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貴才
【摘? ? 要】教學的教學方法一直在進步,新的教學要求也開始圍繞“素質教育”這一核心而持續(xù)發(fā)展著,繼而培養(yǎng)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就小學數學教學而言,為確保素質教育得以更好地落實到位,我們有必要對教學的方法進行探索。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 學習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056
教育是沒有捷徑的,唯有持之以恒予以應對。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清楚認識到教學是一個時間跨度較大的長期性任務,需要在其過程中持續(xù)不斷地付出辛勤的勞動,在遠大目標的指引下狠抓重點來進行落實,使得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在腳踏實地中得以穩(wěn)定維持在較高水平之上。
一、把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
數學本就源于生活,終將回歸于生活。數學只有與生活保持緊密的聯系,其活力才能完完全全地釋放出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少學生難以理解的數學問題一旦與生活實際結合之后,學生就能夠開始輕松地將其予以理解了,解題的思路一下子就厘清了;同時,生活中有許多被學生忽視的數學問題,只要將這些生活現象予以捕捉并引入到實際教學之中,在課堂上對生活進行數學化的還原,就能將學生的注意力成功地吸引過來,再配合根據教學內容設置的懸念,以此來引導學生去進行更為深入的思考,便可以給學生帶來良好的學習體驗感。當小學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之后,我們所實施的數學教學便會給學生帶來前所未有的“親切感”,讓學生能夠清楚地知道原來所學的數學知識就存在于生活之中,從而學生透過生活可以更容易地理解相關數學問題。
例如,在讓學生試著去理解“相遇問題”的時候,就可以將問題發(fā)生的場景設置在上學的路上,以此帶給學生足夠的親近感,令學生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總路程=(甲同學的速度+乙同學的速度)×相遇時間”“相遇時間=總路程÷(甲同學的速度+乙同學的速度)”的基本關系式,再引導學生去探索通過“總路程”“相遇時間”“其中一人的速度”來求“另外一個人的速度”。隨著學生熟悉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學生能夠更為輕松、容易、自然地理解并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并以原有知識來結合生活經驗進行學習的拓展,在認知中不斷去進行生成性探究,從而得以掌握盡可能多的知識。
二、讓學習氛圍寬松起來
壓抑的學習環(huán)境只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負面的影響,讓學生為學習苦惱,開始覺得學習是一種煎熬,逐漸開始疏遠學習、放棄學習、逃避學習。為了避免小學數學教學中發(fā)生此種情況,我們要用心去為學生營造一個盡可能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以便讓學生能夠在寬松的課堂環(huán)境中感到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思維自然而然地變得活躍起來,開始涌現出一些極具創(chuàng)意的想法。當小學數學學習的氛圍變得足夠寬松之后,我們便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逐漸成為學生學習的輔導者或引導者,從而學生將會開始更為獨立地去進行學習。同時,寬松的小學數學學習氛圍有利于我們弱化自己對學生學習的干預,為學生提供更為自由的學習空間,讓學生能夠置身無拘無束的情境來更為自然地表達出學習的需求,從而學生將會一直對數學學習保持濃厚的興趣。
例如,我們在上課的時候,可以多去考慮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盡可能用豐富幽默的語言來實施教學,多一些耐心來對學生出現的錯誤或失誤予以寬容,以用心呵護來使課堂教學效果得以有效增強。我們在課后作業(yè)布置之后,可以讓學生使用多種方法來對作業(yè)進行完成,并適當給予學生更多的作業(yè)選擇,讓學生在相對自由的空間中去通過獨立思考、群體討論、網上查閱資料等方式來完成作業(yè)。隨著寬松學習氛圍的持續(xù)保持,學生會更為自然地感到數學學習就和其他活動課程一樣輕松,從而更能發(fā)揮出個性特長。
三、不能忽視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是教學得以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保證,而“創(chuàng)新”并不是指要對傳統予以全盤否定,而是要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生成性發(fā)展,用“取精華、棄糟粕”的方式來發(fā)展出新的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基于傳統方法來進行繼承、豐富和創(chuàng)新,對學生所處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表現出來的學習需求、教材的綜合情況等來進行整合,以便能夠更好地從實際出發(fā)來設計出符合學生個性需求及共性需求的教學方案,讓學生的學習方式能夠隨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進行而得以不斷創(chuàng)新,令學生在學習中更好地獲得快樂的體驗,使學生能夠自由自在地遨游在數學知識的海洋之中。當小學數學教學創(chuàng)新為學生帶來學習方式的創(chuàng)新之后,學生所獲得的數學知識將會變得更為豐富,除教材中的數學知識外,還將從教師身上、生活之中、課外書等多種渠道獲取到數學知識,從而學生將會從心底愛上數學。
四、注意運用多媒體技術
科技價值體現在為人們服務的過程之中,而教學與科技的相遇會帶來更多的驚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要通過持續(xù)不斷的探索來發(fā)現多媒體技術的價值,將其引入到課堂之中,用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等方式來將教學內容予以更為立體的展示,讓學生能夠更為直接地獲得生動、形象、直觀的數學知識,令學生能夠更為輕松地完成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我們還要處理好多媒體技術引入教學之后帶來的一系列問題,盡量弱化多媒體對傳統教學帶來的沖擊,讓多媒體技術能夠更好地融入傳統教學之中,為傳統教學帶來諸多令人驚喜的改變。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多媒體為輔助”的教學基本原則,以此來對多媒體技術進行更為合理的使用,讓多媒體能夠成為眾多教學手段中的一種,促使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得以獲得更好的提高。當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得以科學合理地運用之后,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將會得以明顯提高,開始在抽象知識的形象化展示中更好地去學習、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從而學生才能真真正正地學好、學懂、學透數學。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無須刻意去進行追求,我們要圍繞教材內容的設置、學生學習需求的表現、外部環(huán)境對教學的影響等方面去進行綜合考慮,更為積極地將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有針對性地為學生營造相對寬松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更好地創(chuàng)新學習方式,并將多媒體技術予以運用,最終“素質教育”才能得以在真正意義上落實于小學數學教學之中。
參考文獻
[1]羅海明.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趨勢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23).
[2]申云雁.優(yōu)化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的有效策略[J].祖國:教育版,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