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寫作能力是小學學生綜合語文能力的重要表現(xiàn)。學生能否寫出高質(zhì)量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的文學積累和表達能力。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需要從平時著手,注重長遠發(fā)展,這不是一蹴而就的。本文重點將分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的探索。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戰(zhàn)略詢問
對于小學生來說,寫作能力是他們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之一。寫作是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本結構組織能力的綜合考驗。它不僅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詞匯基礎,還需要一定的表達能力。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逐步發(fā)展,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已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但是,實際的小學寫作教學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小學生受年齡和生活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寫作和學習會有明顯的差異,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認識到寫作教學重要性的基礎上,教師需要為每個學生的寫作提供不竭的動力。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主要問題分析
1.教學內(nèi)容乏味。
寫作教學強調(diào)“實用性”。只有在課堂教學中增加大量的互動鏈接,并以練習為主導,寫作教學才能發(fā)揮應有的作用。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大多將寫作教學和閱讀教學結合起來,分析閱讀中的寫作技巧,在限定的40分鐘內(nèi),教師講授的理論知識內(nèi)容占據(jù)了課堂教學的大部分時間,學生練習的時間非常短。結果,寫作教學就變成了“填鴨式”教學。教學內(nèi)容枯燥乏味,減少了師生之間的互動,降低了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因此,學生的寫作興趣大大降低,這對教師的后續(xù)寫作教學產(chǎn)生負面影響。
2.單一的教學方法。
寫作教學方法缺乏創(chuàng)造力是一種相對普遍的教學情況。小學階段主要基于敘事寫作,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敘事寫作上,然后根據(jù)考場作文的評估標準,教給學生如何在文章開頭設置寫作技巧,如何設置文章的主要部分以及如何進行寫作,如何寫出一個完美的結尾。在“標準化”思維的影響下,教師在寫作教學中采用“范文+知識轉(zhuǎn)移”的方法進行講解,首先告訴學生一篇優(yōu)秀文章的模樣,然后將其分解并逐步分析,以指導學生遵循“滿分”的例子,以便對文章進行布局。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只會告訴學生如何寫作才能獲得更高的分數(shù),而不能教給學生如何撰寫充滿真實感的文章。為了寫作而寫作與寫作教學的初衷是背道而馳的,達不到預期的寫作教學效果。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1.營造良好的情感教學環(huán)境。
只有正確實施情感教育,才能發(fā)揮作用。還需要在特定的情境和機會下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相對自由及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可以增強他們的情感體驗并激發(fā)他們的情感共鳴。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
例如,當教《觀看潮汐》時,教師可以用生動的語言為學生描述“潮汐的壯觀景色”,同時向?qū)W生大聲朗讀。讀到“河面很平靜……霧氣”時,老師的語調(diào)穩(wěn)定,淡淡而悠長,帶領學生進入朦朧而美麗的海堤堤防中;當讀到“突然的聲音大沸騰……潮來了!”老師的聲音激動起來。當讀到“潮水越來越大……威武……”時,老師的聲音很強烈,語言熱情很高。在閱讀結束時,語氣慢慢恢復平靜。之后,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以視頻方式向?qū)W生播報了錢塘江的風光,使學生可以更直觀地體驗錢塘江秋潮的雄偉奇特,對自然懷有敬畏之情。
2.根據(jù)學生生活中的實際情況進行情感教育。
語言知識來自生活。學習語文知識的最終目的是將其應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因此實施情感教育離不開這一目標。教師的情感教育可以加強語文教學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通過設計一些面向生活的情境來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由于目前小學生的家庭狀況比以前好多了,他們的個性非常明顯,但是在處理家庭關系上存在許多矛盾。為了加強對家庭感情的情感教育,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文字內(nèi)容來增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例如,在講授“母愛”和“父愛之舟”時,其中包含有關父母和孩子的文章。老師要求學生自己閱讀,并在閱讀過程中仔細回憶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事情,這是刻骨銘心的,能讓他們考慮到父母的寬容和關愛。 我的父母會記住我的生日,會送出各種生日禮物。我又是否能記得父母的生日呢?單元結束后,教師還可以提供特殊的親子班,邀請學生的父母來學校與孩子們一起閱讀文學并開展親子活動。課后,老師為學生安排與家庭有關的活動,這將有助于實施情感教育。
3.深入中文課本,挖掘情感材料。
中文文本中包含的情感體驗非常豐富。有時候,一兩個詞語或一個句子就能突出作者的強烈情感。因此,教師進行情感教育時,應注意挖掘教科書中的情感內(nèi)容,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使情感教育更有針對性,更有效。
例如,在教《為中國崛起而讀書》”,由于時代的變遷,也許有許多小學生對周總理不太熟悉。教師可以解釋周總理對祖國作出的貢獻,并讓學生對周總理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為了更好地理解本文中周總理的“為中國崛起而讀書”,周總理必須作為學生的榜樣,使學生意識到只有好好讀書,才可以學會知識,提升各種能力,并為社會和國家做出貢獻。在另外一個例子中,在教授《掌聲》時,老師指示學生在掌聲前后大聲朗讀穎子的整個心態(tài)轉(zhuǎn)變過程。通過閱讀關鍵短語,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情感主題,知道如何尊重和關心他人。
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小學語文教師應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積極研究教學策略,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江瑞峰.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閱讀一體化教學策略研究[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9,5(03):244-245.
[2]王克平. 淺談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策略探究[C]. .教育理論研究(第四輯).: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8:465-467.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中衛(wèi)市海原縣海城鎮(zhèn)中心小學 馬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