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化學學科是一門研究物質(zhì)與變化的學科,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會被化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復雜性所嚇倒,對此興趣不高,效率也難以提高。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高中化學教師不僅僅轉(zhuǎn)變了教學理念,還針對學科特點和學生心理提升了很多教學方法,希望學生們在愛上化學知識的同時學習效率更上一層樓。在本篇文章中,筆者將結合實踐經(jīng)驗談一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方法和對策,以此促進學生不斷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學生;興趣
傳統(tǒng)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處于被動地接收知識的狀態(tài),學習質(zhì)量并不高,也難以達到教師的預期。為了有效促進學生學習興趣和效率的提升,高中化學教師們嘗試了很多種教學方法和對策,但效果仍然不理想。當新課改實施以后,化學教師們轉(zhuǎn)變了教學理念,也通過采取措施漸漸地將課堂還給了學生,以此促進學生對化學知識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逐漸升高,并逐漸感受到了學習化學知識的樂趣所在,進而在課堂中獲取知識的效率也隨之升高,為之后學習奠定了基礎。
一、緊密聯(lián)系生活,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生活對于每個人來說都不陌生,生活中又蘊含著大量的知識點,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場所。一般情況下,化學課堂較為枯燥,學生們也難以提起興趣,主動性也不高。但是,當教師在講解化學知識時滲透生活常識或者學生熟悉的生活內(nèi)容,學生們的興趣和積極性就會逐步升高,參與課堂討論活動的熱情也會高漲,獲取化學知識的效率也會相應提升,為化學素養(yǎng)的形成和提高奠定了基礎。
例如,學生在學習“飲食中的有機化合物”內(nèi)容時,高中化學教師上課時先將生活中含有酒精的一些飲料和調(diào)味品展會出來,問道:“同學們能夠從這些含有酒精的食物中發(fā)現(xiàn)酒精哪些物理性質(zhì)呢?”學生們看到生活中常見到的一些飲料時,興致較高。有的人說出酒精可以和水或者其他溶液混合在一起;有的人說道:“酒精是液態(tài)的,并且有一定的香味!”教師繼續(xù)道:“酒精在化學中我們稱之為什么呢?”學生齊聲道:“乙醇!”教師接著道:“乙醇與前面學習的一些有機物存在哪些區(qū)別呢?”學生們展開討論,教師也由此展開乙醇分子結構教學。在學生掌握了乙醇的分子結構特點后,教師又帶領學生一起探究了它的化學性質(zhì)和反應,使之能夠結合化學知識說出乙醇在生活中的其他用途。在聯(lián)系了生活的化學課堂環(huán)境中,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效率都得到了提升。
二、借助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信息技術發(fā)展進程中,多媒體已經(jīng)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輔助工具,教師和學生都需要多媒體的幫助才能夠順利完成教與學工作。當高中化學知識與多媒體“相遇”時,抽象的知識點好像具有了生命,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學生們的課堂參與度也更高,能夠很快理解其中蘊含的規(guī)律和內(nèi)涵。在主動參與化學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們能夠感受到化學知識的“多姿多彩”,學習效率也會有所提升。
例如,學生在學習“化學反應的快慢”內(nèi)容時,高中化學教師先利用多媒體將美麗的煙火以及銹蝕的銅線等圖片呈現(xiàn)出來,說道:“同學們能夠說出這兩張圖片中最明顯的不同嗎?”有的學生道:“煙火轉(zhuǎn)瞬即逝,而銅線腐蝕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會發(fā)生!”教師接著道:“其實,化學反應就是這樣,不同的反應快慢不同,你們還知道哪些快慢不同的化學反應嗎?”學生們立即之前學習到的碳燃燒反應以及稀鹽酸與金屬的化學反應等回憶出來,并且想要區(qū)分出其反應速度的不同。隨后,教師又借助多媒體將銅、鐵和鎂分別和稀鹽酸反應的實驗視頻呈現(xiàn)出來,以此促進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中的細節(jié)判斷出反應快慢,為后面探究影響化學反應快慢的影響因素奠定基礎。
三、開展探究性活動,培養(yǎng)學生科學精神
一談到化學學科,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會先想到化學實驗?;瘜W知識是由化學實驗總結出來的理論知識,化學實驗能夠高效地指導學生更快地理解并獲取化學知識。因此,實驗對于化學學科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高中化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組織探究性實驗活動,促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感受到化學探究的意義和趣味性,以此促進學生科學精神與探析能力等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例如,學生在學習“化學鍵與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內(nèi)容時,高中化學教師在課堂中先鼓勵學生小組為單位共同進行實驗探究出“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鹽酸和鋅粉反應”、“氫氧化鈣和氯化銨反應”的化學現(xiàn)象以及反應方程式,并說出吸熱和放熱情況。學生積極參與到實驗探究過程中,并通過實驗操作發(fā)現(xiàn)了在化學反應過程中有的反應釋放能量,有的反應吸收能量。教師結合學生總結出來的結論繼續(xù)提出問題:“放熱反應發(fā)生的較為容易,吸熱反應發(fā)生的一定困難嗎?”學生們展開思考,并且想要結合實驗解答問題,教師也由此展開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教學,并逐步帶領學生結合之前學習的化學反應重新認識了吸放熱反應。在實驗探究活動開展進程中,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得到了鍛煉,科學精神也由此升高,同時也高效地理解了吸放熱反應的本質(zhì)區(qū)別。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背景下,為了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高中化學教師在實現(xiàn)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基礎上,還將生活、多媒體、探究式等教學手段引入課堂。在豐富多彩的化學課堂中,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課堂參與度以及科學精神都有所升高,為其以后應用化學知識指導生活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李靜俠.增強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果芻議[J].考試周刊,2015(77):140-140.
[2]趙浚,黨文成.芻議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J].高考,2017.
劉麗花?陜西省渭南市瑞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