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宇
摘要:語文學科是集工具性與人文性于一體的學科,是母語教育的載體,只有學好語文這門基礎學科,才能更好地為學習其它學科和今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因此,如何做到就因施教,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采取科學有效的策略來提高教學效果是我們每個教師都應該積極思考的問題。本文筆者根據(jù)近年來的教學經(jīng)驗談談一些具體的施教策略以供各位同參考。
關鍵詞:自身素質;興趣;氣氛;賞識
眾所周知,語文學科既是一門基礎學科,又是一門重要學科,它集工具性與人文性于一體,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其它學科及今后的生活、工作等。我們作為農(nóng)村地區(qū)的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的個性特點和當?shù)氐慕虒W資源情況科學創(chuàng)建新課堂,為當?shù)氐恼Z文教學奉獻應有的質量?,F(xiàn)僅就我多年來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膚淺地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語文教師要有豐富的語文素養(yǎng)和藝術性的教學水平
曾經(jīng)有幸親臨一個老師的教學課堂,她豐富的情感,感染著在座的每一個人;她生動的言語,吸引著每一個同學;她獨特的教學藝術,震撼著每一個老師。我想,就算是不懂語文的人也會被她的教學深深打動,傾心學習。在《春曉》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中的含有,結合農(nóng)村孩子隨時可以體會到萬物復蘇、百鳥爭鳴的好處。這時,課堂教學盎然生機,學生反而學得更認真。因此,作為語文老師,自身就要有深厚的語文素養(yǎng),才能很好地駕馭課堂,提高課堂的實效性,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游戲鞏固語文知識
美國哈弗大學心理學家詹姆士曾用實驗證明:通過激發(fā)興趣,人的積極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在教學《西門豹》時,我先通過多媒體播放這篇課文的動畫片,要知道,動畫片對孩子意味著什么!我從孩子們觀看動畫片的眼神中看到的是他們的期待、投入,仿佛自己也置身于其中。視頻結束后,我再讓他們從動畫片回到文本中,從字里行間體會人物性格和特點,他們的興趣依然持續(xù),都能從文中的關鍵詞:句來細細分析人物,并感受到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和神態(tài)描寫的妙處,對習作有了很大的幫助,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p>
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游戲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好處。如“你比我猜”就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游戲之一,活動中,我會把近期學過的新詞、好詞作為題目,讓學生在有趣的游戲中對這些詞加以鞏固和運用。同學們積極參與,熱情高漲,認真地根據(jù)比劃的同學的動作、表情、神態(tài)來猜詞語,無行中就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肢體模仿等。每次游戲結束后,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更濃厚了,積極性也更高了,而且會學得很認真、很透徹,因為大家都想在下一次游戲比賽中有精彩的表現(xiàn)。不言而喻,學生的語文教學質量也會更上一層樓。
三、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
新課程小學語文課堂需要活潑的課堂氛圍。我在教學《四時田園雜興》這首古詩時,先為大家唱了首歡快的歌曲《四時田園雜興》,問“這是一首很好聽的歌,想學嗎?”立即就消除了學生學習古詩的枯燥情緒和恐懼。以學習歌曲導入,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促使他們都敢于學習、樂于學習。接下來,是古詩教學的難點,即自主探索詩句的意思。在前面簡單的“唱歌”后,引導初讀感知全詩,和學生交流:我們以前面對古詩是怎樣學的?通過交流明確:可以借助注釋、觀察插圖、查看工具書等。通過這樣的“唱歌—讀詩—解詞—理句—連意—感悟”由易到難的過程,學生沖破了學習古詩的瓶頸,獲得了成功的喜悅。
四、要鼓勵學生學積極投入學習
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勵學生是我們語文成功的有效途徑。其中賞識性鼓勵和誘導其產(chǎn)生疑問是有效的途徑。
(一)、把握賞識以促進學生快樂學習
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離不開學生積極性的提高,在提高學生積極性方面,實施好賞識又是最重要的。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經(jīng)常運用積極的賞識評價讓學生使學生具有良好的心情而主動投入學習。
1、賞識要根據(jù)學生個性特點實施
我們在上每一節(jié)課的時候都要認真聽取學生的發(fā)言、觀察他們動機,找準學生的閃觀點而用準確、生動、精彩、激情而富有激勵性、鼓舞性、煽動性和引導性的語言進行表揚等。這樣學生就會嘗試到成功的喜悅而懷著快樂的情感積極投入學習。例如我們上《槐鄉(xiāng)的孩子》這篇課文時,教師提出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槐鄉(xiāng)的孩子熱情好客時,有個學生積極起來回答:“文章描寫他們的熱情時,一方面表現(xiàn)在口頭上和臉上,另一方面,動作中手拉手就說明更熱情了”。這個學生的回答很正確,教師據(jù)此表揚他:勇敢回答問題、積極思考;找出了作者想表達的意思、掌握重點;思維清晰明了,創(chuàng)新獨特等。這時全部同學就會投來贊揚的眼光。這個學生也就感到高興、激動.....以后就會更加努力學習。
2、賞識語言要真實有效
我們在對學生進行表揚中一定要注意不能太隨便和用口頭語,這樣往往會顯得平淡無味。我們要根據(jù)學生的所做的事而有針對性、準確地對學生進行表揚而達到實效。例如我們在上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白鵝》后布置學生寫以自己心愛的動物為題寫篇短文。有的學生可能就會模仿本文作者的寫法,把自己心愛貓什么的寫得生動無比而讓人羨慕。這時教師就要給予切實的評價:“你描述的貓真是活靈活現(xiàn),仿佛就在我們眼前,我們也多么希望有你那樣的一只貓啊”。這時這個學生覺得教師并沒有虛夸而內(nèi)心燃起寫作的激情。
(二)鼓勵學生提出問題
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是他們專心學習的表現(xiàn),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鼓勵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數(shù)字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卻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真正的進步。”且心理學家也進一步證實:“課堂上只有經(jīng)常性啟發(fā)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tài)中?!彼裕探o學生方法,找準途徑,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質疑,并給他們足夠的時間,自主去解決問題,也是教師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質量的方法之一。如《魚游到了紙上》一文,我引導學生根據(jù)課題提問:魚怎么會游到紙上呢?這樣,學生圍繞這個關鍵問題較好地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也感受到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之處——魚“游”到了紙上,而不是魚“畫”到了紙上。
總之,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是駕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高效延伸動力,我們教師在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為基礎的同時一定要不斷學習新課改的目標要求,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做到教學有方,把我們的語文課堂組織得有聲有色,實現(xiàn)每一節(jié)課都成為學生快樂旅游而豐收無限旅程。
參考文獻:
[1]李金玲著《談語文新課程的評價策略》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2](蘇)巴班斯基著吳文侃譯《論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教育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