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昕
【摘要】目的:探討五個逐瘀湯辨證治療眼底出血患者療效及對患者眼底出血吸收、纖溶狀態(tài)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94例眼底出血患者,分為聯(lián)合組與對照組,每組47例。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聯(lián)合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五個逐淤湯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眼底出血吸收療效和治療前后纖溶指標以及兩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結果:聯(lián)合組總有效率93.62%顯著高于對照組78.72%,P<0.05。聯(lián)合組治療后D-D和FDP顯著低于治療前及對照組治療后,P<0.05。聯(lián)合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10.64%與對照組6.38%比較,P>0.05。結論:逐瘀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眼底出血患者,可促進眼底出血吸收,改善纖溶狀態(tài),安全性較高,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逐瘀湯;眼底出血;纖溶狀態(tài)
[中圖分類號]R27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0)16-00-02
眼底出血是臨床上常見的眼部疾病,其主要是因為視網(wǎng)膜病變和本身病變導致,可分為全身性病變和局部性病變[1]。西醫(yī)指出視網(wǎng)膜異常是眼底出血發(fā)生的原因,主要以控制血糖、血壓,使用止血劑、纖溶制劑等藥物治療。中醫(yī)認為眼底出血有虛證、實證、虛實夾雜證,虛證多因臟腑內損、氣血不足,真氣耗傷等所致;實證多因氣火上逆,痰濕內聚,氣滯血瘀等所致;虛實夾雜證多因陰虛火炎,肝陽化風,氣虛血滯等引起,應以活血化瘀、益氣養(yǎng)血為原則治療[2]。本次研究探討五個逐瘀湯辨證治療眼底出血患者療效及對患者眼底出血吸收、纖溶狀態(tài)的影響,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94例眼底出血患者納入研究對象,以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聯(lián)合組與對照組,每組47例。其中聯(lián)合組:男21例,女26例;年齡45~66歲,平均(53.22±3.44)歲;對照組:男22例,女25例;年齡44~66歲,平均(53.25±3.39)歲;兩組資料對比,P>0.05,本次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實施。
1.2納入標準 ①符合中西醫(yī)對眼底出血的診治標準[3];②40~80歲;③所有患者知曉方法、目的后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3排除標準 ①精神障礙不能交流溝通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1.4治療方法 確認視網(wǎng)膜出血已止無新鮮出血。(1)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包括血栓通注射液5mL,將其溶于250mL生理鹽水后再通過靜脈滴注,1d/次,共7d。(2)聯(lián)合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五個逐淤湯證、舌苔、脈象治療:①平素伴有胸中瘀阻之胸悶、胸痛等證,宜配有行氣開胸之血府逐瘀湯加減:當歸、紅花、赤芍、生地黃、桃仁、枳殼、桔梗、川穹、柴胡、川牛膝和甘草;②平素伴有瘀阻膈下,如肝郁氣滯之兩脅及腹中脹痛等證,宜配有疏肝行氣止痛之膈下逐瘀湯加減:五靈脂、當歸、川穹、牡丹皮、赤芍、桃仁、甘草、香附、烏藥、延胡索、紅花和枳殼;③平素伴有血瘀少腹,如月經不調、痛經等證,宜配有溫經止痛之少腹逐瘀湯加減:當歸、赤芍、延胡索、五靈脂、生蒲黃、沒藥、川穹、小茴香、官桂;④平素伴有瘀阻頭面之頭暈、眩暈、頭痛等證,宜配有辛香通竅之通竅活血湯加減:麝香、蔥白、桃仁、紅花、赤芍、大棗、當歸、生姜、川穹和黃酒;⑤平素伴有瘀血痹阻經絡所致的肢體痹痛或周身疼痛等證,宜配有通絡宣痹止痛之身痛逐瘀湯加減:秦艽、羌活、牛膝、地龍、香附、五靈脂、當歸、川穹、桃仁、沒藥、紅花、生黃芪、蒼術、黃柏和生甘草。
1.5觀察指標 (1)兩組患者眼底出血療效比較:出血全部吸收為顯效,出血吸收大于50%為有效,出血無吸收甚至惡化為無效??傆行?(顯效+有效)/總病例數(shù)×100%,臨床療效在治療7d后評估。(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纖溶指標比較:采用CA-7000全自動凝血分析儀檢測患者治療前后的纖溶指標,其中包括D-二聚體(D-D)和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DP)。(3)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計算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
1.6統(tǒng)計學方法 選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_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等級資料行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纖溶指標比較 聯(lián)合組治療后D-D和FDP顯著低于治療前及對照組治療后,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 聯(lián)合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10.64%與對照組6.38%比較,P>0.05,見表3。
3 討論
中醫(yī)認為眼底出血屬于“暴盲”、“陰云密布”、“視力模糊”等范圍內疾病,該病在治療時應注意活血祛瘀,因此針對眼底出血可以中西聯(lián)合治療[4]。本次研究探討五個逐瘀湯辨證治療眼底出血患者療效及對患者眼底出血吸收、纖溶狀態(tài)的影響,為改善眼底出血提供幫助。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聯(lián)合組治療后眼底出血吸收率高于對照組,表明逐瘀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眼底出血對出血吸收有促進作用。聯(lián)合組治療后的D-D和FDP水平都有所降低,提示逐瘀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眼底出血患者可改善纖溶狀態(tài)。眼底出血患者出血血管壁增厚,使D-D和FDP水平上升,造成患者繼發(fā)性纖溶,而逐瘀湯湯方均為活血化淤藥材,具有擴展血管、減輕應激的功效,其中血府逐瘀湯養(yǎng)陰潤躁,祛淤而不傷陰血,有活氣行血、御氣止痛的作用;膈下逐瘀湯可增加冠脈血流量,可防止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少腹逐瘀湯可促進淤血消散,改善血液循環(huán);通竅活血湯能開經絡之壅塞,可借活血之力增通竅之功效;身痛逐瘀湯補氣益氣,用于治療淤血麻痹經絡之癥。劉小菊[5]等人指出五逐瘀湯均有活血祛瘀的功效,與本次研究類似。在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方面兩組無顯著差異,提示兩組治療方法都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湯方中均為中草藥有關,對人體損害較小。
綜上,逐瘀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眼底出血患者,可提高眼底出血吸收,改善纖溶狀態(tài),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夏侯梨, 劉春蘭, 胡軍華, 等. 血府逐瘀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眼底出血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 光明中醫(yī), 2017, 32(17): 2456-2458.
[2] 孟文明. 血府逐瘀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眼底出血的臨床療效[J]. 北方藥學, 2018, 15(11): 162-163.
[3] 吳星偉, 樊嵐嵐.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眼底出血性疾病的思路與對策[J].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01, 21(8): 624-626.
[4] 張春英. 生蒲黃湯聯(lián)合西醫(yī)治療眼底出血療效分析[J]. 四川中醫(yī), 2017, 35(8): 130-133.
[5] 劉小菊, 王海娟, 高杰. 王清任及其五逐瘀湯[J]. 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 2016, 14(17): 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