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長權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0)05-046-02
摘? 要? 在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今天,體育教育被擺在重要的位置,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成為了教師教學的重要目標。作為體育教師,理應革新籃球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籃球訓練方法,通過有效的訓練方式調動學生的運動熱情和積極性,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在本文中,筆者結合訓練實踐,針對籃球訓練方式進行探討,以期提升小學籃球訓練水平,促進學生籃球技能和身體素質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 小學? 籃球? 訓練方法
小學生是一個活潑好動且有著爭強好勝心理的群體,在對小學生進行籃球訓練時,教師應當從訓練的挑戰(zhàn)性和趣味性兩個層面著手,對籃球訓練方式進行優(yōu)化、改進,以此喚醒學生參與籃球訓練的熱情和動力。這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籃球技能水平,還能培養(yǎng)學生開朗樂觀、積極向上的性格?;诖耍P者就小學籃球訓練方法闡述自己的幾點拙見。
一、小學籃球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小學生是非常喜歡籃球這個運動項目的,管理部門也越來越重視小學籃球的教學,不過受一些固有的教學思想干擾,當下的籃球課程的教學還是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一)教育理念的滯后
盡管現在對于小學的籃球課程一直在改革和實驗中,但是絕大部分的體育老師只是重視了形式的變化,并沒有在更高層次進行思考,這就導致改革不徹底,不充分。學生們的主管能動性也并沒有被充分挖掘,這主要是和老師們的傳統(tǒng)觀念分相關,很多體育老師還缺乏在對課程設計的目的以及意義的認知。
(二)教學內容缺乏趣味性
一直以來,我們不管是在進行理論教學的時候,還是在學習動作技術的時候,都是繼承以往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以往的體育教育教學當中,那種單一的固有的模式恰恰適應當時的要求。而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這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明顯不再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這樣的教學方法是沒有任何趣味性,也是與學生們的身心發(fā)展以及身心發(fā)展都是不相符合的。
(三)片面的教學評價標準
當前,在學校的體育教學過程中,還沿用著以前的老套的評價標準,但是我們都應該知道,人是不一樣的,每個人擅長的也不盡相同,我們應該肯定學生在課堂中的努力和積極參加鍛煉的參與程度,而不是只看獲得的成績本身。比如,有的孩子個子不高,有的偏胖,有的協(xié)調性不好,但是只要他在努力,并且較之前的自己有進步,我們就應該表揚和肯定,這才是適應當下素質教學的需求的評價標準。
二、如何解決弊端
(一)采用游戲教學法,豐富教學內容
對于大部分小學生來說,要想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是很難得,特別是在戶外干擾更多的體育課堂,怎樣讓小學生保持注意力同樣也是我們作為體育教師所具備的一項能力。
在以往的體育課堂當中,所教內容多數是比較無趣枯燥的,這當然很難吸引同學們的注意。所以我們要采用游戲教學法,采用小組競賽的模式,可以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注意力。因為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活躍度是非常的高的,所以針對孩子們的這一特點,我認為引進游戲教學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學手段。
(二)努力構建多種評價體系,讓更多學生獲得肯定
在課上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評價,我們要改變原有的那種只以學生動作完成情況和學生當時獲得的絕對成績作為教學過程的唯一的評價標準,而是應該構建一個多樣化的評價體系,根據孩子們的身高、體型、體育能力等多個方面來對學生們進行評價。
可我們應該設計怎樣一個多樣化的評價系統(tǒng)呢?首先我們設計教學評價體系,應該首先注重發(fā)揮孩子自身不同的優(yōu)點,讓孩子們在鍛煉過程當中能夠成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夠讓體育老師在體育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多樣化的教學,提高學生的成績感,同時也有利于促進學生們對體育運動的參與。
這主要是考慮到小學生們的年齡都還較小增加趣味性是可以增加學生們在籃球上的競技心理的,這樣也可以有效的提高籃球教學的有效性。
三、如何提高小學籃球教學的有效性
(一)基于示范講解指導學生掌握基本技能
示范講解是最簡單、最基礎的訓練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訓練方式。尤其在籃球訓練的開始階段,老師應當將籃球知識以及基本技術以示范講解的方式給學生呈現出來,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籃球技能。例如,在指導學生傳球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傳球的技巧以直觀的動作給學生呈現出來:首先對隊友的位置進行預判,然后兩只手抓住求,雙肘自然彎曲,目光集中在傳球點上,手指指向傳球的方向,然后向前跨一步,將球拋向自己預判的位置。為了保證籃球的方向和速度,必須要讓手指做到盡可能打開,而且保持手腕的柔韌性。這種示范講解可以讓學生直觀地理解并掌握傳球技巧。此外,對于一些即時動作,老師可以通過視頻展示進行展示,播放慢動作鏡頭,幫助學生有效掌握。通過這些簡單的示范講解,讓學生初步掌握籃球的傳球、運球、投籃技能。
(二)基于游戲介入喚醒學生籃球訓練熱情
小學生性格活潑,喜愛游戲。在對小學生進行籃球訓練時,教師可以適當地引入游戲,通過游戲的介入展開訓練活動,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喚醒學生的籃球訓練熱情。為了進一步增加籃球訓練效果,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對抗類的游戲,將合作意識、籃球技巧、理論知識等融入到籃球游戲之中,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參與動機和訓練熱情。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圈中籃球對抗”游戲活動,游戲的形式主要是一人搶球,另一人運球。游戲的規(guī)則是運球者通過身體掩護以及變向運球的方式防止籃球被搶,而搶球者則趁一切可趁之機去搶球。搶球者在搶球成功后則兩者互換角色,搶球者成為運球者,而最開始的運球者變?yōu)閾屒蛘?。又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運球比賽,即幾個小組共同運球,從起點到終點再返回起點,以最先回到起點的小組為獲勝者。這樣的游戲活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熱情,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獲得理想的訓練效果。
(三)基于分層教學提高學生成就感
小學生身體素質、學習需求、個性特點等各個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舉個簡單的例子,有些學生運動半小時才會感到疲憊,而有些小學生身體素質較差,運動幾分鐘便感到很累。有些學生個子比較高,擅長投籃,而有些學生身高比較矮,擅長運球、搶球。所以,在對學生進行籃球訓練時,教師應當采取分層訓練法。一方面,這樣不會給學生造成過重的學習壓力,反而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另一方面,這樣容易讓學生達到學習目標,有利于增強學生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籃球興趣。這就要求教師深入了解學生,通過對學生基本信息的掌握為學生制定分層訓練策略,以此提升籃球訓練的針對性,促進學生籃球技能水平的提升[3]。例如,在指導學生進行投籃時,對于有身高優(yōu)勢或者擅長投籃的學生,教師則適當地提高學習目標,要求學生投籃率達到50%,而對身高較矮或者不擅長投籃的學生,教師則適當地降低學習目標,要求學生投籃率達到10%到30%。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再逐步提升學習目標。這樣的分層訓練讓學生感受到尊重與理解,有利于學生籃球興趣的培養(yǎng)和身體素質的增強。
(四)基于競賽法優(yōu)化學生籃球訓練效果
籃球運動是一項競技性較強的體育項目,所以在訓練是可以采取以賽代練訓練法。具體來說,體育教師在訓練過程中直接通過比賽的方式組織學生進行訓練。第一,這種訓練方式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運動的快樂,避免反復訓練某一項技能帶來的枯燥。第二,這種訓練方式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第三,在緊張、激烈的比賽中,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其中,展示出自己的真實水平,體育教師能夠通過學生的比賽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的薄弱之處,在這個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調整訓練方式,針對學生的薄弱之處進行強化訓練,有利于提升訓練實效性。所以,在具體的訓練過程中,體育教師經常組織學生打比賽,以此優(yōu)化籃球訓練效果,提升學生的籃球技能水平,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
四、結論
當下教育部門重視素質教育,想在小學籃球教學上有大的突破,教師必須要根據籃球運動的特點以及小學生自身的特點,再采取適當的訓練方法,通過示范講解、游戲介入、分層訓練以及以賽代練等多種訓練方式,既幫助學生鞏固基礎,又增強學生的運動體驗,促進學生對籃球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提升學生的籃球水平和身體素質,使學生身心獲得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曾斌.小學籃球隊訓練模式發(fā)展的理論思考[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Z1):119-120.
[2]王科,楊康.小學高年級籃球運球技術教學訓練設計研究——以淮安市清浦區(qū)新民路小學為例[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03):92-93.
[3]張興梅,劉誠香,劉林.小學體育籃球課教學模式探討[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10):150-152.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江寧分校小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