助幼兒做好實驗準備,并且以游戲化的形式讓探究性科學充滿趣味性,與家長進行合作,全面引領他們進行科學探究活動,讓幼兒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參考文獻:
[1]李曉文,原晉霞. 兒童視角下的幼兒園區(qū)域活動[J]. 學前教育研究,2019(02):70-80.
[2]呂秀云. 基于生態(tài)學視野的幼兒園綠色種植課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
[3]朱萌萌. 幼兒園游戲活動中教師有效觀察研究[D].西南大學,2017.
[4]李曉文. 幼兒視野中的區(qū)域活動[D].南京師范大學,2017.
杭州市蕭山區(qū)赭山幼兒園 3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