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通過德育滲透的組織和實施對學生進行藝術指導,幫助學生在提高音樂藝術素養(yǎng)的同時確立高尚而寶貴的品格。同時,為了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德育滲透,教師必須根據(jù)教學內容進行德育引導,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理解和確立高尚的道德品質。
關鍵詞:高中音樂 德育滲透 審美品質
高尚的道德品質是每個人存在這個世界上的重要素養(yǎng),也是決定每個人人生高度的重要標準。在高中音樂教學的組織和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音樂藝術作品對學生實施德育滲透,幫助學生在理解音樂作品背景、思想和情感后完成藝術認知,進而結合藝術作品背后凝聚的道德品質進行滲透和分析。長期以來,學生在音樂藝術鑒賞和學習中感受到藝術作品蘊涵的高尚品質,思考分析這些珍貴品質,逐步確立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個人素養(yǎng)。
一、審美品質的德育滲透
在音樂教學中,藝術審美德育滲透是最重要的道德品質教育內容。對音樂教師來說,教授音樂藝術如何審美,什么樣的音樂藝術富有美感是審美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育內容。因此,教師應利用音樂課堂審美德育滲透,有效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藝術的認知和理解效果,促進學生確立音樂藝術的判斷和評價能力,逐步確立學生的審美品質。
例如,在學習《絲竹相和》這一部分知識的時候,我使用《中花六板》《娛樂升平》兩首歌曲來讓學生欣賞,從音樂中發(fā)掘出音樂藝術作品中包含的美感和情緒來體驗這兩首歌曲。在聽完之后,思考這兩首歌曲分別產(chǎn)生了怎樣的藝術感覺。學生在筆者的指導下埋頭欣賞音樂藝術,結束后積極發(fā)言。有學生說《中花六板》中有中國傳統(tǒng)樂器表演、二胡、琵琶和琴,而且這首曲子有評價的趣味。有學生說《娛樂升平》首曲子名副其實,通過欣賞江南水鄉(xiāng)的溫柔感受曲調的溫柔。也有學生在這兩首歌中感受到悠閑的心情,沉浸在其中,被悠揚的快樂感動。筆者肯定了學生的意見和觀點,通過江南音樂特點的描述,幫助學生理解江南絲竹音樂的藝術特征,并使學生完善絲竹音樂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最終,學生在課堂上不僅完成了藝術審美,而且確立了良好的審美能力,審視了美的道德品質和素養(yǎng),提升了品位。
二、愛國主義的德育滲透
熱愛自己的祖國是所有中國人應有的道德品質。在高中音樂課堂的組織和實施過程中,教師發(fā)現(xiàn)每一個年代的音樂藝術作品都包含著對祖國的贊美和愛國主義精神的弘揚。因此,教師要積極利用這些音樂藝術作品對學生實施愛國主義德育滲透,使學生在理解音樂藝術作品背后的故事和創(chuàng)作目的時候,深刻感受到作者融入其中的個人情感和民族大義。并且,學生在音樂藝術的鑒賞和學習中逐漸確立愛國主義的品質和素養(yǎng)。
例如,在學習《祖國贊歌》這一部分知識時,音樂作品清楚地表現(xiàn)出作者對祖國的愛和稱贊。因此,當筆者指導學生欣賞《憶秦娥婁山關》《誰不說俺家鄉(xiāng)好》《我和我的祖國》等藝術作品時,學生對每一個都感興趣,甚至會被歌曲中感動的聲音所感動,甚至會在課堂上唱歌。其次,經(jīng)過音樂藝術的鑒賞和品味,筆者對音樂創(chuàng)作的背景和時代特征進行分析,幫助學生理解現(xiàn)代愛國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同時理解歌曲中的愛國主義情感。同時,學生在藝術欣賞中不僅感受到了深厚的愛國主義感情,而且在藝術學習中將過去與現(xiàn)實生活進行了比較,感受到祖國越來越強大和富裕。最終,學生通過音樂欣賞感受、感染前輩對祖國的愛,確立了愛祖國、愛人民的崇高品質。
三、熱愛生命的德育滲透
一棵樹、一朵花都有生命,珍惜生命、熱愛生命是人與地球上其他生物和平相處的最有效方法。在高中音樂課堂上,教師通過音樂藝術的教學指導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命的意識和品質,促使學生在音樂藝術鑒賞中感受創(chuàng)作者的生命觀念,理解音樂藝術中表現(xiàn)出的對生命的敬畏和愛,逐步確立學生熱愛生命的崇高品質。
例如,在學習《草原小姐妹》這一部分知識時,筆者建議學生欣賞藝術作品《音樂與人生》,建議學生自主評價這個音樂的美。學生在教室里利用多媒體資源進行詳細的聆聽,被歌曲中琵琶的強有力的聲音所感動,同時學生也不由得隨著歌曲的拍子而哼唱。經(jīng)過音樂藝術的鑒賞,學生相繼對筆者提出的問題舉手發(fā)言:這首曲子表現(xiàn)了熱愛高漲的生命力和生活的寶貴品質。有些學生說,自己享受生活,對人生的愛、美麗的憧憬,是積極前進的最大動力。其他學生說這首曲子很好,其中琵琶協(xié)奏展現(xiàn)了中國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而且歌曲中聚集了姐妹對美好生活的自信,對美好人生歷史的憧憬。筆者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立即進行總結和德育滲透,表明只有熱愛生命的人才能活用生命的精彩,而《草原小姐妹》為了傳遞積極而高漲的生命精神,歌曲中的姐妹一定能活出美好的人生。最終,學生在音樂課堂的藝術欣賞和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美麗,確立了愛生命的意識和品質,在《草原小姐妹》的激勵下認識到音樂與人生的關系,感受到音樂對人生的價值和激勵意義,確立了愛生命、愛生活、努力的道德品質和素養(yǎng)。
綜上所述,高中音樂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音樂知識,還要對學生實施道德品質培養(yǎng)。因此,為了提高道德品質教育的實施效率,必須將德育滲透進音樂藝術教育,在多種音樂藝術作品中認真體驗,鼓勵細心挖掘,并利用音樂藝術中蘊含的思想感情,讓創(chuàng)作者借鑒音樂表達的內涵,理解音樂藝術中蘊含的寶貴品質。同時,教師在課堂上結合音樂作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品質、愛國主義品質、熱愛生命的道德品質,培養(yǎng)學生成為道德素養(yǎng)高、道德品質健全的優(yōu)秀學生。屆時,學生將以廣闊的學識、高尚的品格和完美的素養(yǎng)投入未來社會的建設過程。
參考文獻:
[1]胡晶晶.將德育思想滲透到現(xiàn)代高中音樂教育中[J].課堂教學研究,2020(03).
[2]陳妍.立德樹人——高中音樂德育滲透戰(zhàn)略探析[C].中國智能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委員會:重慶市鼎草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
湖南省衡陽師范學院祁東附屬中學?陳蓉萍