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夢全
【摘 ? ?要】高中階段的政治學習會涉及經(jīng)濟、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內(nèi)容,其深度和廣度都是初中政治不能比擬的。為了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高中政治,高中政治教師應當選擇一些契合高中學生學習狀況的教學方法來開展教學工作。筆者將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分享一些高中政治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高中政治 ?教學方法 ?策略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3.056
所謂的教學涉及教與學兩個方面,在教學方法的研究上同樣需要研究教與學的科學方法。在高中政治的教學中,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都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因素。那么,在高中政治的教學中,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方法才能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目標呢?
一、明確學科教學內(nèi)容
如今,仍然有大部分的學生堅持認為政治只要把知識點都背下來就能取得好成績。對于這種關于政治是一門死記硬背的學科認識已經(jīng)不適應現(xiàn)在的素質(zhì)教育要求,同樣也無法適應當下的政治教學要求。對于政治教師而言,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讓學生在題目的解答中和材料的分析中逐漸明白政治到底是一門什么性質(zhì)的學科,讓學生從題目的解答中總結如何去學習政治,如何去做政治題。相信在教師的帶領下,沒有一個學生會認為政治是一門死記硬背的學科。只有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形成對政治學習的正確認識,學生才能在將來政治的學習中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做到對政治具體知識點的掌握和理解。
二、探討學科考查的能力方向
高中教師與學生一起探究政治學科在高考中所要考查的學生的能力,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一個依據(jù),同時也是學生在政治學習中所要重點學習的內(nèi)容,所以,政治教師與學生在平時的政治試題的解答和測驗中,必須以題目為依據(jù)充分分析題干,在明白命題人命題本意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政治學科所要考查的學生解答政治試題的基本能力,為教師和學生將來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如今,政治多數(shù)考查學生用綜合知識分析現(xiàn)實的能力,所以,針對這樣的考查要求,教師在平日的政治教學中不但需要將知識點詳細明白地講解給學生,還要幫助學生在掌握課本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借助思維的拓展和延伸,將理論知識與習題結合起來,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做好政治材料分析題。
三、對學科知識脈絡的建構
高中政治總共只有四本教材,分別為《經(jīng)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學生活》,而高考考查的160多個知識點就分布在這四本教材中,故此,政治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先從宏觀上構建學科知識脈絡,然后在整個知識結構框架內(nèi)逐步掌握小的知識點,了解每一部分知識的特點和掌握技巧。在高考的政治試題中對于知識點的考查既從大的知識點切入,同時又不忘考查學生對于細小的知識點的掌握,因此,教師在引領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必須從大處著手又必須從小處進行落實,幫助學生既掌握了細小的知識點又有了大的知識網(wǎng)絡結構,以此在資料的分析中能夠充分把握命題人的命題點,做到“對癥下藥”。
四、問與答雙效互動
伴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深入和開展,很多教師在課堂的教學中會采取互動的形式來活躍課堂氣氛,尤其是相對其他學科而言比較枯燥的政治,但是,教師在運用問題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時候并不是隨意而問,對于問題的設置不單單要與本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知識點有密切的聯(lián)系,同時還要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起來,激發(fā)學生學習和探究的興趣,只有這樣才是成功的教學設問。比如在《經(jīng)濟生活》中有一節(jié)是講到投資理財這一知識點,對于投資理財,學生在平時與父母生活的時候肯定會耳濡目染,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還無法從科學、理性的角度去看待理財?shù)谋姸噙x擇,因此,政治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在引導學生說出理財方式的時候就要適當?shù)匾虢滩膬?nèi)容,將理論知識與生活事例緊密結合在一起。與此同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產(chǎn)生很多問題,而對于這些問題教師必須重視起來。有些學生的問題非常新穎,甚至是教師沒有想到的內(nèi)容,因此,教師在正確對待學生提問的同時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對自己的教案不斷進行完善,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五、采取因材施教
孔子作為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中國私學的開創(chuàng)者,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其教學方法至今依然被很多人所信奉,其中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更是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有人會說,在中國一個教室五六十名學生的前提下是無法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的,其實不然。在高中政治的教學中極有必要實行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中國教育的傳統(tǒng)一般是一名教師帶兩個班級甚至更多,每一個班級都會形成自己獨特的課堂氛圍和學習習慣,因此,教師在不同班級上課的時候需要結合每一個班級的特點,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進行授課。比如說,一個班級學生學習的氛圍比較好,對政治問題的討論比較熱情,那么,教師就可以將知識點的切入以問題的方式進行引導。相反,另一個班級課堂氛圍相對而言比較沉悶,那么,教師則不宜采取多提問的方式,那樣可能會造成“冷場”的尷尬局面。因此,教師就可以選擇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教學。而對學生具體的指導則更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人而異。比如,對于那些對政治知識點掌握比較扎實的學生就要從答題技巧上進行指導,而對于中等學生來說則首先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其次慢慢引導他們往優(yōu)等生的行列邁進,對于那些對基本知識點掌握不好的學生來說,則應該采取多提問,多默寫的方式加強其基礎知識的掌握,然后再慢慢傳授他們答題的技巧和策略。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都能夠得到較大的進步。
當然,高中政治的教學不單單只是涉及前文所列舉的這幾點,這五點內(nèi)容大多只是從認識上幫助學生了解政治學科的特點以及基本的學習方法,對教師而言只是一個大方向上的指導,并沒有從細節(jié)方面列舉如何去做,因為政治教學所涉及的內(nèi)容多且雜,并不是本文幾點內(nèi)容就能詳細概括的,只不過本文從教師容易忽略的幾個點來進行說明,以此彌補教學上的不足。高中政治的教學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也是一個具有進步空間的學科,因此,針對高中政治的教學,政治教師必須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摸索,不斷總結,不斷反思,從而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水平,推動高中政治教學的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姚志偉.淺談高中政治教學方法[J].學周刊,2011(08):76-77.
[2]譚英.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學方法[J].安順學院學報,2007,9(3):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