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天猛
摘要:在初中數學課堂中,運用現代計算機技術手段,能夠創(chuàng)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新鮮的學習素材,激發(fā)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計算機技術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也能給學生構建起自主探究的學習平臺,有助于學生主體意識的增強。有助于突破教學重點,分散教學難點,為所有學生提供探索復雜問題、多角度理解數學思想的機會,開闊學生數學探索的視野。利用計算機技術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能使學生獲得極為豐富的、生動形象的感性知識。此外還可以通過計算機技術的運用,擴大課堂空間,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初中數學;有效課堂
隨著社會信息進程的日益加快,人類面臨一個新的教育命題:掌握和運用計算機技術?!稊祵W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現代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計算機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fā)并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計算機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的數學活動中去?!?/p>
一、利用計算機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前蘇聯(lián)著名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笨梢?,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內在動力。數學課是一門枯燥、空洞、無味、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難以提高的課程,有了計算機技術我們可以通過聲、形、畫來激發(fā)學生的器官,使學生對新學的內容充分注意,激發(fā)興趣。改變了以往課堂上學生只能看黑板、聽老師講的單調的模式,使講解更直觀、更清晰、更具吸引力,不僅使學習過程變得生動活潑和輕松,還加深了理解。例如在《因式分解》教學中,傳統(tǒng)做法只是進行式子運算,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倦情緒。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拓寬學生思路,我運用計算機的FLASH,設計一些互動類的題目,先讓學生進行操作。學生做對了,電腦會給出答案并顯示一些鼓勵的話;做錯了,會提示是否重做或查看答案的選擇;然后,教師再次使用電腦演示剛才的計算過程,在演示過程中,著重閃爍其中的關鍵點,使學生清楚地感受到因分式解的變化過程;最后讓學生互相討論,就這樣讓學生在開放自由的環(huán)境下解決問題,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二、利用計算機技術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師,應在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讓他們自己探索,自己動手參與知識的產生和發(fā)展過程,,引導學生在體驗中理解事物的本質,掌握學習數學的規(guī)律,使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在教“弦切角定理”時,我讓學生利用計算機的幾何畫板軟件,作△ABD內接于圓O,再作圓O的切線AC,并測算出∠BAC, ∠BDA的大小,甚至把∠ABD,∠DAB的大小也測量出來。這些數據隨著點B在圓O上的移動,各種情況都動態(tài)地展現在屏幕上,如圖1和圖2所示。學生據此觀察猜想得出初步推斷,并能利用計算機得到驗證。這一系列過程,學生都是自己動手操作而獲得的直接經驗,這既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自主學習的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
(圖1) ? ? ? ? ? (圖2)
∠ABD=36°∠DAB=85° ? ? ∠ABD=36° ∠DAB=40° ? ? ? ? ? ? ? ? ? ? ?∠BAC=59°∠BAD=59° ? ? ? ?∠BAC=104°∠BAD=104°
三、利用計算機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發(fā)現式學習。
計算機技術的豐富資源,能為數學教學提供并展示各種所需的資料,包括文字,聲音,圖片,視頻等,能創(chuàng)設、模擬各種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情境,為所有學生提供探索復雜問題、多角度理解數學思想的機會,開闊學生數學探索的視野。例如教學《數據的收集與整理》,以“五一假期旅游"為活動背景。讓學生分組研究"五一假期旅游"旅游行程。首先,讓學生分小組登錄互聯(lián)網,查閱各旅游區(qū)和各大旅行社信息,了解相關的費用、時間及行程等。其次,將搜集到的資料匯集到一起,制成統(tǒng)計表。然后,通過小組討論交流,根據自己的家庭經濟承受能力、旅游行程及時間,選擇最佳的旅游路線,決定乘坐何種交通工具去,并且說明理由。最后,由小組組長匯報,師生評議,評選出最佳統(tǒng)計表和最佳旅游線路,并在全班發(fā)布。把教學與學生的真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同時讓學生在“做”中學習學科知識,學習計算機技術,學習做事,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四、運用計算機技術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的認識活動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這是人類認識過程要遵循的一般規(guī)律。但是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知識,一般都是在前人的實踐中長期積累的間接經驗,它不再是感性的,在教學過程中,解決這種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實際與理論間的矛盾,利用計算機技術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能使學生獲得極為豐富、生動形象的感性知識。
五、利用計算機技術突破教學中的重點難點。
現代計算機技術教學最大的特點是有助于突破教學重點,分散教學難點。只要鼠標一點,就可以進行便捷的演示,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直觀化。尤其是進行動態(tài)的演示,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方式缺乏直觀感、主題感和動態(tài)感等方面的不足。運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在教學過程中對問題的解決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點、線、面”三者關系時,利用動畫,展現“點動成線”(人在沙灘上行走留下的腳印等),“線動成面”(汽車兩刷擺動,油漆工刷墻),“面動成體”(三角形旋轉得到一個圓錐)。
六、利用計算機技術增加問題情景設計。
靈活結合教材與教學實際設計課件,激起課堂高潮。我對《函數的概念》設計采用了三個問題情景:首先是向學生提出函數的表達方式在生活中有哪幾種?等學生回答后,我從計算機中調出函數的圖象式、圖表式、表格式等幾種,讓學生集中精神觀看后,情緒高漲,思路開闊;在對兩個函數的判別中,設計插入一個函數圖象,使學生豁然醒悟;在對一堂課的歸納、小結時,采用網絡技巧及特寫處理,把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思想和解題技巧以特寫方式歸于一張幻燈片中,并配上輕松的背景音樂,使同學能掌握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
總而言之,現代計算機技術輔助數學教學的優(yōu)勢是常規(guī)教學無法比擬的。運用計算機技術輔助教學,極大地豐富了數學課堂教學的表現手法和方式,創(chuàng)造了理想的教學情境,構建新型的課堂模式,增強了課堂的容量。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合理地運用計算機技術,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化解教學難點,而且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初中數學課程標準》;
[2]《計算機技術和初中數學整合》;
[3]計正榮,《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轉變學生學習方式》;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全日制數學課程標準》;
[5]吳疆,《現代教育技術與理工科課程整合方法與實踐》;
[6]楊滿福,《現代教育技術能力訓練》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